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古代时期的名称有哪些?
2.从商代到周秦,青海被称为“西戎羌地”。
3.西周时期(约公元前11 ~前8世纪),当时的居民已能制造刀、刀等青铜兵器,周朝的农业、畜牧业发达。
从夏商王朝到周朝,青海属永州,羌人与匈奴和华夏关系密切。一些靠近中原的羌人逐渐与华夏族融合,成为后来的汉族。
4.战国时期(公元前5 ~ 2世纪),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河湟地区的羌人由狩猎、牧业向农业转变。
由于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依附于四方的部落越来越多。
选艾剑(当时受羌人尊敬的历史代表)为首领,后实行世袭制,由其后代继承。
西羌人的首领被称为“浩”、“首领”、“王烿”,他们是当时部落的统治者。
5.秦朝(公元前2265438年+公元前0 ~ 207年)青海一隅相对稳定,羌人繁衍甚多。
爱建的曾孙任和弟弟吴仍留在湟中,叔父千里南迁越南,分支于河西。他在畜牧方面非常成功。
当时的贸易是易货贸易,牛在易货贸易中起着突出的作用。
铜处理技术的传入,改善了生产工具和生活工具,手工业发展起来。
6.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
汉武帝在青海建立了林强县和坡强县(今乐都地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文化。
西汉宣帝元年,大将军赵充国率军先攻羌,同时开垦土地。
此时羌人分化为活羌和熟羌户。
羌汉杂居促进了河湟地区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
西汉末年,王莽要求西海羌人把自己的土地献给他,北河羌人首领同意让出西海周围的土地。
王莽在今海盐县三角城设西海郡、太守,下辖五郡。
东汉建国后的七八十年代,羌人迁徙到陇东、甘肃、陕西西部和宁夏南部,称为东羌,西部羌人称为西羌。
7.三国、西晋、南北朝(公元3-6世纪)
魏在青海设西平县(今西宁)。
从天水开始,滴道以西,黄河以南,是羌人的游牧范围。
金朝统一后,仍设西平郡,并在茫拉川(桂南)设将军,夺取羌人。
397-414年,鲜卑人扩张势力,先后在乐都、西平建立地方割据政权,控制了数万羌胡部落。
鲜卑族一支吐谷浑建立的吐谷浑王国,设置学校,选拔人才,开设士课,设置官职,打通东西交通通道,西宁成为交通大动脉。
四世纪是吐谷浑最繁荣的时期,东西长三千里,南北长一千多里。
他们与羌人共同生活,从事游牧。
此时,青海广大牧区进入了游牧封建社会的初级阶段。
8.隋朝(公元589 ~ 618)
土古魂“说自己是粉丝。”
杨迪建立了西海郡和河湟郡,控制了青海湖的东部和南部。
隋末,吐谷浑人傅云率众回青海湖。
羌族生活在偏远地区,完全过着游牧生活,与东部河谷的民族有很大不同。
9.唐朝(公元618 ~ 896年)
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改西平郡为鄯善,命刺史控制青海。
6世纪中叶,* * *的吐蕃(音:波)(西吐)越来越强。
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在青海东部击败吐谷浑,完成了对青藏高原的统治,定都罗甸(* * *),青海归吐蕃管辖。
公元638年,吐蕃与唐在松州交战,互有胜负。松赞放弃了战斗,向唐道歉。
公元640年,唐太宗的女儿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带来的工匠、艺人和书籍,对青海和* * * *的经济文化发展影响巨大。
公元710年,唐中宗的女儿金城公主嫁给了西藏流亡者徐赞。
唐与吐蕃重修旧好,在赤岭(今月亮山)立碑,“过马”和“交换市场”均在此。
唐朝与吐蕃交往密切,青海成为* *通往长安的要道(即唐吐蕃古道)。
与此同时,唐的农牧业和手工业技术逐渐传到青海各地。
唐朝末年,吐蕃在青海的统治被推翻后,牧区出现了许多小部落,形成割据局面。
10,宋代(10 ~ 13世纪)
11世纪初,青海东部封建势力建立吐蕃普越后裔为王,称“米(银谷)筒仓”,谥号宗卡王,定都“青塘”(今西宁)。
1099-1104年期间,北宋中央政权到达河湟地区,西宁之名开始使用。
北宋政权在河湟地区定田,直到1127年,北宋在金兵入侵陕西时才放弃青海的田地。
11,元朝(公元13 ~ 14世纪)
13世纪初,成吉思汗从中亚归来,率领大军经临洮占领西宁府,在河州(今临夏县)设立“吐蕃宣威部元帅府”,管理甘肃、川北、青海等吐蕃及其他民族的广大牧区,湟水河流域各郡均属西宁府。
当时牧区实行土司制度,吐蕃部落的上层成员被任命为土司和千户,统治所辖地区。
在此期间,青海的游牧部落获得了稳定。
此时,在成吉思汗的支持下,藏传佛教逐渐在青海流行起来,并建立了许多寺院。
扩展数据
青海位于中国西部,地理位置在东经89° 35′—103° 04′和北纬31° 9′—39° 19′之间,总面积72.23万。
青海周边省区北部和东部与甘肃省相邻,西北部与新疆自治区相邻,南部和西南部与新疆自治区相邻,东南部与四川省相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