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帝王陵墓发展特点简介
据考证,我国早期墓葬既没有土封,也没有土墩,更没有树木和标志。大约从周朝开始,墓葬上开始出现土封墓,到了战国时期,坟墩墓开始流行。在封建社会,墓主人的等级是以墓的大小和高度来显示的。国王是一国之君,他的墓肯定是最高的。其高大的外形犹如一座山陵,陵有崇高之意,所以战国中期以后,王陵开始被称为“陵”。
根据《礼记》中的记载,在帝王陵园中,除了陵墓之外,还有一个“寝宫”,是为逝者的灵魂吃喝而设计的。当时人们迷信死者的灵魂在墓中。作为祭祀祖先的“庙”,它是在墓地外面附近,而不是在花园里。
从考古资料来看,这种墓旁有“墓”有“庙”的陵墓制度,至少从战国中期就开始实行了。东汉时期,明帝对礼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建立了以祭祀和祭祀为主要内容的陵墓制度,并不断扩建和改造帝王陵园中的“寝殿”,成为现在的寝殿,以满足皇帝领导的盛大“上坟礼”和“饮酒礼”的需要,因此“寝殿”的性质与战国时期不同。后来墓地附近的庙地逐渐被“祠堂”取代。
帝王陵墓的发展主要有三种形式:
第一个叫做“方上”。这是密封陵墓的早期形式。具体做法是挖个坑砌个石头当墓,用层层黄土垒个土堆。此时陵墓之所以是方形的,与秦汉时期方形昂贵有关。认为皇帝是大地的主宰,所以按照天是圆的,地是圆的理论,它是方的。陕西临潼的秦始皇陵和xi西郊的西汉帝陵都属于“方上”。据说秦始皇陵亲自参与设计,意味着它将永远称霸四面八方。河南省珙县的宋陵,也有一方丘。
二是以山为陵。它利用地形,以山峰为墓。像秦始皇陵那样大规模封土,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不安全。以山为陵,既能节省人力,又能利用山的雄伟态势,体现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和伟大的气魄,还能防止盗窃和盗掘。这种形式在初唐陵墓中被采用。李世民的昭陵以陕西礼泉县的九君山为墓,并在山腰挖了一个洞作为玄宫。从听道到墓室有230米深,前后放置了五道石门,非常坚固。
第三种是宝成宝鼎。秦汉时期流行皇陵,到了唐代,又恢复秦汉旧制。袁没有修建陵墓。明清时期,对陵墓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首先,陵墓的形状由秦、汉、宋时期的方形改为圆形。其次,取消了秦、汉、宋陵园中专用于皇帝灵魂日常生活的下宫建筑,保留并扩建了用于祭祀和祭祀的上宫建筑,从而突出了一年三次上陵的仪式;再次,墓园的围墙由唐宋时期的方形改为长方形,墓园由南向北分为三个院落:第一个院落由碑亭、厨房、图书室组成;第二个庭院是祭祀大厅和附属大厅;第三院是埋葬始皇帝的地方,有牌坊、五个纪念座、方城明楼、宝城宝鼎。
首先,通过对已发现墓葬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唐代墓葬无疑是我国古代陵墓建筑群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唐代墓葬开始追逐“削山为洞,造山为墓”,其中尤以甘陵为代表。甘岭位于赣县梁山上,分为三座山峰,以北峰为中心。主峰四周有圣墙环绕,有一对门狮,其中角楼建筑也颇具特色。神道上有实像,各种雕像栩栩如生。然后,朱雀门外有两块著名的石碑。左边是唐高宗李治的“七碑”,右边是武则天的“无字碑”。其中武则天皇后的无字碑更是引起了无数人的联想。在甘岭的东南部,有与他一起埋葬的坟墓,包括张淮王子的坟墓,永泰公主的坟墓和义德王子的坟墓。这些墓葬规模虽小,但都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
唐代以前的墓葬和唐代的有很大的不同。在古代,人们并不重视墓葬,这可能与当时的生产发展水平较低有关。后来到了商周时期,随着最近一些商遗址的发现,一般认为商代墓葬的地面上并没有墓穴,只是在上面修建了祭祀建筑。而秦代和汉代的墓葬则大体保持相同的风格,倾向于建造大型墓葬。往往一座陵墓服务数万人,工作数年。比如汉高祖长陵有5万之多,汉武帝茂陵有6万之多。这些墓葬的另一个特点是积土为方椎,去掉上部,称为“方土”。最大的方形土高约20米。
