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属于湖北哪个城市?
天门古称竟陵,是湖北省17省辖市之一,是武汉城市圈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重要成员。天门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北部。领土总面积为2622平方公里。东接汉川、应城,北接京山、钟祥,南、西隔汉江与仙桃、潜江、荆门相望。东西最大水平距离约85公里,南北最大垂直距离约58公里。
天门因中国西北部的天门山而得名。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就有人类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著名的石家河新石器时代部落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石(玉)器、陶器、骨器、蚌类、粳米、青铜器,还发现了原始社会宗法时期的重要象征性文物陶祖。
天门在古代是云梦泽丰之地,春秋时期是郭云之地,战国时期是楚竟陵之地。因大洪山之端,即“陵之地”而得名。秦统一中国后,设立竟陵郡,隶属南郡。五代以后的金代天府元年(公元936年),为避金代大祖石敬瑭之讳(尊而同音),改竟陵郡为竟陵郡,属直隶防御州。
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为避讳康熙的墓名(竟陵),改为天门县,隶属湖北安禄府。这是天门第一次被命名,一直沿用至今。
扩展数据
天门的历史演变
民国初年,天门县隶属湖北襄阳道。1928年(民国17年)废弃路,天门县直辖。21年,隶属湖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行政督察署设立天门县。
民国25年改为第三行政督察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设随县(今随州市),直至1948(民国37年)9月24日天门县解放。
6月28日,天门县国民党政府迁至第三区鹤峰店;三十二年春,迁至京山县流芳嘴和睢县桓谭。民国三十四年九月,迁回竟陵镇。
1938年至1年,中国* * *领导天门人民开展抗日战争,先后在该县东部、西部、南部与邻县交界处建立天汉县、天京前县。从1948,属于江汉区行政公署鄂中片区。
1949年5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成立。同月25日,撤销天京前县、天汉县,恢复天门县建制。同年7月,改为湖北省荆州区。
新中国成立后,天门县归荆州区管辖,1970更名为荆州区。1950年6月,天门县汉江以南的毛嘴区划入沔阳县。同时,绵阳县汉江以北的鲜卑被划入天门郡。
1955年7月,黔江县汉江以北张岗、京山县多宝、拓石划入天门县,江湖农场1996+01年6月归还天门,神狐基地(天门部分)2006年8月移交天门,形成现在的局面。
1987年8月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天门县,设立天门市(县级)。原天门县所辖行政区域仍为天门市行政区域,仍属湖北省荆州区管辖。1994,10 10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湖北省人民政府发布1994号文件,决定天门市省直管市。
百度百科-天门
天门市人民政府-走进天门
天门市人民政府-地理调查
天门市人民政府-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