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日本历史的反思
一幅日本古代宫廷生活的素描,一首女性的悲歌,一部日本历史文化的杰作。当古老的繁华慢慢落幕,激荡在胸中的忧伤久久不散,美好而忧伤的情怀如樱花绽放。作者紫式部,本名藤原,出生于平安时代的一个中产阶级贵族家庭。他从小熟悉中国古代文学,特别喜欢白居易的诗。同时,他非常熟悉音乐、佛教和日本书法。年轻时,他与比她大20多岁的藤原结婚,并生了一个女儿。他的丈夫三年后去世了。入宫后,明子皇后的任何女官,《源氏物语》都是她住在寡宫时写的。
“爱”字维护世界,“爱”字洗白干坤。爱情对于人类来说永远是一个无止境的话题。“问世间,何为爱?”一问千秋(引自江)’。只有看了这本书,我们才知道,天下慈善家,非源氏莫属。《源氏物语》乍一看只是一个深情的物种,但细读后我们知道,它的味道不在于恶感的羞耻,而在于专属感情的珍贵。在那个时代,独占爱情的美德似乎只有女人才拥有。荀君是那个时代少有的痴情男人。他的行为令人震惊,但他太谨慎了。上帝从不照顾行动迟缓的人。他因忧虑而失去心爱的女人,因心爱的女人消失的悲伤而看破红尘,感叹真情,哀叹自私的卑微。自古以来男人在爱情里都是自私的吗?在古代,日本女性地位低下,即使是皇室出身的公主也不能随便。在封建势力中,男人可以成群结队地妻妾成群,而女人不会因为忠贞而被世人耻笑。一勺水三千,好像是专门献给那个年代的女人的。不过源氏也不是绝对没有任何可取之处。一人在万人之上,但朝野从不霸气。他待人体贴大方,所有和他有过感情纠葛的女人都靠他的善良过得很自在。这是权力和财富赋予他的特殊优势。源氏好色,但不无情。他眼中的女人各有各的可爱之处。他的妻子姬子,高贵、典雅、美丽、精通书法、聪慧、温柔、大方、能干,深得源氏宠爱。她是源氏自己培养出来的大伴侣。她与比源氏小许多岁的两情相悦。源氏对子夫人的感情最深,子夫人去世后,源氏经常自责:“...不管是逢场作戏还是迫不得已,我为什么要做这些伤她心的事?”.....“羞于后悔是痛苦的。也许多情的人从古至今都吃了不少苦。我猜这个完美的女人该有多可爱?也许是作者的影子。她是美丽的化身。空蝉性格最鲜明,孤傲、清高、美丽,在众多女性中脱颖而出。源氏经过种种追求都没能如愿以偿,这是多么大的遗憾啊?当时他是天下第一美男子,第一才子,朝廷高官,却无法打动一个女人。可见空蝉的气质高傲难求。明石姬,一个农村妇女,在源氏流亡期间遇见了他。这种恬静、美丽、善良的美没有逃过源氏的喜爱。好在她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地位不能和别人相比。她一向小心谨慎,从不忌妒嫉妒,受到源氏的悉心照顾和宠爱。后来因为女儿被尊为皇后而荣幸相聚,平淡的心态也让她得以长命百岁。采花末丑,才华横溢却贤惠,帮助源氏照顾源氏和希拜所生的儿子,无怨无悔,她对源氏感激涕零,源氏也为这个深情忠厚的女子所感动,因此对她也充满了敬意和关怀。藤壶皇后,源氏父亲的妻子,源氏母亲早逝。她照顾源氏长大。其实源氏对她是恋母情结,后来和她生了个儿子。后来,她被提升为王子。然而,藤壶女王对此既内疚又后悔,她处于焦虑的状态。后来,她献身于佛,度过了她短暂的一生。还有其他女人和源氏纠缠不清,我就不一一赘述了,细节也差不多。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一样;每个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所以幸福的女人都一样,不幸福的女人各有各的不幸福。
这本书里的人物关系复杂,有很多违心的事,反映了当时皇权贵族奢侈混乱的生活状态。比如蜉蝣“似乎一无所有”,过着醉生梦死的奢华生活,在哀叹和悲伤中消耗着短暂而优雅的生命。事物的美贯穿全书。
很有意思的是,在第四十一章中,作者在没有正文的情况下随意冠以“云音”。云隐即隐居,人们不知道源氏是怎么死的。至于没有文字的原因,千百年来学者们众说纷纭,大致可以分为四种。一个说有文字,不知什么原因丢了;二是作者有意写正文,但因故放弃;第三,作者故意不写正文,留白;第四,甚至没有标题,更不用说正文了。总的来说,我相信第三种说法,因为紫夫人之死本来就写得特别悲伤痛苦,再写主角之死,作者就惨了,所以只写标题不写正文,只给读者提示。(这段话摘自《源氏物语》第41注)。
毫无疑问,日本文化起源于中国。单看精美画卷上的人物,就知道日本的文化生活深受唐朝的影响。那是一种悠闲的回味,相隔千年,在这个生命初绽的春日与你相遇,触摸那些早已逝去的美女的柔情,留下的只有悲伤和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