在这些墓葬中,秦始皇陵无疑是杰作。所谓“挖洞堆土为陵”,秦始皇陵是陵中前所未有的宏伟之作。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十三岁(公元前246年),即秦皇位。他登基后不久,就开始在历山修建陵墓。统一天下后,从全国各地征集了70多万人参加建设。直到秦始皇50岁去世安葬(公元前210年)才完成,秦二世又进行了两年,前后耗时近40年。这真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从目前发现的陵墓遗址来看,兵马俑无疑具有最大的研究价值。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埋葬坑,位于秦陵以东1500米处。目前已发现3座兵马俑,自西向东呈锯齿形排列,出土8000件真马大小的陶制兵马俑。从各坑的形制结构和兵马俑的装备来看,一号坑象征步兵和战车组成的主力,二号坑是步兵、骑兵和战车组成的混合部队,三号坑是指挥一号坑和二号坑的军事指挥所。
在中国陵墓建筑发展史上,十三陵也是不得不提的一组墓葬。主要沿袭了唐代墓葬的一些特征。陵墓集中建造,注重风水和环境。每座陵墓都面对着一座山峰,特别注意对前导部分和序列的处理。建筑整齐对称,造型严谨。所以,还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十三陵是一个有规格的自然山区。其山脉属于太行残脉,西接居庸关,北接黄花镇,南接昌平。它不仅是陵墓的屏障,也是首都的北屏。明末著名学者顾曾写过一首诗,描写这里的优越形势:“山势南来,气势如龙,龙腾虎跃;东趾在卢龙,西脊在太行;坐在后面的黄花上(指黄花镇),正面对着神井;有一个叫康家庄的万年老宅;能容纳几百万人,突然开馆。”神道作为明十三陵的第一建筑群,由石牌坊、大红门、石碑楼、石象寿、龙凤门等组成。,庄严地守卫着十三陵的大门。就目前已经发掘的定陵来说,明十三陵的内部结构还是比较完整的。前殿、中殿、后殿和左右侧殿总面积为1195平方米,就其规模而言,是帝王陵墓中的佼佼者。
总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中国古代陵墓建筑在建筑艺术、文物价值和考古研究方面都有其重要的历史价值。探索古墓的秘密,研究古墓的发展演变,对我们研究中国古代史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考古技术的成熟,现代科技在考古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相信通过对陵墓的进一步发掘和研究,我们一定能够在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上保护文化遗产,用物质文明证明社会文明发展的高度,从而向世界展示真实的中华文明。
中国的皇陵文化至少有4000年的历史。《史记·夏本纪》:“裕东帝巡猎,至于会,崩。”没有证据表明当时对虞墓进行了考古发掘。《春秋》说,禹临死前命令他的大臣说:“我死后,我要埋葬我将记住的山。苇树棺,穿七尺,下到共泉,坟高三尺,土阶埋三等。”《汉书·地理》二十六(会稽)山南会稽县,其上有虞墓、虞井帝世纪:虞“崩于会稽,因葬于会稽山南,会稽山上有虞墓、井、祠”。会稽山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东南6公里处。会稽山上的大禹墓成为历代祭奠大禹的重要场所。大禹墓由裕陵、榆次和于淼三部分组成。如果把湖南的颜地陵和陕西的黄帝陵包括在内,中国帝王陵的文化发展史可以追溯到5000年左右。当然,无论是颜地、黄帝还是大禹,都不是后来意义上的“皇帝”,其墓葬的真实性只能是神话和史料的混合体。颜地陵、黄帝陵和大禹墓都已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然而,由于他们现有陵墓的建筑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今天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并不是几千年前墓葬的原始状态。从这个角度看,颜地陵、黄帝陵和大禹墓只能算是中国帝陵文化的起源。而中国帝陵文化的真正开始,也应该是以“千古一帝”秦始皇的第一座陵墓为基础的。
