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田制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局限性

1.《天朝天目制》的基本内容是关于土改制度的,还提到了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按照“天下皆耕”的原则,每亩土地按年产量分为良田、劣田三个等级,一半是良田,一半是劣田,按人口平均分配。

16岁以上的男女,每人获得同等数量的土地;对于15岁以下的男女,这一比例减半。同时还提出了“丰粮连荒”,以丰济荒的调节方法。

2.历史局限性:《天朝天目制》规定的土地分配和“普遍”社会经济生活的计划,是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平均所有社会财富,使人人平等。这就是农民的绝对平均主义。这个计划不能使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反而会使社会生产力停滞在分散的小农经济水平上。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理想化的、固定的。所以,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落后。

扩展数据:

《天朝天目制》的历史意义:

“天朝天目制”使农民的平均主义制度化,达到了顶峰。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平均主义有其演变过程和不同的历史作用及利弊。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时期,它是落后的、倒退的、反动的。但是,在反对封建地主所有制和打破封建地产对农民的束缚方面。

“中国土地制度”不仅是一面鲜明的旗帜,而且具有进步性和革命性,因为它具有促进和解放生产力的历史作用。这一制度是太平天国的一项基本制度,保障人民权利。

百度百科-太平天国

百度百科-天朝天目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