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对元稹的评价。
一、人生历程:官命苦。
“文如其人”“文字是心灵的声音”是至理名言。要了解一个诗人,如果不从研究他的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入手,再好的评论也只能是空想。认识元稹这样伟大的诗人也是一样。
大唐安史之乱(755-763)后16年的779年春,元稹出生在山河犹断,万物残垣断壁的时候。他的文字含蓄,他的其他文字辉煌,在世界上被称为元九。祖籍洛阳(今河南),六祖颜渊迁居长安(今Xi)。元氏郡是北方鲜卑族拓跋的后裔。他是北魏显赫的皇族,周隋出了一大批达官贵人。入唐后,安史之乱后,家族衰落。祖父茅沅,才官至县丞。他的父亲袁宽是一个有许多才能的战士,但他长期陷入困境。贞元二年,元稹8岁时,父亲去世。我父亲家藏书丰富,他写过手稿《盲之书》(失传)。作为鲜卑族的后裔,元稹的血液里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西域的漠北文化与南方的礼乐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对礼仪的不服从、尚武精神与女权的提倡、影响人们心理与行为的思想开放等方面。自贞观以来,一直存在崇武抑武的倾向,胡氏家族也要经历一个汉化的过程。如此强行的文化融合,会导致民族文化心理的多重性——既有天生渴望无拘无束的热情,也有严格遵守礼法规范而被迫步入仕途的,元稹也是如此。
元稹,勤学之士,生于乱世。父亲去世后,家里更穷了。我妈带着四个兄弟元稹搬到凤翔,住在亲戚家。凤翔是唐朝都城长安的西北屏障。戒备森严,社会也相对稳定了一段时间。元稹在这里度过了童年。他的母亲郑仙,博学多才,善于持家。白居易曾称赞他:“今日女子如此美,女子之德也,母器也。三者皆美,可谓古今之最。”元稹本人在《同州刺史谢尚标》中说:“我八岁丧父,家贫无业。母亲和哥哥靠钱养活,我穿的不好,吃的不够。我年轻的时候,没有接受过教师培训。因为觉得邻居幼稚,有个爸爸哥哥开学校,我很生气,想了解诗词书籍。慈母悼臣,是教授。”可见,袁的母亲不仅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还亲自教元稹诗书,担负起教育孩子的重任。元稹从小勤奋好学。他不仅直接由母亲教导,还经常到邻居家借书,然后步行去姐夫鹿晗家求教。表哥胡灵芝还教他诗歌、律动、射箭。9岁时,元稹在诗歌方面已经成熟,令长辈惊叹。在人民中长大,他已经对边塞云和农村的萧条有所了解。
德宗贞元八年(792)冬,14岁的元稹回到长安。次年,选读明代的两部经典。唐朝有很多科举考试,参加考试最多的科目是进士和明静。但相对于两科,也有难度,进士科难度较大。“大约有1000人得到了第一个。”明经部“双打,第一名作一二事”,所以有“三十岁明经,五十岁进士”之说,唐代进士也比较重视进士部。为了尽快摆脱贫困,获得功名,元稹选择了明静这个相对容易的科目,一战而胜。一个有趣的插曲是,即使元稹才华横溢,却因为明朝背景而被李贺鄙视。元稹早年想和李贺交朋友,没想到得到一句“明静姬,李贺怎么了?”又羞又怒的元稹一想到李贺就回忆起不愉快的回忆。没想到,世事多变,李贺这个天才,有时也会栽在元稹手里。考生李贺遇到考官元稹,不用细说,元稹自然一句话就报了仇。然而元稹初居长安,无官。但他并没有停止努力学习。家庭图书馆为他提供了广泛阅读的条件,北京的文化环境和他广泛的兴趣培养了他的文化素养。第二年,我仔细阅读了数百首陈子昂的《感》诗和杜甫的诗,并开始写了很多诗。
爱情与友情贞元十五年,21岁的元稹生活在周浦,先在合众府做官。在这个时候,当卫戍部队陷入混乱的时候,周浦也坐立不安。元稹在朋友的帮助下保护了遇险的远亲。随机,爱上自己的女生。不久,元稹率先成名,回到西长安参加考试。贞元十九年,他和比他大8岁的白居易同校,考了优级,并入秘书省做校书吏。从那以后,他们成了一生的朋友。此时,元稹二十四岁,年轻有为,被当代著名的太子客魏选为女婿。周浦的爱情化为泡影,却成了他永生难忘的美好回忆,给世人留下了“曾经沧海难为水,永远琥珀”(《离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