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考研名词解释题怎么答?求解答
这里博仁主要分析一种非常常见有效的答题形式——三段论的答题模式。
三段论的答案整体上呈现出“总-分总”的答案形式,与考研英语作文三段式模式非常相似。
根据三段论,名词解释的答案应该包括一般句、分语句部分、影响和动作句(结束句)。其实三段论并不是说答案要分成三段,而是说完整的答案是由以上三部分组成的。
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每一个名词解释都要写以上七项,而是要根据名词的具体特点有选择地使用。一般来说,中国古代史的名词要指朝代,世界史的名词要指国家(包括已灭绝的),中国近代史的名词要灵活得多,即时间可以按照晚清、民国、中共来划分,也可以按照洋务运动、五四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来划分。
三段论的第二段是单独的语句,详细解释名词的具体内容。一般来说,战争范畴要写明交战双方、原因、过程和结果;改革应主要陈述改革的内容。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是,这一部分是关于每一点写得深入,还是尽可能简明扼要地写尽可能多的要点。我倾向于后者,毕竟阅卷老师是按分给分的。
就第一段和第二段的关系来说,虽然两者有明显的区别,但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有联系的,就是有些内容可以放在第一段或者第二段,比如战争的原因。
第三段讲的是影响和作用,比较简单。需要注意的是,与第二段不同,第三段要指出名词对历史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因为阅卷时是按分给分的,如果考生能答出参考答案中的所有要点,即使字数不到100字,也依然能得高分。但是用一个不到100字的答案来回答参考答案中的所有要点几乎是不可能的。从三段论的角度来看,第二段是所有要点中最难回答的。由于名词的要点很多,参考答案只给出了一些重点,而考生在考场上力求完美,使得考生答案的字数比参考答案的字数多很多。三段论中的第一段和第三段一般在用词上差别不大。
虽然我们要回答的单词比参考答案多,但并不是说越多越好,因为后面的大题我们要留足够的时间来回答。
考研无小事,每一个细节和点都可能影响最终的结果。这部分名词解释比较零碎。大家在备考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会总结分析。希望大家都能考出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