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的民族舞蹈是什么?
傣族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之一。他们依水而居,爱水祈福,对水有着特殊的感情。在傣族的神话中,创世主英巴原本是天上的水汽;而人是水伴侣和泥土做的;傣族的祖先出生在池塘里。在各种关于“泼水节”的传说中,虽然人物不同,但都是用水降火,用水洗血渍,用水祈福。
众所周知,傣族人民勤劳、勇敢、温柔、善良。“水一样的民族”是对傣族人性格的另一种描述。他们彬彬有礼,温文尔雅,外柔内刚,聪明幽默。他们的性格如水,时而如涓涓细流,温柔细腻。有时,它像一条大河的激流,奔腾着,膜拜着。傣族的舞蹈也充分体现了这一多彩的民族性格。傣族舞蹈历史悠久。据后汉《西南夷传》记载,永宁元年(120),傣族的一个祖先——掸族的首领,曾向东汉皇帝献过大型的音乐、舞蹈和杂技。这说明早在1000年前,当地就有很高水平的歌舞表演艺术。
傣族舞蹈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流传面也很广,各具特色。一般来说,有代表性的节目可以分为自娱、表演、祭祀三类。
自娱街舞有“嘎光”、“象脚鼓舞”、“耶拉会”、“喊半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嘎光”、“象脚鼓舞”。1.“嘎光”是阿呆语。“嘎”表示跳跃或跳舞。“广”泛指鼓,也有聚集、堆积的意思。“嘎光”可译为“围着鼓跳舞”或“跳舞鼓励”。西双版纳叫“番光”,很多地方也叫“跳摆”、“宁摆”。这种舞蹈是傣族最古老的舞蹈,流行于20多个县市。它是一种自娱自乐的舞蹈,男女老少都可以跳,不分场地。嘎光配以象脚鼓、铙钹等民族打击乐器;但在一些地方,敲锣打鼓的人也参加舞蹈,并带领人们转圈跳舞。以前跳舞的时候,舞者可以随心所欲,只要热情开朗就好。发展出了很多统一的动作和套路,各地名称不一,衍生出了一些舞蹈节目。例如,有30多套年轻人跳的“新嘎光”,两个中老年妇女跳的“嘎杨亚”,老人跳的“嘎文”(软舞)。
2.象脚鼓舞是一种自娱自乐、表演性很强的男性舞蹈。
象脚鼓是根据鼓的形状命名的。傣族人一般称之为“嘎光”,但长、中、小象脚鼓有不同的叫法。这种舞蹈以打象脚鼓为主,配以钹、钹,或鼓钹共舞。
长象脚鼓舞的鼓身长1.8至2米,傣语称“嘎广饶”,随处可见,但以瑞丽县最具代表性。长象脚鼓多用于伴奏,能打多种鼓,还有一些鼓的表现形式,如“约笔罗,约笔罗,约哩”(意为“抬得好,抬得好,翅膀抬得好”);还可以边打边独舞,同时展示自己的击鼓技巧,配合长鼓尾的大幅度旋转和摆动,形成优美的舞蹈。
中国象脚鼓的鼓身长约一米。这种舞蹈流行于整个傣族地区,特别是德宏地区的泸西、盈江、梁河三县和保山、临沧一带。中国象脚鼓在洪榕傣语中称为“嘎光”,也叫“嘎光吴洁”或“嘎光黑拉”。跳的时候一般是背鼓跳一圈,也可以两个人跳,也可以用钹跳。在德宏芒市,曾经有一个鼓乐比赛,获胜者根据鼓点的长短、音色的好坏、鼓尾的摇动幅度、优美的舞姿,在鼓上挂一枚银牌。
小象脚鼓舞的鼓身长约60厘米,流行于景洪、勐海、勐腊等县。西双版纳的傣语是“番广陀”。因为鼓小而轻,可以灵活地舞动,所以这种舞蹈以竞技为主,一般是两人一组,或者四人一组。跳舞时有打鼓追打、避让避让、踢打等动作。,以摘下对方头上的“包头”取胜。
喊半光是傣族的一种古老舞蹈形式,流行于德宏地区的芒市、盈江、瑞丽等县。喊半光是德宏的阿呆语。喊的意思是唱或者唱,一半的意思是跟着我或者围,光的意思是鼓。直译为“用鼓唱的歌”。跳跃人数不限,动作自由。
也拉会是流行于西双版纳的自娱性歌舞。过去只有男性在泼水节时跳,现在已经成为男女老少都可以参与的集体歌舞形式。这种歌舞简单,跳舞时可以自由发挥;但曲调是固定的,只要有人即兴,带头唱,大家就可以合唱。因为唱到最后那句“耶啦惠,水一,水一。”所以这种歌舞被称为“耶拉会”
表演的舞蹈有孔雀舞、大象舞、鱼舞、蝶舞、帽舞等。最具代表性的是孔雀舞。孔雀舞是傣族舞蹈中最具特色的表演舞蹈,流行于德宏、西双版纳、景谷、孟连、耿马等县。孔雀舞在德宏傣语叫“嘎洛雍”,在西双版纳傣语叫“番诺雍”。“嘎”和“扇”都是跳或跳的意思;“罗勇”和“诺勇”都是“孔雀”的意思。表演时,舞者头戴宝塔形金冠面具,背孔雀道具,配以象脚鼓、钹等乐器。有独奏、二重奏、三重奏和音乐表演。
孔雀舞的舞法因地而异,根据表演者的技艺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风格。独舞最具代表性的是瑞丽县的艺人,他们通过造型形成丰富的舞步;瑞丽县有很多半职业艺术家,如瑞班、何飞、毛翔、岳翔、王拉等。他们在表演上有自己的创新,并以自己的流派风格而闻名。孔雀舞,又名“范南诺”,是最具代表性的孔雀舞,一种双人,流行于景洪县。“南”表示“高贵的女人”,“诺”表示“麻雀”或“鸟”;《范南诺》可译为“麻雀公主舞”,主要表现雌雄两只孔雀的飞舞。孔雀舞,来自泸西县芒市,最初表演“孔雀与魔鬼”三人舞,后演变为独舞,用孔雀道具做大而精致,开合自如,吸引了广泛的观众。景谷县的孔雀舞是一种音乐表演,边唱边跳。舞蹈节奏比较简单,以走和破为主。表演的是佛教故事《叫贺涵打孔雀》
