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工作室的历史
在1978中,尤金·l提出了“电子摄影棚设置”的概念,指出未来的节目制作可以在一个只有演员和摄像机的空摄影棚中完成,其余的布景和道具都是由电子系统生成的。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1992之后,虚拟演播室技术真正走向实用。1993年,以色列ORAD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3D虚拟工作室。此后,另一家以色列制造商RTSet也推出了基于传感器跟踪技术的真3D虚拟工作室。在随后的10年中,虚拟演播室厂商陆续推出了自己的产品,如西班牙的BrainStorm、英国广播公司的虚拟演播室、法国的PSY等。而在2000年之后,中国大洋、奥维讯、新奥特也推出了自己的虚拟工作室产品。虚拟演播室对图形和图像渲染技术的实时性要求很高,需要方便的协作和方便的使用虚拟演播室跟踪技术。经过市场的淘汰和演变,剩下的继续开发虚拟技术的厂商逐渐减少。2008年后,一些未被跟踪的虚拟演播室技术开始被推向专业市场。这种虚拟演播室被称为无轨跟踪虚拟演播室,它没有摄像机跟踪技术,因此无法获得真实的摄像机运动参数,图形工作站也不需要根据摄像机运动实时渲染每秒25帧。因此,这种虚拟演播室适用于学校、电教教室等非专业用户。
虚拟演播室技术作为数字演播室发展的新技术,已经成为数字电视演播室技术的一个热点。在1993 IBC展览会上,首次展示了虚拟演播室技术,并在各种电视转播中得以实现。到目前为止,中央电视台、省级电视台、教育行业、企业已经大量采用了这项技术,这项技术的发展将推动未来电视行业低碳减排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