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上的科学家?
中国的一系列导弹都是从梁守銮开始的。他不是两弹一星的成员,但他是两弹一星的创始人。冲破重重困难,为航天事业的起步奠定了基础。他一生获得两次一等功,纯金功和金光闪闪,可见他对导弹和航天的巨大贡献。
沈源(1916 . 4 . 28-2004 . 5 . 30)出生于福建福州,空气动力学家、航空工程师,中国航空航天高等教育的开拓者和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高级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1940(民国二十九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5(民国三十四年)获伦敦大学博士学位。1951年,清华大学成立航空工业学院,沈渊任院长。从65438年到0952年,中国合并了八所大学的航空系,组建了北京航空航天学院。沈源参与创建并担任副校长、院长、名誉院长,为航天科技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空气动力学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他在北京航空航天学院的筹建、办学方针的确定、专业设置、教学计划的制定、师资和实验条件的建设、科研和教学的组织领导、计算机在航天领域的推广应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56年参与国家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的制定,预见到航天工业和火箭导弹工业对人才需求的紧迫性,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创建了火箭导弹一整套新专业。这些专业他带领北航全体师生设计建造了国内第一座中型超音速风洞,在教学科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时轻型客机、探空火箭、无人飞机等型号的研制,都凝聚了他的心血和汗水。沈渊早年在福州华英中学任教。他教过的学生中有陈景润,他后来成了著名的数学家。他是陈景润第一个对哥德巴赫猜想产生兴趣的老师。60年来,他一直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从我国航天事业的实际和长远发展需要出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获得航空航天部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荣誉奖、航空航天部劳动模范称号荣誉奖、“高校科技工作40年显著成绩”荣誉证书、65438至0993年度“世界杰出知识分子”荣誉称号及金质徽章。北航高等技术学院也叫“申远名誉学院”。北航的最高荣誉奖叫“申远奖章”。
侯(1890年8月9日~ 1974年8月26日),福建闽侯(今福州)人,科学家、化学家。曾留学美国,曾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工程系,后于1921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博士学位。当选为美国最高荣誉sigmaxi科学学会成员。他一生获得了20多项荣誉。在国际化学界享有盛誉,英国皇家学会聘请他为名誉会员,美国化学工程师学会和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也聘请他为名誉会员。中国重化工业的先驱。现代化学工业中中国化学科普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高士奇(1905 11—1988 12 19),原名高世贞,福建闽县鳌峰坊人,改名高士奇,决定放弃事业和金钱。1927获得芝加哥大学化学学士学位。1930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医学研究所。在中国急需科普的时候,他为中国写了400多篇科普论文。为了纪念他的贡献,中国将一颗国际行星命名为高士奇星。科学家和化学家。细菌学家和病毒学家,中国化学科普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高卢(1877 ~ 1947)是中国的天文学家。字淑卿,号秦书。福建福州长乐。1905年赴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留学,后获工学博士学位。1909跟随孙中山入团。1911回国服务中国。中国现代天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天文学会创始人。创造发明了田璇中文打字机,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展出并获奖。天文学家李渊先生在一篇纪念高卢的文章中建议,将中国第一座假天文馆命名为“高卢假天文馆”,以纪念这位中国现代天文学上不朽的伟大人物。他为祖国的现代天文学事业,特别是科普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为了纪念他的功绩,中国把一颗国际巨星命名为高卢之星。中国的天文学大师。高卢集中了西方观测图像的学术成果,对当时中国的科普和他的天文知识起到了启蒙作用。
