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逐鹿中原”。中原到底是什么意思?
五帝时期是中原文明因素起源到中原文明社会形成的时期,可分为仰韶文化中晚期和龙山文化时期两个阶段。
仰韶文化中晚期,文明因素的起源和积累,中原文化与周边文化的发展水平相同,处于平行发展时期。此时的中原占据着地理中心的位置,但还没有取得政治文化中心的地位。龙山文化时期,初级文明逐渐形成,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中原文明的中心地位开始明确。
从仰韶文化到二里头文化再到龙山文化,这一时期中原地区的文明因素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与同时期周边地区的文化形成了明显的对比。曾经辉煌一时的马家浜-良渚文化,被马桥文化逼到了穷途末路。山东大汶口文化经历了从龙山文化到岳石文化的衰落。仰韶文化时期,山东的大汶口文化和江汉地区的屈家岭文化都延伸到中原的河南东部和南部。进入龙山文化时期后,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河南商丘、周口、许昌、郑州的大汶口文化,或回归山东,或与当地融合,完全被河南龙山文化取代。豫西南的屈家岭、石家河文化也遭遇了同样的命运。这一现象反映了中原文化强势扩张的历史真相。中原文化在不断吸收周边文明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一直领先于其他文化。以夏朝的建立为标志,它确立了王中王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
以文明的元素为例,可以作为新时代标志的青铜冶炼,在龙山时期逐渐流行。中原地区发现了许多青铜冶铸遗迹,包括王成刚、登封出土的青铜量器残片和陶寺遗址(山西襄汾县东北)的青铜编钟,代表了当时青铜铸造技术的最高水平。随后,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兵器和礼器,展现了中原文明的风采。
中原仰韶文化时期只发现了郑州西山一座古城。龙山时代古城仅在河南,已发现的有安阳后岗、淮阳平凉台、登封王成刚、盐城郝家台、辉县孟庄、新密古城村等6处。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当代城市遗址的发现。龙山时代大量城堡出现的背后,是整个社会的剧变,是战争、掠夺、权力和财富的集中。中原地区出现了多国并存的初级文明社会。
从新郑县裴李岗(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龟甲雕刻、仰韶(渑池县)的雕刻符号,到陕西陶寺、河南王成刚、陕西长安花楼子的陶文和骨雕文字,都与后世的甲骨文有着持续的联系。陶文在二里头遗址的书写功能是毋庸置疑的。
1975年,山西夏县东下冯村发现相当于夏朝的城堡遗址。城堡规模宏大,布局合理,包括住宅遗址、人工沟渠、陶窑、水井、洞穴、墓葬等。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骨头和陶器,以及一些青铜器。山西南部类似东峡峰城堡的建筑遗迹多达35处,北起临汾,南至黄河,东至翼城,西至河津。这些发现与冀州、太原、周人描述的“大夏”和“夏遗址”不谋而合。
根据古代文献记载,夏人的主要活动地区包括晋南的汾河、越河、涑水流域,豫西的沂河、洛河、流域,乃至关中平原。近年来,襄汾陶寺遗址的发现和发掘,为夏早期文化的确认和突破做出了贡献。陶寺有100多处文物,包括城址、民居遗址、墓葬、成套礼器、青铜器等。陶寺文化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是出土了一批壶、瓶、罐、盘、豆等彩陶,其中彩绘的盘龙潘涛被认为是中国中部地区的标志,是原始部落图腾的集合;二是出土了一批批彩绘木制品,有案、桌、箱、盘、斗、豆、鼓等,反映了那个特定时代的一些社会状况。三是出土了一批农具和几口井,说明当时人们已经掌握了打井技术,生活场所从此可以不受水源限制,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第四是在遗存中发现青铜器和文字。墓中出土了一口含铜量近98%的铜钟,证明当时人们已经掌握了冶金技术。住宅地址出土的一件陶制扁壶,陶壁上有毛笔,与甲骨文中的同形字十分相似。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毛笔。第五,陶寺墓葬一千多座,体现出明显的等级或阶级差异。在等级最高的五座墓葬中,出土了鼓、专用琴等礼器,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同类乐器珍品。陶寺文化向世人展示了中原地区的礼乐制度、阶级差异和民族形态在此时已经萌芽或正在形成,预示着山西晋南地区放射着中华文明时代到来的灿烂光芒。