在元阳县傣族村寨,“祭鼓舞”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以鼓为伴奏,教师和母亲在祭坛上载歌载舞,群众在台下自由舞蹈。石屏县傣族民居有一种“舞龙”,是在祭祀龙树的活动中进行的。跳舞的时候,男巫拿着一个带环的铁环,女巫拿着一面羊皮鼓,他们领舞。村民们有节奏地参与舞蹈。有时整个群体围成一个圈,有时两个人跳来跳去。没有固定的形式和队形。舞者随意变换姿势,只求昂扬庄重。舞蹈动作简单,步子小。随着步伐,膝盖的振动幅度很小。双手绕半圆,左右腰侧击鼓响铃。
新平县在葬礼上还有“舞狮”,伴有唢呐和锣鼓;有一些套路,比如围着棺材跳舞,在棺材前开道。这种舞蹈的表演风格和音乐与汉、彝相似,有明显吸收汉、彝舞蹈音乐的痕迹。
一些祭祀舞蹈,如德宏地区曾经流行的“六神舞”,江城县曾经流行的“贝马舞”,现在已经不跳了。
明代《百艺传》中描述“父母死,不用和尚道士,女子愿在尸前。亲戚邻居各自在殡仪馆持酒饮酒,聚集数百少年,饮酒作乐,载歌载舞,称为娱尸;女人们聚在一起,打了一杆戏,几天后下葬。”祭祀舞蹈场面只有在新平县傣族居住区才能看到:哀悼日第二天,必须请吹鼓队为死者跳舞(即舞狮);女人们联合起来和男人们打架。说明明代就有的丧葬活动中的舞蹈,今天依然存在,只是简化了。
武术
傣族还有另一种武术舞蹈,历史悠久。傣族经历了封建领主社会。傣族成年男子,平时是农奴,战时是战士,为了自卫和战争,必须学习一些舞刀、舞枪、舞棍、舞拳的技巧和套路。今天的傣族男子也继承了这一传统,以显示他们的勇敢和警觉。但他们现在所练的剑、枪、棍、拳,已经融入了从其他民族那里学来的套路,如土拳、洋拳、缅甸拳、泰拳等不同风格,并配以鼓点,发展成为一种舞蹈武术。
其他的
1,伊拉合舞——又名“烦伊合”。流行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每逢新年泼水节、开门节或傣族日历中喜庆的日子,傣族人民都要高高兴兴地跳这种舞蹈,因歌词衬有“衣拉河”而得名。伊拉合舞的特点与加板舞相似。
2、蝶舞——傣语叫“别扭”。流行于德宏州耿马县孟定、瑞丽县。据说蝶舞是为了比赛时打造新面孔而创作的。表演时,舞者将蝴蝶形状的道具绑在身上,模仿蝴蝶飞舞的图案,动作和鼓点与小孔雀舞相似。
3.流行于金平县的傣族舞蹈。那里天气炎热多雨,日常生活工作离不开帽子。所以才有了帽子舞。帽子的动作有“提帽”、“卷帽于身前”、“卷肩帽”、“甩帽”等。跳舞的时候膝盖很温柔,微微弯曲,但不明显。
4.拉条舞-傣语称"加典"。它是一种表演仪式舞蹈,主要流行于西双版纳。舞蹈轻柔含蓄,常采用坐、立、跪、上下踏步、前侧抬起、后弯腿、双手握住点燃的蜡条,并做抽出手向外画圈等动作。
5、鸡舞——傣语叫“丐帮”。流行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泸西县的儿童舞蹈中。舞蹈主要模仿鸡觅食、打斗等动作,以跳跃时间长、速度快为胜。没有乐器,孩子们通常会数数和跳舞。
6.十二马舞——傣语称“马戏双”,是一种由十二个人表演的歌舞,流行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盈江县和泸西县。表演者腰间系着马形道具,一手拉缰绳,一手拿着扇子,主要是跑着跑着一半鞋底破了发抖,变换着各种队形。一般他唱十二个月的劳动,有时他表演某个故事。
7.闫妍——意思是“小公主或小姐的舞蹈”过去只在宗教节日或土司结婚继位时跳,主要流行于沧源县蒙东一带。歌唱是主要内容,包括歌唱婚姻、爱情和十二个月的生产劳动。跳舞的时候,男的在前面出拳,女的拿着扇子或者毛巾,类似于带灯的舞蹈。
舞蹈特征
傣族舞蹈虽然动作大多优美,节奏也相对平缓,但外柔内刚,内劲十足。不仅有潇洒轻盈的“帽舞”,还有灵活矫健、敏捷阳刚的象脚鼓舞、刀舞、拳舞等等。在孔雀舞的表演中,时而节奏缓慢单一,动作舒展,感情含蓄,时而节奏快速多变,动作灵活跳跃,感情狂野大方。傣族舞蹈以其独特的手、脚、身“三弯”,以及刚柔相济、动静协调的独特表演风格,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大多数傣族人居住在缅甸、老挝、越南等周边国家。傣族人善于吸收各方面的文化精华,并能融入自己古老的文化之中。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各种类型和形式的傣族舞蹈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