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姓的历史
张姓是中国姓氏之一,是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来源于姬姓和少数民族姓氏的变迁。张辉是这个姓氏的祖先。历史上,西汉时期,张耳被刘邦封为赵国国王,张耳(255-314)的第十七孙张贵建立了前凉国。
张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24位。到2007年,根据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对全国户籍人口的统计分析,张姓人口在全国姓氏中排名第三,为8750.2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83%。[1]
张的原意是“使弓弦”,意思是弦绷在弓上就会打开,与“松驰”相对。引申为开弓、绕、抓、伸的意思。张,亦星名,属朱雀七夜之五,天象排列如弓。张是氏族崇拜中善于制作弓箭的原始天神图腾,后成为氏族名称、地名和姓氏。[2]
中文名
张(姓氏)
外国名字
张(姓氏)
类型
中国姓氏
获取姓氏祖先
张卉
王俊
清河县、范阳县、京兆县、太原县
种族发生
起源祖先
起源和起源
张姓的由来主要包括:
汉字
1,出自姬姓:
①出自古代黄帝的孙辉,属于官衔为姓。[3][4]这个张氏家族是以庆阳(即河北清河县东部的庆阳)为根据地的,也就是家族。民间有“张姓留清河于世”的说法。[5]
②出自黄帝子孙的姬姓,属字为氏。春秋时期,晋国有一位大夫,名叫,后人给他取名张,又名张。[6]
2、从改姓看:
①出自聂姓。三国时魏国大将张辽,原名聂,但他的家族为了避免怨恨而改姓张,他的子孙也以张为姓。[7]
2自赐姓氏。南蛮首领龙,居滇,三国时蜀国诸葛亮给其赐姓张,其后人以张为氏。
③起源于古曦民族。张中之,Xi人,现居范阳。因善骑射,被范阳太守收为义子,随养父姓张。张中之屡立战功后,官至礼部,封他为赵国公。
(4)来自少数民族的姓氏。在古代,一些少数民族如乌桓、女真、颉颃、鲜卑、匈奴、契丹等都将姓氏改为张。如今,阿昌、纳西族、佤族、瑶族、壮族、黎族、高山族、藏族,以及赫色日哈拉、扎尔达里、张家石、张进士、扎库塔、艾依等十几个满族姓氏都改姓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