现在我们说中原,一般是指河南省。其实中原指河南,原因很简单:古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河南也是三皇五帝到北宋中国长期的政治文化中心。所以这个中原就是以河南为代表的广大中部地区。
中原的地理位置与风水
[编辑此段落]
在中国,中原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狭义的中原大概是指现在的河南省,古代也叫中州,有九州之意;广义的中原是指华北大平原,即黄河、淮河、海河冲积而成的大平原,河南在这里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中原背靠中国的中央山脉——天山——昆仑——秦岭。只有这个最长最雄伟的山系,才能造就中国最大的两条河流:黄河和长江,流淌在中原两岸,在中原前方的大海里交汇。中原有如此雄伟的“山环水绕”,堪称中国最大的风水宝库。
风水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理想的风水宝地是背靠连绵起伏的群山,这就是龙脉,也就是“玄武”;面对开阔的平原,它被称为“唐明”。唐明前有屏风般的“暗山”和“临山”,称为“朱雀”。河流在前方蜿蜒绕过,两边有许多山遮住拱门。两边的山是“青龙”和“白虎”。
中原之地完全符合好风水的描述:洛阳和郑州位于卫龙的吉祥之地,“左青龙”是太行山,“右白虎”是大别山,泰山就像吉祥之地前面的一座暗山,远处的朝鲜半岛与中原隔海相望,正好对应“潮汕”的位置;在“吉祥之地”的背后,龙脉是中国最大、最壮丽的山脉:秦岭和昆仑山。
中原地区概念的形成
[编辑此段落]
中原概念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中原”一词从过去没有特殊意义的原野之意,变成了黄河中下游的一段。这种变化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根据现有史料分析,大概在春秋战国时期,经过汉朝的发展,中原一词在六朝已成为专有的地域术语。因为从相关史书中可以发现,“中原”一词始于此时,有时指元野,有时指中原地区,后期一直特指中原地区。
我们先来看先秦古籍中非地域概念的“中原”二字。《诗经·潇雅·吉日》云:“望中原,有齐,有孔。”这里的“中原”指的是“原中国”,这里作者描述的是原野的野生动物数量。《诗经·潇雅小湾》云:“中原有钹,庶人采之。”讲的是袁野摘豆的人。春秋时期,中原一词还有原野的意思。会稽之围解除后,越王勾践向百姓道歉,说:“我不知道我的力量不足,但我与一个大国作战,暴露了中原百姓的尸骨,是有罪的。请多加小心。”(论普通话和越南语)据说因为战乱,人死后尸骨都暴露在元野。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越国逐渐强大起来。攻打吴国时,面对吴军一天五次的挑战,越王准备答应的时候,范蠡进谏:“夫子计划的廊庙都丢到中原去了,怎么会呢?”不允许,王阿姨。“中原在这里还是有蛮荒的意思的。战国末期儒家代表人物荀况在《荀子·知望》中写道“改其器者,日日揭毁原,我今改之,顺之,盖于库中”虽然这里是教导统治者如何治国,但作者的“中原”观念在这里显然是袁野的观念。
也就是春秋时期,中原一词开始有了中原的意思。据《左传公二十三年》记载,晋国公子流放到楚国,受到楚成王的厚待。当被问及如何报答楚国时,重耳回答说:“如果你使用君主的精神,你将赢得与晋国的战斗,当你遇到中原时,你将有三所房子给你的君主。不要命,左手抽你,右手打你,以此对付你。”这里的中原有地域的意思。《国语三》记载,在是否接受金君的问题上,有人主张杀了他,公说:“不是,一个辱大国的人在中原,杀了他的君主是为了更重视它。我的儿子想到为父报仇,我的大臣想到为你的君主报仇。虽是略秦,天下何患?”这里的中原是指中原的诸侯国。公元482年,吴王夫差与金、鲁、周在黄池联盟会师后,吴王取得了诸侯国的霸权,国王下令“王孙狗诉周”,其中有一句话叫“昔楚人无所为,不承王事。远离我的兄弟之国。我先王不忍闭关,所以带着剑,而且相当嚣张,为的是和赵楚王一起在中原驱毒。天意已弃,败,君往其国,至于郢。”先人事迹中提到的追溯中原,是地理意义上的概念。
