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漕运总督府的变迁
日军飞机于1938年5月23日(农历四月二十四)第一次轰炸淮城。清晨10左右,三架敌机飞越淮城,低空盘旋寻找轰炸目标。突然,它向喧闹的南门俯冲而下,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然后投下一颗重磅炸弹,炸毁了宏伟的“英勋”门楼,门内。另一枚炸弹投在玉巷的悦来客栈和江源店,炸死炸伤6人,炸毁3至4栋房屋。第二次轰炸是在5月24日,1938(农历四月二十五)。上午9点,防空警报刚刚响起。12敌机在淮城上空低空盘旋,从东南角向城内俯冲,一个个投下重磅炸弹。从镇淮府到南门,到处都是弹坑,100多人躲在体育场的防空洞里。第三次轰炸是在6月15日(农历五月十八)。下午5时,6架敌机从东北方向低空飞过淮城上空。这一次,他们主要轰炸了金华寺巷、郭铁巷、加缪巷、人民巷、太平街(绿爱亭小沧州茶馆)和城东南的三角桥。突然,烟雾弥漫在空气中,造成五六十人伤亡。这三天,飞机轰炸城市,却根本没到运粮大堂二厅。换句话说,人们说总督运粮署在1930年代被日本飞机轰炸,这不是事实。那么,人们说是逐步拆除的依据是什么?带着这个问题,笔者走访了当时住在院门口(即运粮司门口)或在院门口做生意的八九十岁的当事人。
82岁的何少雄和68岁的戴奇回忆说,解放后曹云厅二厅是我们自己拆的(指1949)。但多数人认为是1945+00年6月淮城解放时拆除的:83岁的涂有漕运厅牌子的老人陈文怀回忆,巡抚署漕运厅是1942或1943年冬由张贵和伪郡长沙维修部总裁刘宝山拆除运输的,砖瓦在两边家住金花巷的87岁的王晓河先生回忆说,他在总督府水运司大堂目睹了27号路的横梁,于1944年秋被黄儿的吴都邦(吴树全)和长沙的张贵卖给农村人,并拆除运走。现年67岁的涂兆福、现年83岁的王淑荣、现年79岁的李寿松、现年71的陶茂春、徐振南都回忆说,65438年9月至10年9月淮城第一次解放时被拆除,材料用于扩建体育场,运到盐城。88岁的黄是新四军华中指挥部、华中局总督府水运司的瓦工,他回忆说,总督府水运司二厅后面的大观楼,在1928左右被上坂小学邵校长拆除,二厅前面有破损,但仍有人居住。1945深秋,新四军来电,战斗需要手榴弹,于是拆除了大堂及相关寺庙,木材全部运到盐城军部制作手榴弹的手柄,为战胜国民党立下了新的功勋。其余房屋记载于《淮安志》(二月版,1998)第731页:淮安体育馆建于民国初年,遗址在原总督水运署东侧后花园,占地1000平方米...民国12年(923年)修建100米跑道、半个球场、篮球场...民国35年(653年新四军军部和淮安抗日民主政府拨款扩建球场,拆除了总督府水运部的部分房屋,修建了300米环形跑道和司令台,扩建了足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室和办公室。体育场改名为“叶挺体育场”。新中国成立后,改为转安体育场。
综上所述,总督府运粮署的破坏是在40年代逐渐拆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