第一,皇帝的陵墓和平头百姓的陵墓。
秦朝虽然短暂,但秦始皇陵并没有被发掘,只是因为兵马俑坑的发现,它在秦汉时期的中国帝王陵墓中是第一个,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汉朝以后,中国的封建社会延续了两千多年。由于封建世袭政治制度的相对发展,皇陵文化一直繁荣发展。其间,虽然有明君与昏君的区别,也有管理天下与乱世的区别,但只要是皇帝,死后都要有一定的陵墓形制和一定的礼仪形式。当然,也有一些个人(如杨迪皇帝)因为改朝换代和战乱而不得不匆匆返土。来到陕西关中地区,通过悬挂茂陵和甘陵,可以领略汉唐帝王陵的气象。汉代帝王的陵墓一般都是封土而成,而唐代的陵墓,如乾陵,则是在山上挖洞而建。除了帝王之外,一些诸侯的墓葬也表现出这一特点。众所周知,徐州地区分布广泛的汉代楚墓,大多依偎在大小不一的群山怀抱中,如狮子山、龟山等。随着明朝的发展,明陵,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也沿着一条依山而建的老路。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普通人的坟墓是建在山上的,或者说即使坟墓是放在山上的,这座山也不是自己姓氏所独有的,只能算是一个公共墓地。纵观历代帝王陵墓,选址不仅要考虑风水等自然因素,还要考虑陵墓的安全性和宏伟性。建造一个高高的土堆,或利用一座山作为坟墓,是两种常用的帝王陵墓形式。皇陵和平头百姓墓最大的区别可能不在于风水和葬地的选择,而在于墓葬的外部造型,尤其是对墓葬导向部分的讲究。
第二,作为皇帝的陵墓,明陵的形制和特点。
明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马皇后(1368-1644)的陵墓。位于东经118度51分,北纬32度4分。它位于南京东郊紫金山(又名中山)南麓独龙府脚下,是南京中山陵园的一个景点。明陵建于洪武十四年(1381),次年马皇后病逝,葬于此陵。因为马皇后的“孝”,陵墓被命名为“孝陵”。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驾崩,地宫与马皇后合葬。从埋葬的46位妃子来看,有10多位妃子。朱元璋死后,设立孝陵,5600人参加守卫墓地。永乐十一年(1413)修建“大明墓不朽碑”。因此,孝陵的整个建设工程用了30多年才完成。十三陵从下马坊起点到弓玄所在的宝城,深2.62公里。当年在孝陵种植松树65438+万棵,饲养鹿数千头。里面有神社主管,负责定期维护和祭祀;同时,萧还设置了陵墓卫士来保护陵墓。明陵坐北朝南,叶凌的路线是从南到北。从陵墓类型体系来看,可以分为两部分。我们可以沿着扫墓的路线看一看这个世界文化遗产。
第一部分是神道。从起点下马坊到孝陵正门,包括下马坊、神烈山碑、禁碑、大津门、碑楼(四方城)、圣德碑、外峪河桥、神道石刻(石像、石王柱)。其中下马坊为两柱式石牌坊,宽约5米,高7.8米。柱子的横截面是方形的,有四角,砒霜石放在两根柱子的前、后、外侧。柱端饰云盘、云朵,内侧雕梓框,镶大方格。方额的正反两面用楷书刻着六个大字:“各部门官员下马”。下马坊西北方向距离大金门约755米。是明陵的主导部分,位于神道的最前沿,建筑年代约为1400。1980,南京市钟山园林管理局在维修下马坊时,从宁杭公路挖出了下马坊的断柱基础,并在向北移位近20米的地方重新设置了下马坊。所以现在人们看到的下马车间并不是原来的位置。在前下马坊东北侧,有两块后来的石碑,一块是烈士山碑,一块是禁约碑。明朝嘉靖十年(1531),明世宗下令将紫金山改为神烈山,并在原下马坊东北侧竖立“神烈山”碑。碑原石亭、现存碑、四柱基石犹存。碑文额刻“圣旨”二字,身刻“神烈山”三字,东侧刻“姬旦九月,辛卯秋,嘉靖十年(1531)”字样,西侧刻“南京工部尚书张玉礼,侍郎何照”字样。碑身垂直,坐北朝南,高4米..禁碑和神山碑并排而卧,位于东方。明朝崇祯十四年(1641),崇祯皇帝上书在明陵设立禁碑,重申保护明陵,禁止破坏孝陵龙脉,违者严惩。碑体水平,朝南,高仅1.41m,宽5.21m,厚0.43m:碑高0.40m,宽5.31m,厚0.52m。须弥山高0.65米,宽5.52米,厚0.74米。大金门原本是墓地的大门。其立面朝南,为三孔检票口。东西宽约26.66米,深8米,高5米。顶部结构已经被破坏了。据康熙《江宁府志》记载,大津门两侧有22.5公里的红墙环绕整个陵园,现存城墙已不存在。
