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山旅游景点
琅琊山简介
狼牙山风景区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西部太行山东麓。它属于太行山山脉,距县城45公里。因其山峰奇特,高耸陡峭,形似尖刺而得名。狼牙山是河北省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森林公园。以“琅琊山五壮士”的事迹而闻名。
2005年6月5438+2月,琅琊山风景区被评为国家森林公园,2008年4月被批准为国家AAAA风景名胜区。
一、莲花峰
琅琊山景区主峰莲花峰(大莲花瓣),海拔1105米,位于琅琊山西侧,东有蚕谷坨,北有老君堂,位于七排坨与蚕谷坨之间。以上三座山峰是通往琅琊山群峰的三条狭窄小路。仙台王子在东北。七板坨西南有钟君山和峨眉山(又称七梅山《易县志稿》)。清晨或黄昏,站在保定塔上,可以看到数百里之外的狼牙山的雄姿。
二、潘琪陀
潘琪沱是琅琊山风景区的主峰之一。民国《义县志稿》记载:“潘琪陀在义县西南95里,狼山(老君堂所在的钱包峰)以西,高数里,群峰环绕。有石棋盘,三潭,取之不尽的清泉。”沱底有习水村,西南有峨眉山和钟君,是古战场。从西水村往上爬,可以到达达西的天门。小路两旁的山像刀斧,石笋像宝瓶座。在西天门附近,有一个红玛瑙洞,原名“天井”,洞内有洞,有形态各异的钟乳石,还有一条地下河流淌。过了西门,有许多奇峰怪石和山洞。如木社崖、黄伞、虎穴、虎口、饮虎池、相思谷、仙泉、无底洞、镇妖石、怪阴阳石,阳面似武将,阴面似夫人,当地人称之为“妻头”。沿着2900级台阶爬楼梯到潘琪坨,这里建有狼牙山五壮士塔,塔西的莲花峰(莲瓣)就是五壮士跳崖的地方。莲花峰毗邻擎天柱、小石林、红云崖等自然景观。托西有个胭脂红湖。《逸仙志稿》说,马兰涧是陀西南诸军之脚,人不能入。它的南面是黄伯阳洞,还有一个倒挂莲花洞。明文健三年(1401),王艳驻军。沱北有天然的危害,比如颜的鼻子和小脸。
三、石棋盘
石棋盘,又名仙棋,相传和孙膑下棋时,有一个年轻的樵夫在一旁观棋。看完棋,驴成了灰,回了家,一个人也不剩。他的妻子为了寻找丈夫年复一年地死去,变成了一个石头人。人们称这个地方为“女性思想的山谷”。在潘琪陀山南管头,有北魏太炎元年(435)拓跋焘东巡时的御碑。《水镜碑注录》附御碑拓图,著名考古学家罗振宇在图右上角有题词。历史学家傅振伦写道“这是易县最古老的石刻,在河北相当罕见”。“帝国射击纪念碑高六英尺,宽二英尺三英寸。书法是渭北最好的作品,看起来像一座龙的纪念碑。”李道元《水经注》说:“徐水(漕河)三源,一溪汇流(漕河上游有三源,在南管头汇合为一等),自东向北流过东山,水西有御碑。徐水向北流,经南山向西弯,留下又一座水荫丰碑。徐水带着山南转向东崖下的另一座纪念碑。这三处碑刻都是依山傍水,岩障幽深,城墙高耸。石闻曰:‘太炎元年十二月,驾东绕,五次险(脊)后,见岸边高山,遂停驾于路边,借弓射之,飞越山石,赞元恭刊石’。碑内有两个平台,即御射处。碑阴刻有树碑官名。”
四。蚕庙
大妈陀上蚕姑庙始建于北魏,供奉黄帝的妃子嫔祖。因教人种桑养蚕,被尊为蚕姑圣母。从西山北村北行上山,爬上大娘坨,过万兴山庄,过南天门,到达烛峰,就是大娘坨。大妈坨北有黄愚山,南有龙门坨,东有任贤坨,西有松树坨,与五指坨对称。阿姨坨有灵峰寺、玉皇寺、天王庙、无棣寺、三关寺、蚕谷寺等40余座寺庙。灵峰院最大,蚕寺在院中。一年四季都有无尽的井和水井。群山之上,白云缭绕,松柏苍松,青瓦红墙,香客络绎不绝,蚕姑诞庆,日夜人山人海。五代两晋以后,益州落入辽国。蚕庙主人孙申义死后,这里被称为狼山寨,他的侄孙、孙兴友以他的姑姑陀为据点,抗击辽军。北宋年间,辽军入侵,此陀为边防之地。辽军南侵,狼寨首当其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