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石头城的历史
据元史地理关于保山府的情况记载,“最早从娄头(宁蒗县永宁)迁入,在此居住二十余代。”保山石头镇是一个天然的石头镇。整个城市建立在一块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它的墙壁又陡又尖,猿类很难爬上去。岩石上的居民在周围建了一圈五英尺高的石墙,使石城更容易防守和掩护。整个保山石头镇只有前后门可以进出,关闭城门就成了万无一失的安全岛。公元1253年,元朝忽必烈太子南征大理,中路军渡过四川大渡河,分别在金沙江木古渡和保山用羊皮袋和皮筏渡江。从保山渡江的元军驻扎在保山石头城。昆明大观楼对联中“袁跨皮包”的典故由此而来。隋末唐初前后,一支摩梭人从宁蒗永宁迁到保山石城。他们不畏艰难险阻,利用当地现成的石头修建石阶,从峡谷深处一直修到离山谷两三公里的高坡上。有了这些梯田,宝山石头镇周边原本贫瘠的土地变成了金朗翻滚的粮仓,为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的人们创造的文明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此外,著名的纳西东巴象形文字《养马卖马》、《买卖长生》中的两部珍贵经典也产自保山保山石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