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的儿子尚军是怎么死的?
“尧舜退位”是妇孺皆知的古代政治传说。不过史书上有明确记载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因为已经几千年了,当时有人怀疑它的真实性,一直有不同的说法。一般有四种意见。
第一,聚贤说。据说,姚十六岁就表现出了治理天下的魄力。到了八十六岁,他年老体衰,于是请大家推举一个有才能的“接班人”,大家推举舜。
为了调查舜,尧娶了他的两个女儿和。
在大家眼里,眼睛里有两个瞳孔的顺是个奇怪的人。他母亲早逝,父亲双目失明,继母又蠢又凶,弟弟项又凶又倔。三人密谋杀害舜,瓜分他的财产。好像几次想暗算舜,但都被舜识破了。舜不仅没有责怪他们,反而对父母更加尊敬,对弟弟更加关心。
舜以其高尚的品德赢得了尧的信任,于是尧赋予他治理天下的权力,退位养老。时光荏苒,八年后,尧去世,舜正式称帝。
这就是一般史书中“尧舜退位”的故事。这种说法是基于群众的推荐或领导的授奖,所以人们称之为“养贤论”。
第二,怕劳动说。有些学者不同意上述说法。他们觉得姚顺退位没那么严重,神圣,但人家就是不想接这个苦差事。
《庄子》这本书也讲了退位的故事:尧允天下允,许不允。让世人支持州支父子,州支父亲婉拒:“我刚得了抑郁症,准备治病。我哪有心情治理天下?”后来顺允世善卷,卷也被拒,也躲在山林里,后来就不见了。
许由在《高适传》中有详细的描述。他说:尧认为有治理天下的能力和德行,所以要把天下让给,但不接受,逃到嵇山下隐居。后来,姚知道了的行踪,就派人把他称为“九州长官”。许由其实觉得这句话很下流。他跑到水影银行洗耳朵,正在洗。他遇到了另一个正在喝水的高富。巢父问道:
“老兄,你在这里洗什么?”
“哦,我洗耳朵。”
“洗洗耳朵!为什么?”
“刚才,姚派人来请我做九州的掌门。这么脏,会污染耳朵,我就洗了。”许由解释道。
“哦,伙计,你只关心洗耳朵,却没想到洗到水里那么脏,污染了水。牛怎么能喝呢?”巢父听着,抱怨着。
说完,巢父怒气冲冲地领着牛往上游去喝水。
在安徽巢湖市,还有两个地名叫“希尔池”和“矮牵牛巷”,就是这个传说的证明。
晁、徐的人品,历来有褒有贬。称赞他们不争名利,清高飘逸,斥责他们消极厌世,逃避现实。然而,令人费解的是,为什么这么多人不愿意接受这份丰厚的礼物。看来这个“退位”并没有儒家渲染的那么神圣庄严。
韩非对此事有更精辟的见解。他认为姚在位的时候,吃住都很简陋,根本没有因为是皇帝而过上奢侈的生活。他住的屋顶茅草不整齐,房子的椽子没有雕花,他吃粗粮,吞野菜,冬天裹兽皮,夏天盖布。现在就算是守城门的兵也不会挣这么少。禹在位的时候,因为是皇帝,所以没有站在上面。相反,他经常带着犁和耙参加劳动。由于努力工作,他的大腿上没有肌肉,小腿上也没有毛发。所以在古代,让世人走只是一份微薄的薪水,却远没有奴隶般的艰辛,所以没有人愿意辛苦一辈子,最后把这份艰辛留给后代。
第三,支持。荀子、孟子等人持否定禅让说的观点。
有人问荀子:“尧舜退位是真的吗?”
荀子回答说:“这种事怎么会发生呢?所谓退位,是肤浅之人的造谣,庸俗之人的解释。天子地位最高,权力最大。谁愿意让路?”
有人问孟子:“尧把皇位让给舜,这是真的吗?”
