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河水库的草鱼属于哪里?
漳河水库的草鱼养殖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公元168-904年),到70年代已形成相当规模。全盛时期全区养殖面积达到22万亩,经过多年的市场选择,面积最终稳定在150亩。近年来,通过漳河水库水质保护,草鱼产业逐步由高产型向优质高效型转变。漳河水库草鱼养殖历史悠久,优良的水质和生态养殖模式使其风味独特。第一,嫩。漳河水库的草鱼以天然饵料为食,肉质细嫩滑爽,肌纤维坚韧,久煮不碎,与人工养殖的草鱼有明显区别。二是“新鲜”。漳河水库的草鱼,既没有水库化肥养殖的异味,也没有湖泊养殖的泥腥味,更没有河里抓鱼的生活污水的怪味。入口即甜,清纯,余香缭绕,充满自然气息,是鱼中之宝。第三是“脆”。漳河草鱼肉质紧实、酥脆。切片后其肌肉松弛,鱼不易断。口感酥脆,肉味鲜美独特。
地域范围
漳河水库草鱼产于荆门市东宝区,包括漳河镇、马和镇、李希镇、仙居乡等27个村,其中漳河镇16个村(风火台村、陈静村、谢花桥村、付集村、乐瞳村、苏园村、苏集村、三花村、新丰村、余李村、熊峰村、付集村。李希镇有3个村庄(金花村、鹅村和尖山)。马和镇有6个村(白泥河村、马嘴村、一帆村、关庙岗村、双河村、园子河村)。仙居乡2个村(珍珠村、小河村)。适宜养殖区位于东经110° 49 ' ~ 112° 07 ' 53”,北纬30° 56 ' 03 " ~ 31° 14 ' 43”。漳河水库草鱼养殖区属于湖北省中低山区,主要由黑壤土和砂壤土组成。富含鱼类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有机质和良好的透气性。基本气候特征为中纬度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具有春湿、夏热、秋凉、冬冷的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17.3℃-17.9℃,年降水量1367.6-1485.6毫米,年降水日数126-147天,日照时数1600。漳河水库水质以ⅰ类、ⅱ类为主,pH值为6.6,平均溶解氧为8.153mg/L/L,平均生物需氧量为1.95mg/L/L,平均氨氮为0.214mg/L/L,平均亚硝酸盐为0.013mg/L/L,漳河水库水质符合要求。漳河水库位于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漳河镇。它是由长江中游北岸支流张炬河东支——漳河及其支流截流而成的水库群,通过三条明渠串联而成。1997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漳河水库是著名的国家3A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水利风景区。雨养面积2212平方公里,水库面积104平方公里,库容20.35亿立方米。水库内有36个岛屿,65,438+064个半岛,24条支流。是一项综合利用、以灌溉为主的水利工程。它是中国著名的人工水库之一,全长202公里,流域面积。漳河水库流域经过漳河镇、李希镇、马和镇和仙居乡。全区水产养殖总面积654.38+0.5万亩,年产水产品2.3万吨,渔业年产值2.6亿元。
产品质量特性
1.外部感官特征:草鱼细长,前部略呈圆柱形,背部扁平,腹部圆,无腹筋,头中等大小,宽。身体圆鳞较大,侧线在身体中间,略弯。已知最大的个体重达40公斤。2.品质特点:漳河水库草鱼肉质紧实酥脆,耐煮,肉质细嫩,鱼丝切片后不易断。肉味鲜美独特。草鱼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血液循环,是心血管病人的好食物。草鱼含有丰富的硒,经常食用有抗衰老、美容的功效,对肿瘤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对于身体虚弱,食欲不佳的人来说,草鱼肉嫩而不腻,可以开胃滋补。3.质量安全规定:水库自然养殖过程中严格执行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NY5051-2001。在孵化期和鱼苗培育期,预防应是鱼病防治的主要方面,防治结合,鱼苗培育池定期消毒,可有效预防鱼病的发生。鱼苗培育期间,应使用合格的渔用配合饵料,并使用经商检局注册的饲料。饵料应符合NY5072-2002《渔用配合饲料》的安全限量。在日常管理中,成立地理标志产品质量控制专班,按照地理标志产品生产流程执行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并由质量控制员随时进行检查,监督水质和环境。生产基地必须保证三个记录,要对产品销售从鱼种放流到生产管理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和检查,确保《地理标志产品生产技术规范》的实施。严格执行国家GB1106渔业水质标准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水质。在环境方面,按照GB/T18407.4-2001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和GB/T1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执行制度,严格执行标准和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