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决口与运河古镇的衰落
历史上,黄河下游无论是从北线还是南线入海,在南北线的三角地带,阳谷县有六次改道。据《阳谷县志》记载:“宋初以前,黄河流经我县中北部,每年决口,然后经云和古镇南下。宋元以后,黄河南移,水向北决口,直奔章丘。运河堤防屡开,百姓苦不堪言。”所以一直有传言说,张秋的本名是“涨秋”,意思是每到夏秋时节,水经常上涨造成灾害。人们在谈水色变,急于制服洪水的时候,去掉了“上”字的三个点。频繁的水患是张秋经济最严重的威胁,是水运的支柱队伍。历代为了保护运河航运,多次治理黄河,但都没有消除洪水。最后,1855年,黄河在河南通化腔决口,黄河改道,切断了运河的南北交通,从而切断了古运河镇的经济命脉。
公元1391年,原浯口、满东东山、玉安山湖、会同河南北黄河交通中断。直到公元1411年汇通河重新通航,经过一次大规模的整治,才又可以通航,停航了20多年。这种暂停对这个古老的运河小镇造成了沉重的经济打击。据史料记载,从1437(明二年)到1492(明五年)的五十多年间,阳谷、寿章、东阿三县共发生七次大洪水,其中黄河决口六次,沙湾决口五次。其中“明代宗(公元1452年)景泰三年五月,沙湾复决,河道渐断,水运终止。景泰四年,徐宥箴被发配张秋,治河沙湾...景泰六年成功治河,南北水运恢复。”持续了四年。“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京龙口河两岸溃堤,水北肯定在张秋之下,冲走了运河东岸90余尺,水被带到了东南方向的海里。都察院右副受命治河。运河在运河西岸前方三里开掘,名曰‘月亮河’,使水北流入汇通河,于是堵住了东岸的决口,西起黄陵岗(今河南省民权县北),东至徐州,筑堤阻挡北方来的支流,迫使黄河水全部流入东南大海。为了防止张秋再次被冲刷,在老决口的南面修建了一个滚石坝。至弘治八年,河道治理完毕,章丘命名为安平镇。”刘大侠这次的河道整治比较彻底,基本保证了张秋100多年不被水冲刷,水运畅通无阻,奠定了张秋的长治久安和繁荣昌盛。
进入清朝以后,黄河越来越不稳定,章丘运河发生的事故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从公元1650年(清顺治七年)到公元1855年(清咸丰五年),阳谷、东阿、寿章三县共发生28次大洪水,其中22次是由于黄河决口或河水泛滥造成的。这些洪水是惊人的。如《寿章县志》记载道光二十三年的一首民歌:“是年发洪水,说‘道光二十三年,洪水遮天’”。尤其是此时,黄河决口越来越集中于从张秋入海,成为咸丰五年黄河大改道的前兆。《阳谷县志》记载:“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黄河复定,北流破章丘东岸,大清河入海。主河杨芳兴奉命阻断,黄河仍属徐淮古道”;“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黄河北岸重定,河水冲回张秋,破东堤,入大清河,大学士马齐引兵民治水,于当年年底结束”;“雍正八年,六月雨,河定沙湾口”;乾隆十年八月,“何觉冲不挂剑台(章丘镇)”;嘉庆二十四年,“秋九月,?清政府没有拿出有效的对策,最终导致咸丰五年不可逆转的改道。
咸丰五年六月,黄河决于河南杨澜铜瓦厢。据《山东通志》记载,定河后,“分为三部分,一部分由赵王和置于山东曹州以南,另一部分置于直隶东明南北。它在山东周浦、范县、章丘附近,通过大清河运输,牡蛎口被铁门关北晓寺以下的两条河流覆盖,进入渤海。下面蒲、范、寿张、东阿都被淹了。“结果云和古镇的黄河水到处泛滥,每年的滑动趋势都在变。直到金地、黄林堤防相继建成,黄河才流回现在的河道,运河古镇黄河泛滥才告一段落。黄河大改道不仅结束了它600年的南流入海的历史,而且切断了运河南北的交通,彻底摧毁了运河古镇赖以发展的经济命脉,把这个交通发达的历史古镇变成了一个封闭偏僻的角落,商家或被转移,或被关闭...经济迅速衰退。解放前夕,这个古老的运河小镇变得相当萧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