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文化的其他方面

安庆位于江之滨,行政区域为一市七县四区,总面积1.54万平方公里,人口61万。是华中欠发达的文化古城。2000多年前是古安徽国的所在地,安徽简称安徽。安庆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园林城市。人杰地灵,人文荟萃,被誉为“文化之乡”、“戏剧之乡”、“禅宗圣地”。古皖文化、禅宗文化、戏曲文化、桐城派文化交相辉映,形成了浓郁的地方特色文化——以安庆为中心的皖江文化。安庆名人辈出,有宋代“第一画师”李,明代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方以智,清代书法家邓,清代父子宰相、张,以及、姚鼐、刘大奎、、徽剧泰斗高浪亭、京剧鼻祖程长庚、近代教育家吴汝纶等。新文化运动的旗帜,五四运动的总指挥,中国* * *产党的早期领袖陈独秀,“两弹”创始人邓稼先,中国“计算机之父”慈云桂,“将军”黄镇,佛教界领袖赵朴初,道教领袖陈撄宁,黄梅戏表演家严凤英,美学家朱光潜,张恨水等历史文化名人、艺术家和科技精英,都诞生在这片山川大地上。在斯里兰卡出生和长大。

薛家岗、张四墩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见证了安庆先民自古以来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安庆市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年(1217),至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

清光绪年间,陈独秀在安庆图书馆讲学,创办《安徽通俗报》,第一次尝试举起“新文化”的大旗。1907、1908年,徐锡麟巡校起义、熊马保营起义在安庆发生,相继打响了辛亥革命和新军起义的第一枪。

同时,安庆也是启蒙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发源地。在近代史上,282年安庆是安徽省会,是较早接受现代文明的城市之一。1861年,两江总督曾国藩设立“安庆内军械所”,这是中国第一家近代军工企业。成为中国洋务运动的起点。安庆内军械所集中了中国第一批一流科学家,试制了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和第一艘轮船,第一次使自然科学直接为中国生产服务,第一次派人员出国批量购买西方机器,第一次在中国使用中国人制造的没有生命的动力,这是中国近代工业的起点,也是中国现代化的第一步。从此,安徽省的第一座电厂、第一座自来水厂、第一个电报局、第一部电话、第一条官办公路、第一个机场、第一座图书馆、第一所大学、第一份报纸,都诞生在安庆。

皖江文化是以安庆为中心的独特地域文化,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文化多样性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具体体现,是建设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源泉。当今世界,文化、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突出。历史和文化的力量深深烙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地域历史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它的作用是双向的。比如历史文化沉淀下来的传统文化,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独特的地域特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和动力;另一方面,历史文化在代代相传的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了非常顽固的思维定势,一定程度上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因此,区域文化的负面效应对一个地区的影响很大。特别是一些根深蒂固的负面文化,深刻改变了这一地区的历史面貌。所以我们今天提倡地域文化的时候,应该是这个地域文化的先进文化部分。

皖江文化、徽州文化、淮河文化并称为安徽省三大区域文化圈。安徽、浙江、湖南、湖北都是中华民族中的人文大省,安徽省的地域文化也是各具特色,各具特色。一般来说,地缘文化是以山川之势为依托,顶级杰出人物结缘。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皖河、皖山、皖水、皖人的山水和风雨人物,孕育了一种地域文化——皖江文化,这种文化是杰出的,但不是群体性的。每种文化都有其灵魂和特征。我认为皖江文化的灵魂和品格都体现在桐城派文化中。

清代绵延二百余年,清康熙时期兴起,民国初年衰落。聚集了1200多位作家,基本上贯穿了整个清代文坛。它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这片土地,有着沉睡已久的山川,真的是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这里的每一寸热土都充满了人文情怀。

桐城派应该是明末清初的方以智、钱承志等人创立的,在方苞、刘大奎、姚鼐之前的戴名世也是桐城派的创始人之一。这些大师都有自己的文学理论理论体系和文学成就,并通过优秀后人的传承和努力,崛起了一代文学流派的辉煌。如倡导的“义法”理论是其文学理论的核心思想,的代表作《左轶事》就是其文学理论的实践。他在写史可法,扮成清洁工,冒险进监狱探望左光斗。见他说:“靠墙坐在地上,面额难分,左膝以下筋骨全脱。史前跪姿,抱膝吞咽。大众听出了他的声音,但他却睁不开眼睛。他反而抬起手臂,指着眼角。怒不可遏地说,“你这个奴隶!这个地方在哪里?在你来之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我老了!如果你自杀,不懂仁义,世界上谁能养你?如果你不快点走,我现在就杀了你!因为触地惩罚机械,作为一个罢工的潜力。许氏不敢发出声音,冲了出去。后来我经常流着泪跟人说:‘我老师的肺和肝都是铁石做的。”方苞通过对左光斗和史可法的形貌、动作和语言对话的描写,使左光斗在狱中的精神和国家大事脱颖而出。

