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纯粹理性批判》一文
《纯粹理性批判》是康德的一部重要著作。虽然今天很多人都在谈论康德哲学,但是如果你没有读过《纯粹理性批判》,那就说明你还没有真正走进康德哲学。虽然康德有三大批判和一系列其他著作,但他的整个哲学体系是建立在《纯粹理性批判》的基础上的。
一.意义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是一部杰作,那么它的名气在哪里呢?这个问题很多人都谈过。一方面,它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开端。康德是德国阅读哲学的创始人,他的第一部名著是《纯粹理性批判》,所以《纯粹理性批判》是康德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开端。
另一方面,康德哲学也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这从《纯粹理性批判》开篇所表达的风格就可以看出来。我们在读西方哲学史的时候,会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感觉,康德之前的哲学家的思想似乎更容易进入和理解。
其中有些是业余哲学家,如笛卡尔和斯宾诺莎。据说斯宾诺莎被邀请去当教授,但他拒绝了。他宁愿做一个业余哲学家,以磨眼镜为生。莱布尼茨也是一位业余哲学家,从未在大学任教。更别说其他人,比如培根,洛克,他们都不是大学教授。
但康德是大学教授,康德之后的哲学家大多是哲学教授。所以我们在读哲学史和康德的时候,会发现哲学在那里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而我们读他的时候是看不懂的。
康德之前的哲学很好理解。比如笛卡尔和培根的哲学是最受欢迎的,就像我们有一个大家庭。虽然他们的逻辑也很严谨,但似乎还是能读懂的。去斯宾诺莎有些麻烦。他用几何来证明他的哲学体系,但这只是一个技术上的复杂性,并不难理解。
莱布尼茨也有很多美好有趣的想法,比如一元论,预设和谐论,都很受欢迎。只有到了康德,人们才开始明白。因此,自康德以来,西方哲学达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
自康德以来,业余哲学家一般不再能接触到哲学。自康德以来,哲学成为大学教授的知识和一个专业。不去哲学系,不读这个专业,没有专业知识,是做不了哲学的。
这种模式一直延续至今。你可以是一个业余哲学家,但是如果你真的想进入,你必须有大学教授的授课,上过专业课,这是康德之后西方哲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也是哲学一个跨越式发展的表现。
当然,之前那些大众化、业余化的哲学家的哲学也是非常丰富有趣的,但是哲学要想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就必须专业化,有自己的专业术语,有具体的概念和技巧,有一些深度的思考。哲学不能因为你聪明,悟性强,就立马接受。只有循序渐进地接受一定的训练,才能做哲学。
不仅在复杂性和系统性方面,哲学在康德那里达到了更高的水平;而且在丰富性和深刻性上,康德哲学被视为“蓄水池”,这是日本哲学家安能成的一个著名比喻。
他认为康德之前的所有哲学都流向了康德,看到之后的所有哲学都从康德的哲学中流出。
康德哲学在西方哲学史上就扮演了这样一个中间蓄水池的角色。“蓄水”主要是指康德哲学中一些问题的积累,以前哲学的所有问题都集中在这里,并被视为解决方案。
但与此同时,这些回答引发了一系列新的问题,给后人带来了思考的话题。有人曾经说过,不考察康德,就无从研究现代哲学。我们通常把现代哲学分为两个分支,即科学哲学和人文哲学。
这种划分来自康德。实际上,现代哲学的所有问题都来自康德。
比如科学哲学中讨论的“科学如何可能”和“逻辑起什么作用”,人性哲学中研究的各种认知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道德、信仰、知识和宗教之间的关系,都是康德讨论过的。
所以,研究现代哲学的学者,常常有一种研究完就要回到康德的感觉。
因为,一些最基本的东西还在康德的地方。不知道康德说了什么,就不会知道现代哲学很多问题的来龙去脉和思想渊源。你可能会误以为某个观点是现代哲学家突然发明的,因为他有时候很模糊。他认为康德说过的话不需要重复,就像大家已经知道的一样。
康德的伟大不在于他提出了多少绝对正确的命题,而在于他那些几乎永恒的问题,激励着后人不断思考。
第二,方法
从内容上看,要理解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首先要把握一点,即康德写《纯粹理性批判》是为了调和当时两大哲学流派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对立,为当时哲学提出的问题和困境提供解决方案。
我们在读康德的每一段话的时候,心里都应该有当时的理论背景。当然,康德也调和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但最根本的还是调和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
