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道陵简介

张道陵简介

张道陵,或张玲(公元34-公元156),东汉沛国丰县(今江苏丰县)人。它被认为是道教秩序的先驱,其教派被称为五斗米道,石天道或正义派。他自称被授予“天师”称号,被尊为天师始祖。

关于张道陵的官方记载并不多。倒影?舒威?《张录》叙述了张录的身世,并提到他的祖父,住在蜀中,写道书迷惑百姓。跟随他的人要交五蒲式耳的米,所以世人称他为偷米贼。张玲死后,其子张衡(生卒年不详)继承了他的道。张衡死后,其子张禄(生卒年不详,卒年216,245,259等。)继续走街串巷。舒威?据《史记·老子》记载,这位老先生告诉寇(公元365年-公元448年)说,曾被授予“石天”的职位,但自从死后,就没有教道教了。

张道陵在史书中的内容是简略的。相比之下,道教中关于他生平事迹的信息,随着时间的发展更加详细。据元代《资治通鉴》记载,张道陵于建武十年(公元34年)正月十五,生于无棣(今浙江临安市)天目山。曾是地方官推荐的贤人,因有修仙之志,隐退邙山(今河南洛阳市北)。永元四年(公元92年)迁居蜀国,隐居山林,修习道教。后来我带弟子王昌(生卒年不详)到云金山(后名龙虎山,在江西鹰潭市),用了三年时间炼丹成功。还带着王昌进入嵩山、阳平山(今四川省彭州市九龙县)、鹤鸣山(今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等地精修行。

汉安元年(公元142年)正月十五子夜,太上皇下山,教张道陵赋与、经籍、鉴、印等。,这样他就可以制定法律,辅佐君主,教育人民。当时蜀国有八个鬼兵,各自带领一个鬼兵流窜天下,危害居民;张道陵在汉安二年(公元143年)奉老先生之命,击败鬼魅。张道陵设二十四治,一官管阴,一官管天下刑福。他还设立了“献酒”的职位(像一个地方行政区的首长)来治理信徒。此外,张道陵还教人造桥、修路、打井。制定条例,使人们捐赠小米,丝绸,器皿,纸张,草席,柴火等。,并储存起来用于斋戒仪式,供应给路人。

东汉桓帝长寿元年正月初七(公元155年),太上老君在成都,给张道陵讲学,重复“结盟,立威”的宗旨。正月十五,他在成都作了一次关于经典的演讲。永寿二年(公元156年),太上老君授予张道陵真人称号。张道陵将各种秘笈、玉书、丹药、宝剑、印章传授给长子张衡,并告诫他这是老先生传下来的无上秘笈,后代将世世代代继承的地位,不是张氏的子孙。不久之后,张道陵在云台山与王昌、赵胜一起翱翔时,已经123岁了。

相传张道陵弟子数千人,只有王昌(生卒年不详)和赵生(生卒年不详)得到了长生不老药的秘密和宝典。张道陵几次试探弟子。上一次在云台山,他让弟子去悬崖上摘桃子。山很陡,只有赵生敢下去摘桃子。后来张道陵自己跳崖了,徒弟们看了半天,最后还是不敢下去救师傅。只有对师傅很有信心的王昌和赵胜跳下车去找师傅,通过了考验,所以得到了消息。金代著名画家顾恺之(约公元345-406年)绘就了这个故事,写下了《画云台山》,是关于金代张道陵传说的重要物证。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经,如《正一法石天教戒经》、《三日解经》等,说太上老君教张道陵联盟权之道,是因为世人不怕真道,只怕恶鬼,所以三日为太宣之师。张道陵奉命立二十四条规矩,设男女道士献酒,并作出管理信众的规定。《元初真仙录》说张道陵是三日法师,统御六虚,常守老先生一方。陶弘景(公元456-536年)的《凌轩宝洞真灵位图》将当时的神仙地位排列为七阶,将张道陵排在左四阶,称为真人三日法师。晚唐以来,张道陵的事迹突然丰富起来。《张道陵传》是宋初张俊芳所编《七朵云》卷109中不足700字的一部传记。元代赵的《历史神仙体道之镜》18,字数却增加了十多倍。这可能与同时期天师道的地位和影响力大增有关。随着信仰和传说的流传,张道陵还被皇帝多次加封:

唐玄宗天宝七年(公元748年),赐“太师”称号。

唐僖宗中和四年(公元884年),命名为“三日助教驱魔”。

宋徽宗大观二年(公元1108),呈上《正一派景应真君》一书。

封三“天助教辅元驱魔,郑宜静当以示对真君的支持”。

元成宗元贞元年间(公元1295年),有“正仪崇玄神镜应县幽贞君”印章。

明朝崇祯皇帝赐“六合无量智神”。

今天,台湾省的一位道士将举行斋戒仪式。他会在坛内设师坛,邀请始祖、天师张道陵留在驾上,与供奉神秘之神的坛相对应,成为祭司谢师之地。台湾省供奉张道陵的寺庙很多,其中彰化县北斗镇的石天公庙(建于清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和台中市深港区的朝清宫(建于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历史悠久,远近闻名。

作者

庄(辅仁大学宗教系副教授)

吴瑞明(辅仁大学宗教系硕士研究生)

参考

1.袁?赵道,“一面镜子里的真神仙的尸体和陶的过去?”《张天师》第18卷,《正统道藏》第8卷,台北:新文风出版社。

2.明?我不需要写。《汉代石天家族》第二卷,《道统文集》第五十八卷,台北:新文风出版社。

3.张泽红,张天师,成都:巴蜀书店,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