在所有桐城作家的文章中,我们都能感受到道家的精神和朱成理学的理性光芒。这一点在桐城派大家曾国藩身上尤为突出。曾国藩是继姚鼐、梅曾良之后的桐城派领袖。他不同于以前的古代桐城派作家。他是一位很有才华的政治家、军事家,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力挽狂澜,延缓了清朝的灭亡。由于他的知识面广、胆识大、学识出众,所以他在姚鼐的“理论、考证、文章”之外,特别强调“经世致用”。随着历史进入新的时代,曾国藩学派的四大弟子张裕钊、吴汝纶、黎庶昌、薛福成,都是建功立业、文章见长,名噪一时。

曾国藩转型后,桐城派文风大变,气象立起。后来,当历史发展要求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要求桐城派坚守朱成正统,坚守桐城派家法,要求桐城派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仍然有严复、林纾、王菽一、何涛、马启扬、姚永普、姚永琪、吴闿生等人顽固地坚守着桐城派的文风和正统精神。直到民国初年,桐城派才悄然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

桐城派这一风靡一时的著名散文流派的出现和兴起,使清代散文成就超越元明,媲美唐宋。同时也为更广阔的地域文化奠定了灵魂和品格,注入了文学和道家的理性光辉,以及五千年来代代相传的道统精神。这是皖江文化的主流文化,在历史和现实中一直充满活力,充分贯彻了儒释道的精髓。

皖江文化的开创者朱澍(1654-17070)生于潜山,居宿松,但也是桐城派的著名学者。他在《倡导皖江文化宣言》中写道:“我安庆也是古皖之国。其岳跃万山,其渎谓之大江,其川谓之寻势,其浸谓之雷池,其镇谓之龙。灵秀之钟,扶而滞,诸神之奥区,字之源。”皖江文化是以安庆地区为中心的区域文化,这应该是毋庸置疑的。可以从以下两点得出结论:第一,安庆作为282年的都城,在近代史上的作用和影响不容忽视。第二,方以智和陈独秀(尤其是陈晚年的思想,另文论述)作为皖江文化的两座思想文化高峰,是不可忽视的。这两个高峰人物都是安庆人。

因此,安庆土著的古皖文化(以禅宗文化为主体,实有因,因为禅宗的二祖道场在岳西司空,三祖庙在天柱山这一潜山)和来自江西的朱成理学以及徽州移民是皖江文化的两大源头。桐城派文化是其灵魂和品格。至于其中建构的戏剧文化,只能认定徽班入京是京剧的源头。对于目前广为人知、被当政者无限放大的黄梅戏文化,我非常赞同学者王军的经典观点:“安庆人唱黄梅戏是为了没落!”这种草根文化的文化性格自诞生之日起就被打上了庸常、庸俗的烙印,对安庆人性格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黄梅戏源于民间,但由乞食、要饭演变而来,很有女人味。

安庆得天下,“长江咽喉,吴楚新疆第一洲”,也是“锁南北之钥,通东西”“控吴楚,保江淮”的战略要地。安庆原本地处长江以北,得天独厚的阳刚之气。也是280多年的省会,领先世界。中国近代史上许多重大事件都发生在这里,徐锡麟、熊等英雄的足迹都烙在这里,如、周、黄家福、、、、、、王步文等。

这种阴柔的黄梅小调,到了近代,日渐式微,听众日渐减少,奄奄一息,却被人为放大,耗费金钱和精力。黄梅戏在安庆的地位被提升到了顶峰,完全覆盖和淹没了原有的英雄气概。黄梅戏不能与源于封建文人阶层的桐城派文化相提并论,其文化品格也不可同日而语。荣格认为,所有的文化都会沉淀为人格。多年来,黄梅戏文化已经沉淀到安庆人的性格和品格中。当然,演员的走红和演员文化向高端文化、前沿先进文化的戏剧性转变,是社会高层管理者和社会心态的反映。当小沈阳这样的小丑在中国红起来,就可以知道现在的社会心态已经堕落到什么程度了!从深层看,深受黄梅戏文化影响的安庆人的性格,形成了黄梅戏的文化性格,甚至是影响安庆崛起的诸多源头之一。(另一篇文章提到的时候)。

