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Pad真的被联想搞砸了吗?

这东西一分钱一分货。毕竟二十年前一万多的和现在五六千的肯定不一样。如果你用一万多的x1,不一定比MacBook pro差另外,现在大家可能都在遵循长尾理论,甚至奔驰宝马都在推更亲民的车型。

忘了那些狗屁E系列的质量差吧,完全不同材质的低端产品,但是T和X的质量比以前差多了。

确实是。我用过think系列的几个版本。T43时代,联想收购thinkpad,到了T60时代,质量已经开始下滑。只要对比一下T43和T60的工艺水平和系统使用情况,然后T系列的质量就一直在下降。与此同时,X系列的质量一直在下降。我上一个用的笔记本是X230,简直烂透了。

之后就没买过think的笔记本了。

自从换了macbook pro,找了根网线连接我的thinkpad,扔在角落里,偶尔远程登录,放点东西进去,测试点东西。主要开发和办公室工作基本没必要。

一直是Thinkpad,从X31和T42时代开始。目前手头有一个X1碳,一个T490 2K版本。

实事求是地说,X1比历史上任何时期的X系列都要好。T490比历史上任何时期的T都更好,更薄,性能也不差。

其他系列,除了W的奇葩,E系列在老鸟眼里根本不是Thinkpad。

可以,只能选T或者X,现在的版本比历史上的“名机”好。说不好,是没用的。

诚然,联想做了槽点,现在的产品都在“卖情怀”。ThinkPad曾经无论是质量还是做工都是数一数二的。在圈内也有极高的评价。那时候是办公室的“神器”。但自从2003年IBM推出最后一款ThinkPad T41后,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而且再也不会有IBM ThinkPad了。后来2005年被联想收购后,其品牌慢慢开始“变味”。

主要有以下几点:

1.联想的营销策略导致ThinkPad的质量和做工比以前差了很多,键盘的按键也没有以前的舒适度,经常出现用卡、程序反应慢、内存满等问题。

2.联想之后,ThinkPad已经没有创新元素了。如果不是小红点和ThinkPad的logo,可能认不出来。只保留这些元素,这些元素可能对你没有帮助,甚至会给你带来麻烦,降低平时的工作效率。

联想不应该把这条生产线做那么长,分成那么多系列。比如e系列,t系列,x系列。用不同的车型来区分高低,不如直接砍掉不必要的车型,保留几个比较容易竞争的车型,这样可以拉回一部分潜在客户。

所以现在ThinkPad因为某种原因失去了“灵魂”。不过ThinkPad虽然槽点多,但还是有自己的优势,比如沉稳低调,不显得招摇。尺寸方便,轻巧便携等。还是有人喜欢的。

题外话,也建议一步到位选择高端产品,省得后期太麻烦。千万不要选择低端系列。以我正在使用的ThinkPad E460为例。电脑是家里老人的,是i5 6200U。估计是按照他的标准买的,平时也就演个地主,要求不高。所以他基本上没什么问题。但是我不能给自己用,也不能用任何东西。真的有一种砸电脑的冲动。如果是我自己买的这个,我二话不说就当二手转卖了。

最后,如果联想改变营销策略,ThinkPad上就不会有这么多槽点了。虽然“灵魂”回不来了,但至少不会有那么多指责。

联想最大的贡献是让thinkpad这个品牌延续下去,而不是消亡。

20年前的笔记本和今天的笔记本不一样,20年前的2万和今天的1万2万不一样。那时候中国还没有电脑公司,现在电脑城的地摊上都可以组装电脑了。

IBM之所以卖掉它,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笔记本电脑已经不再是最新最前沿技术的代表。联想没有引领科技潮流的实力,能保持这样也不容易。

再过几年,thinkpad的品牌存在感会进一步降低。这是科技发展的结果,与联想无关,就像没有多少人觉得买一台“XXX”牌的电视、洗衣机、空调比“XXX”更有面子一样。

我试着回答这个问题,先看看ThinkPad的前世。

ThinkPad是IBM PC部门创立的便携式电脑品牌,以其扎实可靠的特点在业界享有很高的声誉。2005年被联想收购,ThinkPad商标归联想所有。

ThinkPad自问世以来一直保持着黑色的经典外观,对科技也有自己独特的看法,比如TrackPoint(指点杆,俗称小红小红帽)、ThinkLight键盘灯、全尺寸键盘、APS(主动保护系统)。

其中ThinkPad最知名的两个系列是X和T系列:(感觉其他系列都是没有灵魂的ThinkPad)

ThinkPad X系列:Subnotebook,极致轻薄小巧,12寸液晶屏。

ThinkPad T系列:ThinkPad的旗舰机型,相当轻薄的高端商务机型。

至于ThinkPad,对联想真的不好吗?

其实不然,因为联想要根据市场反馈不断迭代更新,所以推出不同系列来满足市场需求是必然的。从“死忠粉丝”的角度来看,这让ThinkPad的定位降低了不少,但从一个厂商卖货的角度来看,确实是赚钱的,所以说ThinkPad并没有被联想做的更差。

不能说IBM时期的ThinkPad不是普通人买得起的。虽然用料扎实,但是溢价太高,有点奢侈的意思。联想只是把它普及了,把普通人不太在意的东西简化了,学生也买得起。至于性能之类神秘的东西,我觉得主要还是看主机厂的配置能力,主要体现在外观更薄性能更高的配置上。比别人好不了多少。至于win和Mac,没有优劣之分。日常办公三五千就够了,经常出差的拿八千就够了。

我不这么认为。只是从原来的高端到现在的高、中、低端产品,用户买了低端的Thinkpad后觉得Thinkpad无非就是这样,认为lenove是禁用的。其实高端的Thinkpad还是挺好的,只是买的人比低端的少很多,而且这些用户也不怎么闹...

觉得pad真的被联想搞砸了。完全失去了Think pad的本质。

在IBM手里,Think pad是集众多黑科技于一身的商务本,如今被联想打造成以E系列为代表的时尚本。

IBM当时的黑科技有多黑?让我们来看看。

联想收购后发布的广告现在可以在Think pad官网看到,完全没有这些技术。

当然现在硬盘是固态硬盘,不需要APS保护系统。

而think pad在于镁滚笼和APS主动防御系统的嵌入,耐摔耐操作,是很多工程师必备的。启动过程中,摔了也没关系。

IBM在中国销售的时候,大部分都是企业和政府的大客户购买,单台价格不低于万元。

作为一名电脑爱好者,我的梦想是拥有一台IBM。

在校园时代,每月生活费只有几百块钱,完全不可想象。

毕业参加工作后,工资一个月才800。后来是1200,我还是觉得买IBM有点奢侈。

2010入手一台think pad R400后,感觉还好。当时还不到8000人民币。

终于,小黑的梦想实现了。Take欣喜若狂,因为这只是一个纯粹的爱好,

当时公司配了电脑,于是小黑在柜子里摔了近三年。

偶尔,我晚上带它出去消遣。已经10年了,还在服役。

P7800 CPU,2G内存,512硬盘,双显卡,足够日常办公,

偶尔下一盘棋,也可以玩红警。

直到后来联想到e系列,也推出了红白两色。

去掉小黑的纯血,镁滚笼,APS主动防护系统,小黑在这一点上已经不完全是小黑了。

而是一台普通的笔记本电脑,外加一件黑色的小外套。

后来在论坛上看到think pad全是维权和骂娘的。

联想已经失去了我们的感情和思考的品质。

联想懂渠道,懂管理,不懂小黑,不懂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