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便门的建筑特色

东便门门楼是单层小规模建筑,单檐小山丘,灰瓦屋顶,四面木质方门,无窗;三室宽11.2m,一室深5.5m,高5.2m:其城台刚过木方门,塔高12.2米。骨灰盒呈半圆形,东西宽27.5米,南北长15.5米。是单层硬山,单檐,灰瓦顶。南背有木门,东、西、北三面有箭窗,每面两层,弱面四孔,东西两面两孔。三室宽9米,一室深4.6米,高4.7米;其平台中央为大门,外侧(北半部)为拱形屋顶,内侧(南半部)为木制方形大门;塔高10.5米。

北京城东南角楼是明清北京内城东南角的箭楼,简称角楼。原来的北京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城建筑更早,是明代在元朝的基础上重建的。据《明英宗实录》记载:“(正统)四年,史静门楼、护城河、桥门修建完毕。城角立于角上。”角楼建于明正统元年,四年建成,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现存的东便门角楼建在突出于城墙外缘的方形基座上,总高29米,四面有144箭窗。炮塔内有20根金柱,建筑面积793平方米。加上相连的南城墙,总面积约3654平方米。民国以后,东南角楼不再设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