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术语解释谢谢。
2.协约国:为了对抗协约国,由英、美、法等国组成的势力联盟!
3.大陆平衡政策:前大英帝国为了维持在欧洲的影响力,对欧洲大陆国家采取分化制衡政策,即谁强就打压谁弱就扶持谁!这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平衡政策!
4.凡尔登战役:1916德意志帝国为了打败法国,决定将进攻重点再次转向西线。德国最高统帅部选择了法国的凡尔登要塞作为攻击目标。凡尔登是盟军防线的突出部分,对德军向法国和比利时的渗透构成极大威胁。它也是通往巴黎的坚固据点和法国前线的枢纽。这场决战是一战的转折点,德意志帝国逐渐走向最后的战败。
5.四月提纲:即1964年4月发表的罗马尼亚工人党关于国际共产主义和工人运动的声明。1962以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两党之间,主要是苏联和中国之间的争论趋于激化,并扩展到国家关系的各个方面。罗马尼亚工人党坚持维护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团结的立场,决定尽最大努力调解中苏分歧。1964年3月,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政府总理毛雷尔为团长的罗马尼亚党政代表团访问中国、朝鲜、苏联,向中苏双方陈述了停止争论的愿望和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些基本看法。在调解未果的情况下,罗马尼亚劳动党扩大的中央全会于4月22日通过了上述声明,并于4月26日发表。它很快被翻译成英语、俄语、西班牙语、法语和德语,并在国外发行。声明全面阐述了党观点,强调了党和国家关系的独立性原则,认为“经济一体化”和“劳动分工”不符合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准则,“由于社会主义建设条件的多样性,不可能有统一的模式或药方,任何人都不能为其他国家或其他政党决定是非”。
6.十月革命:即2007年6月俄罗斯发生的革命1911。俄国无产阶级在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的领导下,利用俄国繁忙的帝国主义对外战争,发动武装起义,取得政权,创建了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7.人民委员会:中国体现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人民选举人民代表,组成各种委员会,关系到国家大事!
8.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目的很明确:是巩固苏维埃政权,布尔什维克巩固苏维埃政权的长期目标(共产主义是最终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战共政策规定生活必需品由国家集中分配,不包括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作用!
9.余粮征收制度:一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但俄国为保护革命成果而采取的一项措施不仅强行征收农民几乎免费的粮食以保护对外战争!
10.善后贷款:善后贷款是袁世凯政府对帝国主义金融资本的一次大乞讨。早在1911年11月。
31,袁世凯作为新一任清政府总理,向美国银行代表司大德借款。
打“善后”的招牌,其实是为了对付革命;两个半月后,情况有变,被南京临时扣留。
参议院当选临时总统,立即在国内提出“善后”问题,同时以此名义,
善后贷款提上日程。从此,经过一年零两个月曲折复杂的谈判,到
1913年4月,我们终于和五国银行集团签订了借款合同。
11.21:日本支持袁世凯的条件是有利于其彻底毁灭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