石碑楼位于大金门以北70米处。两栋建筑之间原本的空中脉络是一样的,后来被通往中山陵的道路隔断,呈“凹”字形。因此,如果人们想从大金门到达纪念碑大楼,必须先下高速,然后再爬山,才能看到明朝开国皇帝朱迪在永乐三年(1405)竖立的“大明墓不朽功德碑”。碑文由朱迪亲笔书写,记录了朱元璋的生平事迹,用楷书镌刻,长达746字,是南京附近明代碑文中最大的一篇。石碑楼呈方形,四面有券门。原来是黄瓦重檐,墙四角有石龙头,飞檐滴水。可惜顶部结构已毁,四周城墙犹存,宛若堡垒,故又俗称“四方城”。
明陵有三条皇家河流。过了外鱼河大桥,就进入神道了。神道顺着山势,蜿蜒排列。全长865米,可分为两段。一段为西北走向,长615米。地势稍有起伏,方向反复变化。两边有6种65,438+02对24个动物,都是相对而立,卧立,依次是狮子、狮子、独角兽、骆驼、大象、马。神道绕过梅花山南麓,转向北方,直抵凌杏门。长250米,两个石柱,洁白如玉,雕龙雕龙,后面是四对石人,两对文官,两对武将。武将们身着镣铐,手持一尺三尺高的吴金。公务员头戴皇冠,手握皇冠,高一尺,低二尺。
神道之后,你进入明陵的第二部分,陵墓的主要建筑。从凌杏门到保定这一段包括凌杏门、内峪河和金水桥、武文广场大门、特告碑、御碑亭、碑堂、赏殿、宝城前御河和圣贤桥(大石桥)、防城、明楼、宝城、保定。方城是明陵地面建筑的最后一部分。它的外部由大块的石条组成,中间是一个拱门,中间是一个圆形的拱形隧道。它向上走34级台阶,两边的底部是住友形的。出了隧道,正北是宝成的南墙,这座山的明太祖墓横刻在上面。宝城前墙分两路,直通方城之巅的明楼。宝城位于陵宫的后面,朱元璋的陵墓就在这里。是一座高丘,直径325-400米,周长约1000米。宝城中部为墓,称“宝鼎”。通过科学探索,证明里面有一座神秘的宫殿,而且从未被挖掘过。
明陵主体建筑位于紫金山南麓,从凌杏门到方城,在南北纵轴上排列,庄严、方正、均衡、协调,符合封建君主和神权政治。但受损最严重的也是建筑的这一部分。明末清初,孝陵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地面大部分木质建筑被1853年清军与太平军的战争破坏。例如,邢星门有五条路,但现在只有六根大石柱。雨荷大桥原本有五条路,现在只有三条,而且都不是明朝的。原来有五个文武方门,三大两小,现在只有一个,是清朝同治年间以后修建的。门的左右两边还能看到当初门斗的痕迹。文武方门后,原来是中门,也有五个方门。门内有两个丝炉,左右30间,门外有两个厨师,左边是祭祀亭,右边是服装厅,皇帝为了祭奠,在这里换衣服。但现在已被破坏,改建成碑亭。中间有“清康熙皇帝南巡陵时”的标题。后来乾隆两次南巡,在东西两岸题诗立碑。原来孝陵的享殿规模较大,称为孝陵殿,共四十五间,东九间,西九间,南北五间。目前能看到的只有60多根大石柱,很可能是清初被毁的。诗人屈大均的《孝陵颂》记载了他游览陵墓的情形,他尝见有一方殿柱,柱上有金龙鳞,三心二意欲毁。多数大臣多给钱,求免。"魏世孝《孝陵颂》也说:"殿中六柱,离地两脚皆刀伤,或三分之二柱断。殿两边多储些马粮,牧养马匹。种菜园,就留在庙外。“太平天国时期,清军江南大营设在孝陵卫,明陵一带为战场,以致庙堂被毁,城墙陷落。清同治十二年(1873)修复时,只建了三间房子看守陵墓。规模缩小了,失去了旧貌。大厅里只供奉着朱元璋的画像。又如,方城之上的明楼,被清朝咸丰三年战争所毁,顶部已经坍塌,只剩下城墙。
第三,明陵对中国帝王陵墓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与中国其他帝王陵墓相比,明陵是中国古代现存最大的帝王陵墓之一。秦始皇陵遗址高76米,基径495米至515米。虽然是中国最大的帝王陵,但表面上看不到神道。汉惠帝刘英的安陵,属于“方顶”制,方形土台,基长166米,神道难见。在唐代,李治和武则天合葬的甘陵是最大的帝王陵墓,其神道从第一道门到陵墓隧道长3980米。如果减去朱雀门到隧道的567米,就是3413米。甘陵神道上排列着华表、飞马、朱雀、人、马、狮、碑等石雕21对,外国使节石像60尊。宋代最大的陵墓是宋太宗赵桓的永熙陵,从神道开始的雀台到神坛底部长约586米。而南京的明陵,从下马坊到方城全长2620米,神道石刻有16对。如果再估算一下保定的情况,其组织规模在全国帝王陵墓中也是名列前茅的。如果不包括后来的十三陵,唯一能和之前的十三陵相提并论的就是唐代李治和武则天合葬的甘陵。至于明陵的红墙,根据康熙江宁府的记载,长22.5公里,整个紫金山都已纳入规划。
