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江有哪些古老的习俗?
舞龙灯
龙灯舞,俗称打龙灯,流行于绥江县所在的沿江乡镇。玩龙灯的时间仅限于正月元宵节和干旱年份祈雨。龙按形态分为黄龙(火龙)、青龙、小彩龙、草坝龙。大龙可以打七段、九段、十一段,一般打奇数,特点是绕八字,而小彩龙分三到五段,比大龙灵活。草龙也要分成三到五段。都说草龙是龙。无论在什么场合、什么地方看到,大龙和小彩龙都要让路。在民间,人们视草龙为水龙,除夕夜一般不玩,除了干旱多雨的时候。
舞狮
舞狮,又称玩狮灯,流传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地。据说狮子在清朝很受欢迎。绥江的狮子灯过去在每个节气都会表演。同时,出生、走失、生病、饥荒或盖房的人要邀请狮灯队与狮子玩耍。绥江狮的表演根据内容要求吸收了武术杂技和汉族灯笼扇、手帕舞步,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程式。最惊险的动作是“翻五”。
晋江号子
锦江号子是纤维帆木船在金沙江航行时使用的劳动号子。由于金沙江湍急凶猛,水势变幻莫测,锦江号子在节奏、旋律、气势、情感上丰富多彩。根据船只在金沙江航行的具体操作程序,晋江号子可分为七类:帕里号子、五板号子、四平调、移滩号子、抛河号子、降滩号子、拉桅号子。每一种号子又分为几种唱法,按旋律分有17种。《晋江号手》的歌词主要借鉴了古代诗词、歌谣、戏曲。一般由四首诗组成,后面是民谣或歌剧的歌谣,由有经验的小号手即兴创作、作曲、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