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肖邦的信息
1810年,弗里德里希·肖邦出生于波兰华沙郊区的赫亚佐瓦沃拉,同年举家迁往华沙。1816年,肖邦跟随著名钢琴老师沃伊切赫先生学习钢琴。1817年,肖邦创作了他的第一部B大调和G小调波兰舞曲。
1818年,在拉德兹维家族宫殿举行的慈善音乐会上,肖邦首次亮相,演奏了阿达尔·阿达尔伯特·盖罗威茨的作品,从此成为波兰贵族的沙龙。
1822年,肖邦师从音乐教育家、作曲家约瑟夫·埃尔斯纳,一年后公开演奏德国作曲家费迪南·里斯的作品。从65438年到0826年,肖邦中学毕业后继续在华沙音乐学院跟随约瑟夫·埃尔斯纳学习钢琴演奏和作曲。
1829之后,肖邦以作曲家和钢琴家的身份在欧洲巡回演出,并举行了多次音乐会。1830年,由于波兰起义,肖邦离开家乡波兰,移居法国巴黎,开始以演奏、教学和作曲为生。1837年,肖邦拒绝了“俄罗斯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和头衔。
1848年,肖邦在巴黎举行了他的最后一场音乐会,并被邀请访问英格兰和苏格兰。1849 106月17日,肖邦因患肺结核在巴黎的家中去世。
肖邦是历史上最有影响力、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深受巴赫影响。大部分是钢琴曲,他被誉为“浪漫的钢琴诗人”。
1838年2月4日,海因里希·海涅称正进入创作全盛时期的肖邦为“音乐诗人”。这大概就是现在肖邦“钢琴诗人”称号的由来。海涅绝对是造字高手。他还在1844中创造了“Lisztomania”这个词。
肖邦以钢琴曲为主,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感情淳朴,技法简练,主题与波兰人民的生活、历史和爱国诗篇密切相关,曲调激昂,和声丰富多彩,结构灵活多变。作为著名的钢琴家,肖邦的演奏技巧精湛,手法细腻,音色华丽,丰富、激情、高超,弱音踏板用法更是独树一帜。
肖邦的作品精致而不矫饰,抒情而不感伤,哀怨而不哀号,妩媚而不风骚。了解肖邦的人都能感受到他的音乐织体丰富、复杂、晶莹剔透。深灰色的悲伤映衬在蓝宝石的背景上。就算泪流满面,眼泪也不会掉下来。
代表作:圆舞曲:降D大调圆舞曲、降A大调圆舞曲、降G大调圆舞曲、升C小调圆舞曲;钢琴奏鸣曲:C小调第三钢琴奏鸣曲、第一钢琴奏鸣曲、第一钢琴奏鸣曲;夜行:降A大调夜行,降E大调夜行,降F大调夜行;练习曲:C小调革命练习曲,E大调离别练习曲等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fryderyk肖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