明陵代表了明初皇家建筑的最高成就,它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帝王陵墓文化的优秀部分,而且开创了明清帝王陵墓文化的先河。明陵对中国帝王陵墓文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天人合一”的古代哲学在陵墓的布局上得到了生动的再现。明陵选址由朱元璋、刘基、徐达、唐河等人亲自选定,具体选定时间约为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强行带走了原本位于珠穆朗玛峰下的千年古刹太平兴国寺(即江山寺)。据专家考察,从空间上看,明陵从大金门开始,到碑楼、神道、十王柱、星星门、金水桥、文武坊门、香殿、宝城。它的走向是“北斗星”:大津门到金水桥的部分是勺斗,金水桥到宝城的部分是勺柄。从玄宫所在的宝成来看,东有龙象,西有白虎象,“龙沙”高于“虎沙”;西南的千湖是朱雀象(千湖也叫燕雀湖),宝成所依托的珠穆朗玛峰就像玄武。同时,陵宫正对的孙凌钢(孙权墓)与远处江宁东山构成“近案”“远朝”的风水形势,北斗七星的布局正好在“四象”之间。这种陵宫布局体现了中国历代帝王“君权神授”、“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人与自然巧妙结合的产物。在考古发现中,这种人文情怀体现在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45号墓的蚌壳龙虎图,以及北斗天象、秦始皇和历代众多帝王墓葬中星盘的设置上。与常人不同的是,朱元璋通过自己陵墓图案的设计体现了这种人文情怀,从而实现了道家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与儒家封建礼教统治的完美统一。
二是开创了“前朝后寝”的帝王陵宫制和“前圆后合”的陵格局。明陵继承了中国历代帝王陵寝“陵依山势”的制度,但改变了汉唐宋以来帝王陵寝的制度,即上楼、灵台、方墙和上下宫殿,将上下宫殿合二为一,创造了方城、明楼、享堂、邱欢(变方坟为圆丘)、宝成、长方形陵宫的新制度。在陵墓建筑布局上,创造了“前后圈”的基本格局;在陵宫的建筑内容方面,首次模仿皇帝驾崩前宫殿分为前后寝宫的格局,建立“前后寝宫”的陵宫制度。这种格局不仅继承了汉、唐、宋陵墓形制中的优秀元素,而且开创了新的陵墓体系,规范了500多年来明清20多座帝王陵墓的建筑形制,在我国帝王陵墓建筑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第三,独特的神道设计理念和精湛的神道石雕艺术相得益彰。神道是帝王陵墓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汉唐宋以来,中国大部分墓葬都采用了对称轴的神道设计,但明十三陵的神道却是曲折而不拘一格的。为什么明孝陵的神道是弯曲的,与明孝陵正对面的梅花山有关。梅花山,古称孙陵岗,是东吴皇帝孙权的陵墓。据说朱元璋用“十万兵工”修陵时,有人主张搬梅花山来摆正神道。但朱元璋把孙权当英雄崇拜,守着孙权的墓,让孙权替他守门户。这样,明孝陵的神道就成了弧形。一方面表现了朱元璋的大智大勇,不拘小节,勇于创新,同时也为陵墓的神道增添了一份深邃奇妙的感觉。当然,孝陵神道的弯曲和与孝陵宫殿相对的梅花山孙权墓有关,但更多体现在巧妙利用地形,营造“北斗七星”墓的格局,以体现“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在每条视线的尽头,设计师适当的安排石像来控制每一个空间。石兽或蹲或立,姿态交替变化。加上苍山和远处的树木,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使人很容易被笼罩在祭奠陵墓的气氛中。可以说,如果没有蜿蜒神道的存在,明陵的“北斗七星”说是永远不会成立的。明孝陵的神道石像高大庄严,栩栩如生,题材、造型、雕刻技法各具特色,代表了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中国石雕艺术的最高水平。如石像高3.47米,长4.21米,宽2.16米,所用石料重达80余吨;白色石柱高6.25米;圣德碑高达8.78米。石雕造型厚重简约,线条流畅顺滑,但细节雕琢精美,达到了整体宏伟与局部精致融为一体的艺术创作效果。