张钰哲(1902 . 2 . 16-1986 . 7 . 21),福州闽侯人,(1923),1926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天文系。留在学校的叶克石天文台做纬度测定。【然后在叶克石天文台观察学习。1929年因论文《双星轨道中极轴方位的分布》获得芝加哥大学天文学博士学位。同年,张钰哲回国报效祖国。在国际天文学界享有盛名,为了纪念他,国际天文学界将美国哈佛大学天文台于6月23日发现的一颗新星,1976命名为“张钰哲星”。可见他在国际天文学界的地位是崇高的。中国天文学最高奖张钰哲奖也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中国近现代天文学家,其科学研究涉及小行星、彗星、日食、恒星天文学、太空飞行和中国天文学史,是中国现代天文学的奠基人。
林佶(1897~1951),1897 65438+2月20日,出生于福建福州一个书香世家。1918考入北平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院前身)。65438-0924年,被派往德国维尔茨堡大学医学院学习两年,主修法医学,后在柏林大学法医学研究所学习两年。1928毕业,医学博士。成立了法医学和法医研究所。创办《法医月刊》;成立“法医学研究会”。医学院成立了法医学和法医研究所,增设了病理学、物证学、人证学和实验室,增加了仪器设备,为培养法医人才、受理案件和法医研究创造了条件。新中国成立后,他主编了法医学教材,为新中国培养了第一批法医实验室人员。他为医学本科生或即将从事司、检、法工作的学生编辑出版了不同要求的法医学教材。如医生简明法医学、法官用法医学讲座、犯罪侦察、犯罪心理学等。主要论文40余篇,分别发表在《中国医学杂志》、《北平医学杂志》、《法医学月刊》等。中国近现代法医学和法医学的奠基人。
萨本东(1902-1949 65438+10月31),字亚东,福州闽侯县人,物理学家、电机工程专家、教育家,首任中央研究院院士。1924,斯坦福大学工程学士毕业,后进入马萨诸塞州伍斯特理工学院。同年,我从伍斯特理工学院毕业,获得电气工程学士学位,随即转到物理专业。1927,毕业于伍斯特理工学院,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受聘为伍斯特理工学院研究助理,西屋电气制造公司工程师。9月,1935,应邀在美国俄亥俄大学电气工程系担任客座教授。论文《并矢代数应用于三相电路》发表在《美国电气工程师学会杂志》上,在国际电工理论界引起强烈反响,被认为开辟了电气工程的新研究领域。获得美国“1937理论与研究最佳荣誉奖”。用英文写成专著,被誉为物理学和电气工程的杰作。开创了我国科学家撰写的自然科学专著被外国人采用为教材的先例。1937年3月放弃高薪回国服务中国。他以非凡的知识、智慧和高尚的修养为中国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获得中国电机工程师学会第一枚荣誉奖章。中国是物理学的先驱,是中国物理学家的集大成者,是物理电子学新领域的共同创始人。
吴宪(1893-1959),福建福州人。生物化学家、营养学家和医学教育家。中央研究院第一任院士。1912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读造船工程,后转化学。1916获得理学学士学位,留校担任助教;1917考入哈佛医学院生物化学系研究生;1919获得博士学位;1920回国任教于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化学系;65438-0946任中央卫生实验所北平分院院长、营养研究所所长。吴宪一生发表了163篇研究论文和3部专著。他开拓的领域主要有:临床生物化学、气体与电解质的平衡、蛋白质化学、免疫化学、营养与氨基酸代谢等。此外,还涉及性激素、抗生育等。美国学者j·里尔登-安德森(J Reardon-Anderson)称赞他是“中国化学的巨人”,并评论说:“毫无疑问,吴宪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最伟大的化学家或最伟大的科学家。当他在1919发表他的第一个研究时,中国还没有任何种类的化学研究。在国际上,他是美国科学促进协会、美国化学学会、美国生物化学家协会、美国实验生物学和医学学会的成员,荷兰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杂志的顾问成员,前德国自然科学院的荣誉成员,阿拉巴马科学院的院士,西格玛Xi学会的成员。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营养咨询委员会常务委员(1948-1949)、热能需求委员会委员(1949-1950)。他的名字被收录在《国际世界医学名人录》、《美国科学家》(第9版)、《中国名人录》和《科学传记词典》中。他首创的“血液分析系统”引发了血液化学的革命。吴宪为国际生物化学和中国科学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国际学术界赢得了崇高威望,在中国科学界也赢得了一席之地。生物化学领域的巨人。