中国传统文化结构的核心是儒释道。先秦时期有儒道两派,汉代传入佛教,导致三派自立,互相转换,代代相传。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地域文化结构的核心通常是先入为主的学派。例如,徽州文化结构的核心是以朱成理学为基础的儒学。淮河文化结构的核心是道教的盛行。纵观空间中的各种地域文化,皖江文化独树一帜。皖江文化结构的核心是儒道佛并重。就安庆地区500多座寺庙而言,佛寺道观比邻而居。在皖江两岸,既有佛教圣地九华山,也有道教圣地云起山。千百年来,香火鼎盛,弟子如云。历代皖江儒生不仅崇拜孔孟,而且尊佛尊道。既重视“入世”和“经世”,又尊重老庄的逍遥游之梦。既有佛教领袖赵朴初,也有道教领袖陈撄宁。惠科禅师的第二祖道场在岳西司空,第三祖庙耸立在天柱山的一座潜山上。其间“左慈炼丹处”和“白鹤宫”云雾缭绕,余香缭绕。青山绿水之间,参禅悟道,念经拜佛,恰如其分,证明了皖江文化的包容性特征。

如果把徽州文化比作山文化,把淮河文化比作水文化,那么皖江文化应该是山水文化。古人云,俊男靠山生,美女靠水生。安庆地区以水著称,河流湖泊众多,有长江、安徽、长河、华阳江、五常湖、黄瑚湖、博湖、曹青湖、莲花湖、鸡冠湖、龙感湖、大观湖、泼岗湖、石塘湖、菱湖、琴潭湖、白土湖、菜子湖等。还有名山,如天柱山、浮山、司空山、唐明山、龙眠山、香明山、碧峰山、庙岛山、白鹤山、月山、石景山、观音山、西瓜山、凤凰山、狮子山、大龙山、小陇山、小孤山,这是长江中的一个独特的岛屿。它们挺拔美丽,起伏不断。

我在安庆地区生活工作了近四十年,走遍了这里的名山大川。我也去过喜马拉雅山,体验过唐古拉,也去过黄山和泰山,但有一天在小陇山沟里,我看着一条彩色的彩虹,穿越了历史的时空,感受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意境。这小小的龙山,虽不像浩瀚的昆仑,却像一条屏住呼吸的潜龙。这让我认识到,五千年后,无论灾难多么深重,绝境多么可怕,中华民族都能转危为安,转危为安,因为有一个最重要的历史现象,就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人才出国门三百年。”就像这万江一带,小陇山,自古以来就是龙藏虎踞之地。一旦情况符合,就会有潜龙出渊,跃上云霄,影响全球天气。就像这种皖江文化,作为地域文化的历史还远没有结束,巅峰人物和高端人物一定会闪现。物是人非,河山有缘,人才辈出,精英辈出,方兴未艾。

从实际意义上讲,皖江地区是指皖江两岸约6万平方公里的区域。由于近代对皖江地区的早期开发,扩大了皖江文化的传承、交流和辐射,形成了皖江文化的另一个独特的文化品格,即特别开放和包容。历史上与齐鲁文化、荆楚文化、楚汉文化、吴越文化交融,相互借鉴,相互促进。所以它不同于淮河文化、徽州文化,是一种内生力强、充满活力、充满激情、不断发展的地域文化。比如九华山佛教文化、芜湖商业文化、马鞍山、铜陵城市工业文化,都是在自然形成中与皖江文化相融合。近年来,皖江城市群和皖江产业带的形成和发展,为皖江文化的进步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由于皖江地区和皖江流域的发展,皖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了无限的拓展,在与大中华地区各种文化的交融中发展壮大,扬长避短,弃旧创新,更新创新。所以,皖江文化是一种追求和谐的文化。

《左传*项》云:“八年九王之合,是喜和之和。”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孜孜不倦地追求政治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和谐。我们追求的现实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富裕的社会,一个公平的社会,一个有序的社会,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

安庆曾经有过创造多项第一的辉煌历史,是因为百余年来现代经济的浸淫和靠近长三角的地缘优势。如今,安庆的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改革在广度上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在深度上触及人们具体的经济利益。任何重大改革活动都可能带来积极和消极的社会集群效应。进入“矛盾凸显期”后,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加剧,社会差距扩大。社会的安全与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问题。在历史长河中的时间概念里,一个地区的发展时间只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安庆昨天的辉煌历史已经翻过来了。重要的是把握今天,为了安庆的明天,即构建和谐社会,加速安庆的崛起。安庆要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必须在全省发展中有贡献,在区域发展中有一席之地,在皖江流域发展中有亮点。面对地域英雄崛起的威胁形势,安庆不进则退。东望西望,在各地竞相发展的形势下,安庆不敢争第一就会被拉大,不主动融入就会被淘汰,不“融入”就会被边缘化。加快崛起是安庆的唯一选择。

