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妈妈是怎么读的?
第一,从历史读音来看,“马”原是一个上声字。从《片玉》、《广韵》、《集韵》、《龙看守见》到清代《康熙字典》,将“马”字反过来为“莫出切”或“满不切”,其音义相当于“木”、“木”。那后来为什么改成“马”了?其实这是因为发音的变化。明末著名学者方以智在《通雅》中解释:“古书‘母’与‘马’读音相同,均为古墨所截”,“江南祖母”或“祖母”,“均为母之音译”。的确,在古代,“马”属于“鱼”的韵,它在嘶鸣。《楚辞·丧国》:“昙两轮四马,佐玉木袋击鼓。”“马与鼓”只是押韵。上海吴语“马”仍有元音。所以有个相声叫“马记下蛋”,是上海话“母鸡下蛋”误传而成的笑话。“妈祖”其实是“母祖”和“祖母”,与母亲无关。
第二,从“妈祖”一词的流传历史来看,读音也是“妈祖”。在明朝万历年间传教士利玛窦绘制的广东沿海地图中,“阿马港”其实是澳门的旧称,葡文澳门的译名也是“马角”而非“马哥”。清初,于永和的《采硫日记》、《三月二十三日妈祖飓风》、《王石的《香祖笔记》中均将妈祖命名为妈祖。同样,连江的马祖岛和澎湖的马公也来自马祖。可以证明“妈祖”从古至今都在念“妈祖”。连外国人都这样。
第三,从现实情况来看,不仅仅是语音传承的问题,还有词义解释的问题。在莆田方言中,上声中的“妈妈”是奶奶的意思,不是妈妈。与妈祖相关的称谓如“母、姑、船母、军母、梅州母、银母、姑、二母”等等,其中“母”与母无关。按照专名“随主”的原则,“妈祖”的读音无疑应该遵循闽方言的读音,不能擅自更改。这就好比古人“曹大家”也要读“曹大家”的道理:“齐”也要读“李义记”。
第四,鉴于福建方言中“马”的特殊含义,近年来出版的许多方言词典都收录了它的音义。比如《中国方言词汇》、《台湾方言词典》、《普通话闽南语词典》、《中国方言词典》等。,都含有“马”的读音和意义,这是“妈祖”读“妈祖”的事实和依据。因此,《现代汉语词典》应增加“马”、“马”的读音,同时增加相应的释义,使“妈祖”在普通话中作为“妈祖”的读音有法律依据。只有这样,才能彻底解决目前“妈祖”发音混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