关于汉代,“中原”一词多指中原地区。在汉景帝统治时期发生的七国之乱中,朱评论说:“然而,你不能因为‘前朝之德未衰,安乐之民无外援’而在中原作鸟人。(《史记·侯父列传·平金》)这里的中原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许乐上书汉武帝时,曾在解释“瓦解”时提到中原。”什么是蜕变?吴、楚、齐、赵皆是也。七国谋大逆,皆称万成王,甲数十万。威望足以严格控制其领土,财富足以说服其士绅。但是,不可能一哄而上,作为中原之鸟,这是什么原因呢?非力量比普通人轻,士兵比陈涉弱。当时先帝之德未衰,安居乐业,诸侯无援于外。这叫解体。因此,世界的苦难并没有瓦解。”(《汉书·徐乐传》)这里说的是吴楚诸王在中原被俘的事。
当然,汉朝以后,袁野的史书中仍然有“中原”二字。比如司马相如被发配西南时就说:为了把土地流传给后代,为了让后代名扬天下,“是智者用肝脑涂中原,不惜用油膏滋润杂草。”(《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汉武帝进攻南越前,淮南王刘安上书谏曰:“本党无犬吠警,致陛下之死,暴露中原,玷污山谷。边境上的人很早就关闭了它,但是晚上已经太晚了。陛下重要的是偷窃。”(《闫涵史》)辛莽末年,王莽命廉丹攻打山东赤眉军。连丹征求严丰的意见时,严丰让他静观其变,劝道:“你为什么要率军盖中原,把自己糊在草地上,身败名裂,以祖宗为耻?”(《后汉书·冯延川传》)后汉书《马融传》和《后汉书·皇甫规传》中提到的中原,至今仍保留其本义。
诸葛亮在《师表》中说:“今南方已定,甲胄充足。三军授之,北方定中原,浊气尽,汉室复兴,仍在故都。”这里的中原指的是中原地区。到了晋代,尤其是东晋,中原作为一个地理概念开始被人们广泛接受。据不完全统计,《晋书》55卷中“中原”一词出现了92次,出现频率最高的是东晋时期,且多与晋朝恢复中原的野心有关,如“中原失守”、“中原失守”、“中原失守”、“中原失守”,之后的宋、齐、梁、陈等朝代, 生活在江南的人,都沿袭了东晋以来的中原地理观念,其中自然包含了浓厚的中原情结。
即使是当时从北方沙漠地区崛起的北魏,也依然继承了中原的观念,将黄河中游称为中原,这在《魏书》中也有频繁记载。《魏太祖文姬》一书记载,文帝听说刘曜杀了晋帝,对部下说:“今中原无主,其才如何?”道武帝广泛吸收汉人进入统治集团。史书上说“皇帝初扩中原,讲究安逸舒适,凡有志于军门之士学者,皆引礼,守问而学周,人不得不自刎。如果他们有微能力,他们就能使用它们。”(舒威,太祖道武帝纪)孝文帝于第七年十二月颁布法令,禁止同姓通婚。他总结了历代皇帝不禁止这种现象的原因,说:“始皇帝,中原不混,经济混乱,日子不自由。古风简约,不改。之后也是如法炮制,至今未变。”太和八年六月班中实行俸禄制时,他总结当时北魏的社会情况是“自中原之乱,此制绝灭,先朝效法,不改”。(《舒威高祖传》)孝明帝于孝昌二年闰月十一月上书:“老北京失陷,中原大乱,宗室子弟归七殿,遭杂户拘辱。”(《舒威肃宗记》)这些材料表明,北魏统治者对中原作为一个地区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在《舒威传》中,有很多的发生,比如中原的覆灭,中原的混乱,中原的混乱,中原的战场,无主的中原和夷平的中原,中原的确定,中原的征,中原的夷平,中原的略定,中原的轻定。在周树和贝舒淇,中原也被视为一个地区。
上述论证表明,自东晋南北朝以来,中原地区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地理概念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其后的各个朝代都沿袭了中原地区的地理范畴。比如宋代陆游的名句“王师北将庆中原,别忘了给我讲家祭”,其中蕴含着南宋人刻骨铭心的情结,可与六朝人相提并论。中华书局影印1936版《辞海》解释“中原”一词:“河南及其附近地区,古称中原,东晋南宋时也有人统称黄河下游为中原。”(P84)可能是基于以上史实。《辞源》解《中原》云:“狭义中原,指今河南一带。广义的中原是指黄河中下游或整个黄河流域。”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中原作为一个地理概念,它的提出和最终被人们所接受,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它作为一个地理概念开始出现在春秋时期,但并没有被人们所接受。经过汉代的发展,“中原”一词仍然是原野和地理概念并存。六朝时期,由于西晋的崩溃,黄河流域被少数民族占据,大量居民南迁。这些背井离乡的人虽然漂泊在异乡,但依然念念不忘故土,于是过去不被人们提及或重视的“中原”开始作为一个区域频繁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