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储铜事件简介

国储铜事件是怎么回事?

例如,英国商品研究所在2004年6月+065438+10月预测,2005年全球铜供应量将超过65438+百万吨;在2004年6月中旬举行的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年会上,大多数主要国际投资银行也预测2005年铜价将会下调,市场将继续过剩。然而实际情况是,国际铜价逆市上涨。2005年6月达到铜期货市场百年来的最高纪录,高达每吨4146.65美元。“国储铜”事件发生在有关机构预测国际铜价会下跌的时候,但实际上还在继续上涨。

国家物资储备局(以下简称国储局)2005年6月9日发布的国储铜拍卖公告称,为缓解当前国内铜供应紧张局面,满足国内消费需求,2005年6月6日,国家储备调节中心受国储局委托,拍卖国储铜2万吨。

之后短短一个月内,国储局举行了四次现货铜拍卖,每次拍卖起拍价都较高,每次都给市场带来较大冲击。其中,上海和宁波第三次拍卖起拍价为每吨37140元,但第一批100吨成交价达到38120元/吨,与拍卖价相差甚远。

在现货铜第四次拍卖上,65438+6000吨铜拍卖底价,占总拍卖量2万吨的80%,与市场价不相上下,参与者叫苦连天。尽管国储局声称出售铜的目的是满足国内对铜的需求,稳定铜价,但市场更愿意相信国储局此举是为了缓解其在期货市场的亏损所带来的压力。

因为自2005年6月5438+065438+10月13,国外消息人士披露,中国国家储备局交易员刘在铜期货市场以每吨3100多美元的价格附近做空铜,建立了约15万至20万吨的空头头寸。这些职位已经交付。

然而,自2005年9月中旬以来,国际资金一直在推高铜价,迫使国家储备局清空,铜价每吨上涨了600多美元。不断上涨的国际铜价无疑会给国储局造成巨大损失,所以国储局不得不通过不断抛售国内现货来缓解压力,挽回损失。2005年底,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承认,由于未能有效控制市场风险,国家储备局在此次事件中损失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