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庙的起源?
“庙”,其实庙和庙是两个概念;而且“庙”“殿”最早也不是宗教建筑。
庙,原意是官职。《说文解字》:“殿、庭、有法度者。”殿是古代朝廷中的一个官职,直属皇帝管辖,相当于我们今天说的一级单位。庙里的头领叫青。庙是永久建立的,不能更改(宰相下面的一级单位叫部,部有时可以更改)。
从秦开始,官员被任命为外臣,官宅俗称寺庙,如大理寺、太常寺等,属于中央机构,掌管礼乐郊区的监所和寺州。汉朝时,县衙还叫府庙。后来佛教传入中国,寺庙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相传汉明帝年间,一位天竺的和尚骑着白马来中国载佛经,起初住在裂汉寺,于是裂汉寺就成了和尚供佛的地方。从此,寺庙也指佛教寺庙,如白马寺、索国寺、慈恩寺等。寺庙有两项重要任务,一是教育;二是佛经翻译。晋代以后,佛教盛行,“南朝四百八十寺”(杜牧《江南春诗》)大兴寺僧多。
扩展数据:
弥勒菩萨名曰“阿依多”,释迦牟尼弟子,南天竺人。后来生于人间,教化内院菩萨。还有人称布袋和尚为弥勒菩萨。它起源于浙江奉化。五代时,一个和尚经常背着布袋教育群众,颇得群众喜爱。他临死的时候说了一句诗:“弥勒佛真的是弥勒佛,价值几千亿。它总是给人看,而世人并不知道它。”
所以人们认为弥勒是弥勒菩萨的化身。韦驮天——相传唐道玄的律师曾与天人相会,说南王手下有一位将军魏,经常到东南、西部三州(当时没有和尚)保护、帮助和尚。宋代以后,寺内塑有田薇像,与佛经中提到的韦驮天混在一起,一般称为韦陀菩萨。
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就是正殿,或者说正殿。大雄的意思是歌颂释迦牟尼佛韦德的高贵。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2500年前,印度释迦牟尼佛家族的一位王子出家,建立了佛教,被命名为释迦牟尼佛。一般在悉达多乔达摩身旁立有两尊僧人像,其中老人名为“叶佳尊者”,后人称其为佛祖涅槃后的始祖;这个年轻人被命名为“阿难尊者”,叶佳尊者被称为涅槃之后的第二位祖先。
把释迦牟尼佛叫做如来是不对的,因为如来和佛是一切佛的总称,而不是某一个佛。就像先生不能说是某人一样。
百度百科-寺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