蒋炳然,(1883 ~ 1966),原名佑聪,福建闽侯人。中国现代气象学的开拓者,中国气象学会的主要发起者和领导者。天文学家、气象学家,中国近现代气象学奠基人,中国气象学会创始人之一。它为中国现代天文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中国天文学界进入国际合作的一个创举。是中国地震和地磁研究的先驱。1908奥罗拉大学毕业后,赴比利时留学,获得比利时双布鲁大学农业气象学博士学位。他是最早派往中国学习农业的留学生之一。1912 11.回国后,蒋炳然受中央天文台台长高露之邀,在北京中央天文台担任技术和气象两个部门的主管,并兼任航空局气象部门的代理主管。他还在参谋本部航校(北京南苑航校)、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气象学。7月,1913,气象部门正式开始工作。从此,中国的气象事业正式开始。正如江炳然所说,“气象学这个术语也开启了中国的新纪元”。为中国海洋科学的研究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海洋研究的创始人。他是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成员和意大利气象学会名誉副主席。
陈,男,1927,出生于北京,祖籍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工系。炼油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化,石油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技术委员会名誉主任。65438年至0949年,先后担任石油工程装置设计师、工厂设计师、总工程师、石油工业部炼油技术研究组专业组长。65438-0982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催化裂化技术研究组组长,组织科研、设计、炼油等单位与高校合作,开发“六五”国家重点项目“周年常压渣油催化裂化”技术。1991当选中国科学院化学系委员(院士)。陈为我国石化行业培养了一批高层次人才。陈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党和国家的事业中,攻坚克难,急国家之所急;锐意创新,锐意进取,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坚定的使命感。陈具有以自我为中心、精诚报国、敢为人先、敢于攀登、淡泊名利、甘当天梯的崇高精神。陈的典型事迹为不忘初心、科技报国树立了典范。新时代的奋斗者,要像陈一样,以诚待人,以无私事,以平和名,以淡然对位,以知足利,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信念、责任和奋斗的力量。它为中国创造了石油炼制和煤化工领域的多项世界第一。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中国工程设计硕士。时代楷模”荣誉奖。最美奋斗者奖。
萧光琰(1920—1968),中国物理化学家;福建福州;1942年5月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美国波莫纳大学化学系。1945年12月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曾专攻物理化学,获化学博士学位。1946年,他在芝加哥大学化学系担任助理研究员。1947年任芝加哥大学冶金研究所研究员,1947年8月任美孚石油公司化学家。当他在美国时,他连续获得四枚金牌。回国后,他将石油科学带到中国,从事“页岩油催化裂化和氮中毒机理研究”、“电子酸性催化剂研究”,在应用基础理论方面取得进展和突破。“页岩油催化裂化”的研究主要是探索从页岩油中制取高品质油(包括机油)的途径。硅酸铝裂化催化剂的研究为石油和催化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填补了国内空白。中国是石化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一个迷失在历史长河中的科学巨人,他是真正改变了其中一个国家的人,填补了中国石油科学各方面的空白。
张振环(1915 10 10月21—1994 3月23日)出生于福建福州闽侯县,毕业于北京大学。1961年晋升为少将。荣获独立自由二级勋章和解放二级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红星功勋奖章(一级)。原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1982年,“银河”计算机研制成功,填补了我国计算机的空白,为民族计算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组织指挥了我国第一次原子弹爆炸试验和第一次原子弹空中爆炸试验,组织指挥了“两弹”组合试验,为我国核武器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指挥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成功爆炸试验。为争取国防尖端技术的新突破,组织领导了远洋测量船队的组建和洲际导弹、潜射导弹、通信卫星的研制试验。负责国防科技发展的战略研究和重大问题,特别是重要武器装备系统、工程和武器战术技术的论证。张振环还编辑了《中国气功·大典》。他还是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主席和中国人体科学协会主席。他全面负责组织指挥了百亿亿次计算机的研制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超级计算机的国家之一。主管国防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和重大问题,特别是重要武器装备体系、工程和武器战术的论证工作,为加强国防科技决策科学化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奖章。
