中国自行车发展史
同治十三年,法国人米拉把人力车从日本带到上海。这种人力车被称为“东方人力车”,因其黄色而成为一种交通工具。随后,上海兴起了人力车的修理、租赁和买卖。在很多影视作品中都可以看到黄包车夫,尤其是老舍先生写的《骆驼祥子》,把黄包车夫刻画得栩栩如生。
清光绪十一年(1885)后,法国怡和、禅臣、利康等洋行将自行车及零部件列为“五金杂货”,进口上海。到19年底,他们在上海有了广阔的市场。光绪二十三年,原本摆摊修理马车和人力车的学生,选择了南京路604号(今南京东路),开办了同昌车行,经营自行车和零配件。
光绪二十六年,上海有惠民、曹顺泰等六七家车行,出售人力车、马车和自行车零配件,以供出售和修理。
到光绪年间,自行车逐渐进入中国市场。这个时候中国还没有自己的自行车厂。
民国4年(1915),上海有近20家自行车店。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邮电的发展,自行车成为邮递员的交通工具,对自行车的需求激增。在市区新开了一批自行车商店,形成了以老闸区(现黄浦区)为中心的自行车销售网络。
17年,同昌、大兴(两家公司)、德利、泰昌、润达成为上海六大车商。一批由华人创办的自行车零配件生产企业和商业作坊也逐渐建立起来。比如王发兴厂生产前叉和泥板;大兴汽车用品商店进口钢管接头。1930左右,中国商人聘请日本技术人员生产自行车车架(自行车主要零件),组装了“红马”和“白马”两个品牌最早的国产自行车。从此,我们有了自己的自行车。虽然很多零部件需要进口,但这为中国自行车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65438+2009年6月,以经营橡胶轮胎及材料为主的汽车经销商成立了上海橡胶五金汽车材料行业协会。
在21、17等大型汽车经销商(135名员工)中,德利汽车经销商成立了上海自行车经销商协会。包括以修理和出租零售为主的中小型汽车经销商王兴业在内的240多户人家于次年4月组成了上海自行车修理和出租协会。他们都加入了城市商会。
26年;自行车厂商协会从17个增加到30多个,称为“大同行”;自行车修理租赁行业协会从240多户发展到400多户,被称为“小同行”。前者以卖为主,后者以租补为主。整个自行车市场被“大同行”中的几个大车商所控制。三轮自行车在抗日战争时期很流行。三轮车车身类似人力车,配件类似自行车。轮胎、轮辋、飞轮、链条、齿板、车把、车把和踏板可以通用。一些零部件工厂、车间和汽车经销商将三轮车投入组装和运营。20世纪40年代初,上海有26000多辆三轮车。龙源、顺昌、顺丰等一批新的汽车经销商应运而生。
民国31、12年,上海三轮车出租商业联合会成立,团体会员(车商)29个,出租三轮车9700多辆。个人会员6000多人,三轮车16300多辆。
1935年2月,上海自行车制造商协会更名为上海自行车商业协会,会员110。民国以后,中国并没有真正拥有自己的自行车制造业,所谓的车商大多只能制造和销售自行车零配件。
建国后拥有“永远”、“飞鸽”等自有品牌。这些品牌拥有66年的历史,引领了几代中国人的自行车消费时尚,创造和演绎了中国自行车工业史上最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