当时的理性主义是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是休谟的怀疑主义。你只有考察康德的论点和命题,才能发现他反驳了什么,提倡了什么。
既然是和解,他不偏袒任何一方。他对两方面都有批判和吸收。他吸收合理的,去掉他认为不合理的。
从形式上看,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很晦涩,这和他的写作有很大关系。我们经常说康德的文笔很笨拙,他经常反复纠结去解释一个问题。虽然他的逻辑很严密,但是表达方式很复杂,导致他文笔不流畅。所以,我们读《纯粹理性批判》的时候,不应该断章取义。
康德本人提醒读者,不要把单个句子当成整体。最好是读完《纯粹理性批判》,再回来思考遇到的困难。最忌讳的就是挑出他的一句话,说他这里说这个,那里说那个。两者不同,所以康德是矛盾的。
有人说康德哲学充满矛盾,这是事实;但是充满矛盾并不一定意味着他的作品中有矛盾。
我们可以说,康德很难在写作和表达中找到矛盾。只要你真正理解他,那些看似矛盾的地方,尤其是在形式逻辑的标准下,其实并不矛盾。如果脱离上下文去比较和考察一些孤立的单词或句子,你可能会觉得它们之间有矛盾。但是,如果你真的理解了它们的含义,你会觉得矛盾其实是假的。
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这一点,包括很多研究康德的专家,尤其是一些英语世界的康德研究者,他们习惯用逻辑实证主义,用形式逻辑来判断康德的意义。当然,这样可以发现很多矛盾,但康德哲学的主要矛盾在于他自己的思想,而不在于文字和句子。
在写作上,康德非常严格。所以一定要全面了解,不能在某一句话上做文章,不能因为两句话不吻合就断言康德智障。我们会发现矛盾,但是要尽力去思考他为什么会有这些文字上的矛盾。其实理解康德最好的方法就是我们帮他圆一个说法,看看能不能在他笨拙的表达中找到一致的思想。
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往往会发现康德的理论是灵活的。我们应该对康德有一种同情的理解,而不是仅仅站在他旁边,把他当成一个智障的人来指指点点。有些人这样做康德哲学,像康普?史密斯。魏卓民先生翻译了他对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解读,有50多万字。到处都说康德这里矛盾,那里不一致。事实上,他自己并没有真正理解康德。
如果你愿意帮助康德解释真理,你会发现那些矛盾并不是真正的问题,只是一些字面上的矛盾。如果我们要进入《纯粹理性批判》,就必须使用这种同情的理解方法。
如果我们只持有语言分析哲学的态度,就不可能真正理解康德。英语世界的很多康德研究专家经常会磕磕碰碰,不自知。
第三,背景
背景可以从三个层面来描述。首先是政治背景,即法国大革命。《纯粹理性批判》的第一版是在
发布于1781。1789年爆发法国大革命,1793年是法国大革命的高潮。在此之前,是一个酝酿期。它影响了德国启蒙运动的思潮和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
马克思甚至说康德哲学是法国大革命的德国理论。法国人在那里搞了一场革命,推翻了专制王朝,但他们还没来得及对自己的行为做理论总结,德国人却帮他们做到了。德国人内心经历了一场意识形态风暴。所以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的序言中说:“我们的时代是真正批判的时代,一切都必须被批判。”
法国大革命是现实中的革命,“批判”是理论上的革命。这两场革命齐头并进,相互呼应。康德虽然对法国革命者的一些做法有所保留,认为他们过于血腥,但他也认为应该提倡这场革命的基本原则。康德的哲学,首先是《纯粹理性批判》所倡导的批判,是法国革命精神的体现。
其次,科学背景,他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自然科学领域的牛顿力学。我们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几乎处处都能看到牛顿物理学的影响。虽然康德并不局限于牛顿的机制,他也试图摆脱这一理论的经验主义特征,但他在很多地方都受其影响。比如康德非常重视分析方法,就是把经验分解成一些部分,一个一个地考察。
牛顿的自然科学对康德影响很大。在《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的序言中,他引用了伽利略和牛顿物理学的例子来说明科学、哲学和形而上学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
另一方面,卢梭关于人文科学领域的人的理论。卢梭之于人文科学,犹如牛顿之于自然科学。当时卢梭相当于第二个牛顿。康德很崇拜罗斯,他的客厅里除了一幅卢梭的画像,没有其他装饰。
他曾经打破固定的时间表,通宵阅读卢梭的《爱弥儿》。通常,他每天下午三点要出去散步,他的邻居和他对表。“康德出去了,现在三点了。”但是那天他没有出来,去读卢梭了!