王守官,1923年6月5日出生于福建福州,天文学家,中国近代天体物理学奠基人之一,科普教育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名誉台长。王守官是中国近代天体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开创了中国射电天文学的观测和研究。它为提高中国授时信号的精度和促进天体测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负责成功研制多种射电天文设备并取得重要研究成果。1955年,王守官奉命接受国家急需的“提高时间信号精度”的紧急任务,用两年时间完成了这一任务,也为奠定时间、纬度等基础天体测量研究的基础创造了条件。当时引进的光电卫星仪、超人差分棱镜等等星盘技术,也对我国后来的光电星盘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自1966以来,王守官负责成功研制了米波16天线射电干涉仪、分米波复合射电干涉仪、米波合成孔径射电望远镜系统等重要射电天文观测设备,并在相应的观测研究中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20世纪90年代,王守官与苏共同提出了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大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的初步方案,被列为“九五”期间的大科学工程。为纪念中国,6月1993 65438+10月11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向王守官发出小行星命名书:谨将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171的小行星命名为王守官星。
陈克忠先生,福建岷县人,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三年(1898)十月二十五日。1924年获得耶鲁大学学士学位,次年获得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1926获得芝加哥大学化学博士学位。曾任国立编译馆馆长、国立中山大学校长、国立台湾省立师范大学理学院院长。1932年8月4日,中国化学学会正式成立,陈克忠当选为理事之一,并被提拔为《中国化学学会会刊》主编之一。中国化学会是中国成立最早、影响最大的自然科学学会之一。中国化学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化学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1926年9月,陈克忠从美国回来,在理学院化学系教有机化学。陈克忠极力主张在学校建立研究氛围。他先是申请开设教授专用实验室,长期留校从事教学实验。1932年,国家编译博物馆成立,陈克忠任自然组主任兼专职编辑。从1932建立国家编译馆到1948,陈克忠长期在国家编译馆工作,期间主管国家编译馆十二年。国家编译馆工作中最值得称道的是其对科学术语翻译统一的领导和推动。随着各学科文献翻译的增多,许多有识之士早就认识到译名统一的重要性:“译名难。在科学中,有许多新的名称。如果名词不确定,科学将没有任何支持。”(科学导论,1915)早期译名的统一主要是由个别学者或学术团体进行的。国家编译馆成立后,在编译、统一、推广译名方面具有一定的性别色彩。编译馆制定了详细的翻译计划,设置了翻译委员会的各个学科,并与各种民间社团、协会密切合作,不同程度地完成自然。统一出版的术语有20多种,如化学命名原则、药学术语、天文学术语、物理学术语、矿物学术语、细菌免疫学术语、数学术语、社会学术语、经济学术语等。这些著作在翻译和传播外国先进科学知识、发展中国科学技术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当时出版的许多科学译著一直沿用至今。自然科学领域统一翻译的巨人,中国最伟大的自然科学翻译编辑。中国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赋予新汉语不可估量的价值,让有汉语的学者站在世界竞争之巅。
李炎(1892-1963),福建闽侯(今福州)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史家,中西数学家,中国古代数学史专家,中国科学史事业的开拓者。李炎是中国数学史研究领域当之无愧的学科奠基人。1912考入唐山路矿学校(现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茅以升是同学。他在收集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数学史进行了大量研究,著作颇丰,是这一研究的开创者之一。通过国内外函授教育完成了土木工程、数学等专科课程;与此同时,中国数学史的研究工作也开始了。根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善本和手稿图书馆的资料,在1915-1917期间,也就是李炎刚刚开始从事中国数学史研究工作不久,就与著名数学史家D.E .史密斯多次交流,并起草了一份以《中国数学史》为题的提纲。