我们今天学习和倡导的皖江文化,应该是一种全新的、具有创新性、改革性和独立性的地域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安庆崛起的过程中,地域文化的作用有着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地域文化是这个地区崛起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一点,从桐城派文化故乡的发展历程中可以得到清晰的例证。

桐城是国务院批准的安庆第一个县级市。早在20世纪70年代,桐城、怀宁等地206国道沿线的乡镇就有65438+万卖军,活跃在从东北到云贵的广大地区。他们首先接受了商品经济的洗礼,从纯粹的农民转变为商人和手工业者。经过30年的努力,这支6.5438亿+的销售队伍已经成为安通产业带的中坚力量,涌现出夏、王善祥、朱、吴等一大批民营企业家。

安通产业带是指安庆市至桐城市沿206国道形成的产业集聚带。主导产业是印刷包装,是仅次于广东安铺、浙江龙岗的全国第三大包装印刷基地。其他行业包括羽绒业、制刷业、板材业等。,且多为当地民营企业,企业形式从家庭作坊到集团公司不等。现有1800多家工厂企业形成的工业走廊充满活力。其地理范围包括安庆市的大龙山镇、怀宁县的月山镇、茶陵镇、高河镇、公瑾镇和马庙镇,桐城市的新都镇、双港镇、老梅镇、范岗镇、城关镇和绿亭镇等。毫不夸张地说,安通产业带已经形成的包装印刷基地,是安庆唯一可以称之为产业集群的地方。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安庆当时的政治领导人也注意到了这个地方不同寻常的经济活力,曾提出建设“百里工业走廊”的口号。21世纪,一批关注“温州现象”的经济学家和记者曾将其比作早期温州,并建议有关部门予以重视。近年来,安庆皖江文化研究会的一批专家学者也多次到这里考察经济现象。“安通产业带”、“安庆商帮”等经济理论和文化概念相继提出,一批有分量的文章整理出版在相关媒体上。事实证明,一个地区的经济现象与这个地区的文化现象密切相关。

当前,在构建理想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仍然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诈欺诈、铺张浪费、贪污贿赂等触目惊心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一是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皖江文化中的许多优秀历史传统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安庆人的“穷不输书,富不输猪”,“穷不输志,富不疯”等人文习俗。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流传甚广、家喻户晓的桐城“柳池巷”故事。据姚永普《旧闻随笔》、《通城县简史》记载:“老丞相张文端公(,清代康熙文化馆大学士)家旁有空地,与吴家相邻。他用的越多,家人用的越多,批完诗就寄回去。俗话说‘一张纸只为一堵墙,何不让他三尺?万里长城,今天还在,却不见秦始皇。“家里人拿到书,就让出了三尺。吴感其意,让出三尺,于是柳池巷成名。”1958毛泽东会见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时,曾引用过这首诗。在构建和谐、诚实、友好、公平、公正的人际环境方面,这首诗对我们也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虽然安庆与安徽和全国相比只是一个局部,但它是构建和谐安庆、加快崛起总体战略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安庆强,那么安徽强。安徽强,中国就强。中国强,世界就强。古人云:不谋大局者不谋一域,不谋天下者不谋一时。安庆素有“长江咽喉,吴楚是新疆第一洲”之称,地处“锁南北钥匙,通东西”“控吴楚,保江淮”的战略要冲。特别是经过近20年的建设,沪蓉、济广、安和、黄河涛等高速公路干线,105、206、318等三条国道和合九铁路在市内交汇。随着铜陵、芜湖、安庆公路长江大桥、王东长江大桥、安庆铁路长江大桥的相继建成,安徽南北正在融为一体。

长江黄金水道安庆港,素有“千年渡口百年港”之称。码头可停靠万吨级船舶,是长江干线十大港口之一,水运能力排名第五。安庆天柱山民航机场,4C级飞行区,可起降波音737以下飞机,已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厦门、温州等航线。安庆集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运输于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已经形成,将皖江地区的经济社会与长三角融为一体。有学者预测,皖江经济带将与武汉经济圈、昌九工业走廊一起形成韩宁经济走廊,成为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并列的中国经济第四极。万江地区代代相传的方以智的科学精神和陈独秀对民主的追求,将成为21世纪的万江新形象。

传统与现代交汇,原生态与高科技交融。安庆作为皖江文化的发祥地,应该也必将为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出独特的贡献。经过几十年的奋斗,经国务院批准,安庆现已拥有三张城市名片: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园林城市。安庆已经是皖江城市群和皖江产业集聚带的核心城市。

一块领土可以被占领,一块地域可以被征服,只有地域文化才能代代相传,历久弥新。只有文化的死亡才是最终的死亡,无论古今中外。我们可以坚信,安庆这片经历过许多辉煌和艰辛的土地,这片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沧桑的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排除万难,走在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前列,成为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优秀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