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鼓文化中的铜鼓文化
在古代,铜鼓有多种用途。它们不仅是乐器、祭器和礼器,也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清朝以后,它们仍被用于祈求神灵、祭祀、治病、丧葬和娱乐等活动,鼓被用来传递信息。收藏或仍在使用的铜鼓多为出土文物或传世古物,均为纹饰精美、造型精美的艺术品。如鼓面中央有太阳图案,周围有青蛙、蟾蜍、苍鹭,鼓体上有羽毛舞蹈图案、人种图案或全身云纹。铜鼓上的装饰图案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吸引着人们去探究它的内涵。今天出土的铜鼓与少数民族保存的铜鼓在形状和装饰上都有所不同,反映了当时当地人民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和宗教意识,有助于我们探索中世纪铜鼓文化的遗迹。如蛙饰:多为立体造型,四个均匀地铸于鼓面边缘,反映了古代农耕民族对蛙的重视及其图腾崇拜。壮族人至今还有祭祀青蛙的节日,认为青蛙是雷神的女儿,通过它们可以祈求雷神给人们带来风调雨顺、农业丰收。再比如太阳纹:与古人的太阳崇拜有关。在广西宁明著名的花山岩画上,有很多这种类型的铜鼓和铜鼓的场景。画面上,河边摆放着铜鼓,许多人物以同样的姿势,朝着同一个方向欢呼,仿佛在敲锣打鼓,跳舞祭拜河神。再比如广西博物馆的世界最大铜鼓:直径166 cm,重300 kg。鼓表面的中心是太阳图案,铜鼓上的路祥图案被认为是水鹤和白鹭。水鹤能测风雨,白鹭善捕鱼,以寄托渔民海上平安丰收的愿望。羽人的舞蹈图案和竞速图案是对当时歌舞娱乐和赛龙舟的描述。这些图案有助于研究古代习俗和舞蹈文化的起源。广西红水河流域的东兰、都安、马山一带的壮族村落,以节日打铜鼓、跳铜鼓的习俗闻名。铜鼓队由两面组成:音色高的公鼓(鼓面小)和音色丰富的母鼓(鼓面大)。春节期间,村里的铜鼓队经常把铜鼓搬到岸上的山头上,和对岸的队伍比赛。鼓手们用尽全力用响亮的鼓声敲打对方,直到对方沉默。看热闹的人群用草帽给鼓手扇风。到了晚上,人们举着火把,流过这里,更加热闹壮观。
壮族铜鼓舞主要以铜鼓特有的音乐和鼓点的变化为基础,配以鼓手打大皮、击鼓的表演,以增加鼓舞的气氛,适应群众的审美心理。现在的表演一般是把铜鼓挂在村前的大榕树下,四个年轻人拿着竹片敲。场地中央摆放着一面大皮鼓,鼓手双手持鼓槌,或击打反击,或转身翻身,劲舞自如。四个青年随着舞者的表演打起了铜鼓,有轻有重,有缓有急,音色和谐无缝,让鼓励更加完美。另外,在表演中,经常会有两个人配合鼓手。一人肩上扛着竹筒,用竹棍打。另一个人拿着帽子给鼓手降温。三人配合默契,穿插跳跃,围着鼓起舞,十分潇洒搞笑。木鼓——云贵高原属于亚热带和热带湿润气候,森林茂密,树种多样,制作鼓的材料也比较方便。所以当地各民族都选择优质的原生态木鼓,俗称“木鼓”或“大鼓”、“皮鼓”,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木鼓的形状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用整根原木制作鼓,如佤族的木鼓,佤族语称之为“布洛”。另一种是将整根圆木挖空作为鼓室,两端或一端用牛皮、羊皮包裹制成木鼓。双面木鼓,苗族称之为“微斗”,用楠木挖;侗族人称“工”,用“梅”原木挖;基诺族叫“赛图”,挖的是红毛干;景颇族的“给新疆的礼物”由长约3米的巨木制成;姚的双面鼓因作“猴鼓”之用,故称“猴鼓”。单面鼓也叫“大鼓”。壮族的单面鼓叫“植劳”,鼓室用杉木板,外覆牛皮。各民族的木鼓在造型、所用原木和制作方法、击鼓点和音色上都各不相同,从而形成了木鼓的多种魅力。
佤族历史悠久,其祖先早在西汉时期就生活在云南山区。但由于生产力低下,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许多地方仍在从事粗放的刀耕火种式的农业,人们对鬼神和万物有灵的信仰极重,还保留着一些“猎头、祭谷”等庸俗习俗。他们把木鼓当成神器,有很多功能。所以制作木鼓、木鼓的活动是村里的大事,全村人都要参加。从在山上选树、伐木、拖下山、在村头打鼓、送到木鼓房,都有严格的程序和礼仪,都是在“莫巴”巫师的主持下进行的。人们和巫师一起载歌载舞,这是最原始的木制鼓励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