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个写作计划最终未能实现。此后,1917出版了《中国数学史残志》,1919出版了《中国数学起源与发展考证》。他一生前后发表论文100余篇,专著10余部。可以说,李炎是中国数学史研究领域当之无愧的学科奠基人。20世纪20-30年代,李炎编了1-4集《算术史》(商务印书馆,1933,1935,1947)。《算术史论》的最终编纂前后历时30余年,堪称其毕生之作。包括分数理论、毕达哥拉斯定理(勾股定理)研究、平方零点归约、大求导、纵横图、帕斯卡三角形(贾仙三角形)研究、方程理论、级数理论。算术史上新资料的发现,以及明代算术的记载和清代算术著作的汇集。明清传入的西方算术与中国数学家对对数、三角、割线和圆锥曲线的研究。《微积分初编》(1936)、《中国数学大纲》(1958)、《中国古代数学史料》、《近代几何初编》。开创了中国数学史研究的新局面。
田昭武,1927年6月28日出生于福建福州,物理化学家,中国电化学的领军人物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原校长。田昭武主要从事电化学研究,并非常重视与数学和其他化学学科的结合。研究领域包括光电化学、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镜、三维微加工技术、芯片生化实验研究、光谱电化学和量子电化学。65438-0949开始独立讲授物理化学和物质结构。还牵头参加了国家部委委托厦门大学举办的全国电化学培训班和研讨会。田昭武提出了多孔电极极化的“特征电流”概念和“不均匀液膜”模型,创造了电极绝对等效电路的新解法和测量电极瞬时阻抗的选相和辉光调制技术。设计推广了新一代离子色谱抑制器、微区腐蚀测量系统、国内首台电化学综合测试仪等多种电化学技术和仪器。在化学电源、金属腐蚀和电化学分析方面,有结合生产实践的研究成果】。截至20114年6月,田昭武先后获得国际、国家发明专利35项,其中作为第一发明人的专利16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省级以上科学技术奖7项。
王世贞(1965438+2065438年3月7日+2006年5月27日),生物化学家,核医学专家,我国核医学奠基人。美国爱荷华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历任美国爱荷华大学放射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首都核医学中心主任、放射学研究所副所长、名誉所长、核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从1940s开始,王世贞对甲状腺素做了大量系统的研究。1950和1951年,他首次发表了两种甲状腺素类似物的结构。其中一种具有甲状腺素样活性,另一种具有抗甲状腺作用。他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一系列的结构改造,并对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他的工作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他发表了两类甲状腺素类似物的结构。其中一种具有甲状腺素样活性,另一种具有抗甲状腺作用。他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一系列的结构改造,并对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他的工作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在军委卫生部的领导下,他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同位素应用培训班,第一批核医学骨干从这里走向全国。在国内建立了同位素标记合成、液体闪烁测量、放射免疫分析、医学活化分析、稳定核素医学应用、放射免疫分析等技术;在甲状腺激素(TH)的系统研究中,他解决了一些关于TH作用机制的困惑,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他在核素示踪技术的研究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20世纪70年代末,他提出在实验核医学领域使用稳定核素作为生物医学和药学研究的示踪原子。他为中国培训了第一批放射性标记的化合物工人。特别是在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标记化合物实验室主任期间,在他的领导下,合成和生产了1959至1979多种标记化合物,极大地促进了我国许多基础和临床学科的科研发展。他建立了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中心(彼得PET)。在我国,已经建立了同位素标记合成、液体闪烁测量、放射免疫分析、医用活化分析、稳定核素的医学应用和放射免疫分析等技术。核医学是一门利用核技术诊断、治疗和研究疾病的科学。对于普通人来说,了解PET、SPECT、钉功仪、肾图仪、放射性测量仪、放疗用伽玛刀、后装治疗机、模拟定位机、直线加速器等设备,就不难理解核医学在现代医学中的重要地位。由他开创的中国核医学综合实力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在亚洲核医学领域处于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