第四,始皇帝陵的神道是作为后世(太子或继位的皇帝)共享神道的制度而创造的。在孝陵内,东面仅60米处有皇太子朱标的东陵。考古发掘表明,东陵并没有自己单独的神道和雨荷桥,而是与孝陵共用一条神道和雨荷桥。这种制度被后来的十三陵所采用。受孝陵的影响,北京的十三陵共用一条神道,从石牌坊到长陵全长7000米,是世界上最宏伟的陵墓建筑群。
第五,大量使用砖石结构,有完善的排水系统。明陵地面建筑较多,设计者主要突出大金门、碑楼、孝陵堂、方城、明楼。这些大型单体建筑一般以砖、石为基础,中墙以巨石或砖为拱顶,挑檐以石为材料,建筑顶部根据低劣程度用不同釉色的琉璃瓦构件覆盖。中国古代建筑中,木结构转化为砖石结构,是从明代开始的,具体是从明初的南京宫墙和陵墓建筑开始的。用砖建造拱券,导致了无梁建筑的出现,这是我国建筑材料和技术的一大发展,从而奠定了明清两代建筑技术的基本风格。这种建筑材料的广泛使用使得明陵具有相当大的防火功能。同时,明陵的排水系统和建筑空间划分达到了和谐有序。南方雨水充沛,帝陵的排水系统必须改善,但不能破坏整个陵墓的风水。明陵利用自然水系,自东向西设置外御河、内御河、宝城御河三大水系,通过御桥在空间上相连,使整个陵区和谐完美,充满生机。
四、进一步加强对明陵“原貌”的保护。
1961 3月,明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6月5438+065438+10月,中国“明清皇家陵寝”中的十三陵(湖北钟祥)、清陵(河北遵化)、清陵(河北易县)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3年7月3日北京时间23: 56(巴黎时间7月3日17: 56),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传来喜讯。作为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明清皇家陵寝扩建工程,南京明陵成功被《公约》通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明陵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突破了人们心目中朱元璋陵墓的空间概念,而是以朱元璋陵墓为主体,占地约297公顷的文物。它的保护范围达到365,438+0平方英里,其内容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明陵,第二部分是明东陵,第三部分是明陈宫与其合葬的陵墓。据考古调查,朱标东陵遗址位于明太子孝陵宫东园以东约60米处,毗邻孝陵。现在,作为一个遗址公园,它已经成为孝陵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据史料记载,在明代,整个紫金山(中山)都是明陵的地盘。王焕璧《明墓志》云:“中山荫下,葬有明英雄十余人。”在这一带,尤其是中山的西部和北部,与朱元璋合葬的明朝开国功臣墓有十几座。这些墓葬是明陵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守卫朱元璋的孝陵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康熙江宁府志和胡金陵景区的记载,这些英雄墓分别是:徐达、中山王;常遇春、王开平;王祺扬李文忠;唐河,东瓯王;秋成,安徽国公;吴良,姜国公;吴镇,海国公;顾氏,徐国公;知望,燕山侯孙兴祖。有些英雄墓保存完好,如徐达墓、李文忠墓、常遇春墓等。,环境得到有效整治并向游客开放;但有些墓葬需要进一步修缮,有些墓葬甚至至今未被发现,只是在史书中有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