最后是哲学背景。当时的哲学思想主要是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虽然我们也可以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来看待它们,但这是不准确的。因为唯物主义中既有唯物主义,也有唯心主义,经验主义也是如此。我们讲康德主要是为了调和理论和经验主义,当然也顺便调和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康德更重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中的教条主义和怀疑主义。在当时,教条主义是理性主义走到尽头的标志。事实上,理性主义在斯宾诺莎那里是非常完备的。莱布尼茨试图稍微缓和一下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对立,但仍然是武断的。
另一方面,经验主义到了休谟就走到了尽头,发展了怀疑论,动摇了所有自然科学的基础。这是康德写《纯粹理性批判》的一个大的哲学背景。
康德本人主张理论较早,属于大陆理性主义学派,深受莱布尼茨和沃尔夫体系的影响。他吸收了莱布尼茨思想中的能动性因素,比如莱布尼茨首先提出的“统觉”,即人的思维的能动性,体现了人的思维具有一种统觉能力,它能统一一切经验事物。但作为大陆理性主义的传人,他也遇到了休谟的挑战,休谟的怀疑主义让他非常震惊。
用康德自己的话说,休谟第一次打断了他的“教条主义之梦”。他一直沉浸在教条主义的梦想中,就是认为有些东西是先天的知识,不需要证明。
而休谟则从怀疑主义的角度对它们逐一进行了怀疑和推翻,使它们面临巨大的挑战,科学和形而上学的整个基础被解构了。因此,如何重建形而上学,正是康德应该考虑的问题。
第四,主题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主题是批判。康德的时代是一个批判的时代,一切都要批判。批评什么?批判纯粹理性。因为在康德之前,理性成了最高法院。法国大革命和启蒙运动用理性的法庭解决了所有问题。
毫无疑问,理性是一个法庭,康德需要做的是批判理性本身,审视理性法庭本身,这当然是一个很大的改变。
但是批判理性本身的目的是什么呢?为了建立“科学的”形而上学。
康德认为形而上学有两个终极目标:一是为理解和自然科学奠定基础;另一个是为人们的幸福和道德奠定基础。
所以哲学的目的一方面是掌握自然的必然性,另一方面是促进人类的自由。必然和自由是哲学中的两个重要话题,两者都必须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
然而,过去的理性没有批判就无法承担这一使命,过去的理性所建立的形而上学一一失败。只有批判理性,未来的科学形而上学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与哲学的两个目的相对应,批判理性所建立的形而上学也有两个方面。
一种是建立自然的形而上学,即建立科学的规律,为自然立法。理性本来就是审判一切的法庭。但康德认为,只有批判理性才能为自然立法。
理性本来就是审判一切的法庭。但康德认为,只有批判理性才能为自然立法。还有一种是为自由立法,即道德法。一旦自由被立法,它就变成了道德法则。这是《纯粹理性批判》的主题,但起初是为自然立法,为自然科学建立坚实的基础。
以前的玄学是建在沙滩上的,倒塌了;未来的形而上学必须建立在坚实的科学基础之上。打下坚实的基础后,才能进一步建立道德形而上学,建立实用的理性法规,这是下一步,也是他第二次批判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个批判是实践理性批判。
因此,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提出了三个问题。他认为,这是所有哲学,无论是思辨哲学还是实践哲学,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能知道什么?这是一个认识论问题,《纯粹理性批判》应该首先解决这个问题。与知识的边界和范围有关。如果我们要建造一座知识的大厦,首先要弄清楚我们需要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我们能建造什么样的大厦。
知识、感性、直觉、范畴、时间、空间等。都是我们知识建设的组成部分。我们要了解这些成分,然后了解它们的用法,也就是只能在经验范围内应用。
第二个问题:我该怎么办?
这是一个道德问题。“应该”不是来自我们之外,而是基于自由意志。根据自由意志,我作为一个自由人应该做什么?这是第二批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我能希望什么?
当我做了我该做的事,我还能希望什么?这是宗教的问题。它要解决的是自然与道德的相互统一,是自然一方的人类幸福。人对知识的追求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人类的幸福。
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力量给人幸福。可以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满足人们的需求,但幸福不等同于道德。那么,在道德的基础上,我还能指望什么呢?我能和特尔福德保持一致吗?我们常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你得到的快乐应该配得上你的美德。
只有拥有美德,你才配得上幸福,但如果你拥有美德却没有幸福,你还是不完美的。完美是最好的,这是最高道德和最大幸福的一致性。当然这在世界上是做不到的,所以属于宗教问题。
康德的《纯粹理性范围内的宗教》一书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将前两个问题进行了整合和统一。道德与福利的和谐意味着自然的必然性与人的自由的和谐,这只有在宗教和上帝那里才能实现。
这三个问题是在《纯粹理性批判》中首次提出的。后来在其他地方,康德又提出了这三个问题,并在后面加了一个问题:人是什么?其实前三个问题都是人的问题,都是人类学的问题,都是他后来认识到的,就是知识、道德、宗教都是人的问题,都表达了人的本质。这里所说的人类学是一种先验的人类学,即什么是人性的先验,而不是人性的一般经验。所以我们称之为哲学人类学。
在这四个问题中,认识论是最重要的一个。“我能知道什么”这个问题不解决,其他问题就无从谈起。
所以,总的来说,康德虽然统一了知识和道德,但他的立足点是认识论,这是最根本的。只有先提供认知的原则,道德才有基础。
因此,认识论是哲学的首要问题,也就是说,纯粹理性批判是首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