孟子说:“根本没有这回事。天子不可能把皇位让给别人。”
那么舜是如何得天下的呢?荀子说他们是靠自己的道德赢得人心:孟子认为是天赐的,人民拥护的。
《孟子·万章》中记载,尧死后,舜为了躲避尧的儿子丹朱,迁居南河以南,但天下诸侯都不去看丹朱,都去看舜;打官司的,闹纠纷的,不去丹朱打官司,不去找调解,都去顺。人作歌,不赞丹朱,而赞舜。顺因为人民的意愿,接受了大家的好意,登上了皇位。
其实不管姚退位不退位,百姓和诸侯一起支持,天下就太平了。
当禹到达后,舜的故事在禹身上重演,禹顺利登基。
这种畅通无阻的“支持”几乎与几千年后的赵匡胤陈桥兵变无异。
第四,篡夺论。《史记》记载,舜即位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人事改革:那些在尧当政时长期被排挤在权力中心之外的“八凯”、“八员”,舜都给了他们相应的职位,史称“举十六相”,明显是为了扶植亲信;姚的重用、信任之乱、、流浪、饕餮、舜同时被除,史称“去四害”。这无疑是排斥异己。经过人事的重新安排,姚被搁置了,其结局可想而知。
《阔弟书》引《竹简年谱》说:“昔尧德衰,被舜囚。”又曰:“舜囚禁姚,...这样他的儿子就见不到他的父亲了。”据说姚被囚禁在平阳。舜先是把尧软禁起来,禁止他会见儿子、亲友,然后强迫他放弃。最后,舜把尧的儿子流放到淡水。所以《韩非子·易硕》一文中有这样的感叹:“古代所谓圣王、贤王,都不过是结成党羽,聚集弄堂族人,为其利益而逼弑君。”有人问他为什么,他明确说:“舜逼尧,禹逼舜,桀,伐周。”这些都是典型的人臣弑君的例子。这里一个“逼”字道出了尧舜灭亡的真相。
姚退位后,大概就可以安享晚年了。毕竟他是舜的岳父,但舜交权后,并没有享受到优待政策。
据史书记载,舜南巡时死于苍梧旷野,葬于九嶷山。他的妻子娥皇和女英得知这个消息后来到湖南。他们如此悲伤,以至于他们抱着竹子痛哭,在竹子上留下了小斑点。后人称为“斑竹”或“香妃竹”。后来两姐妹不想活在世上,就投水自杀了。
然而,这种说法经不起推敲:
第一,千年前的苍梧大地是一片人烟稀少的荒野,没有知名的经济文化中心可以考察,也没有强大的邻居可以保卫。舜已经投降了,南巡就没有意义了。
其次,顺建的都城普坂,就是现在的山西永吉县,距离苍梧千里。按照当时的交通状况,即使每天以70里的速度直走,来回也要好几年。然而,当时舜已近百岁。即使他有心检查,他的身体状况也不一定允许。
第三,假设舜年纪大了还在旅行,为什么不带老婆孩子?既然他们决定不带走他们的家人,为什么娥皇和女英会哭着奔向湘江,最后投水自尽呢?
在此基础上,台湾省的柏杨先生得出结论:舜高龄出行,是因为要武装护送,不得不去;要么穷追不舍,一味逃避。两个人中必须有一个活着。
周公有没有实践自己的王者地位?
周武王死后,他的儿子未成年,周公是他的叔叔。关于他如何处理当时的政局,总是有不同的记载。《左传·Xi公二十六年》中记载,周公曾经“有大腿有手腕,为王”;《左传·丁公四年》中记载,在王继成为吴王后,“周公成皇族至阴天下”;《史记·周本纪》也记载,当时,由于年幼成王和天下初定,“周公...掌管行政,成为国家”。根据这些记载,可以确定周公只是“辅佐”或“立”了一个王,“充当”了一个行政官,并没有篡权的意思。在《孟子·万章》中,更是说得明明白白:“周公无天下。”说明他根本不想把世界据为己有。他的头脑是多么清晰啊!
但其他史料表明,周公当时的所作所为与上述文献记载的正好相反。荀子的《儒林外史》和《淮南子·实践论》中说,周公“居天子之地”。清代王念孙的《读书杂志》也记载:“据说也是天子之位。”《礼记·名人堂·汉诗传》也称:“周公练天子之位”;《尚书·列传》更明确指出:“周公在位,听天下为政。”据近代许多考证,《尚书·大钊》中的“王”字,称文王为“王宁”,亦称“宁考”。这里的“考”是对已故父亲的一个称谓。周公是文王的儿子,成王是文王的孙子,所以叫文王“考”的“王”只能是周公。《商专利》也记载:“王若日:我弟,萧子丰。”这里的“冯”指的是周公同父异母的叔康。《康谷王》中称康舒为“兄”,所以这个“王”显然是周公。所以,周公确实是在皇位上,国王的实权。
那么,周公为什么要称王呢?据《尚书·金》记载,周公曾对召公和太公说:“我的发展不能告诉先王。”这里的“君”指的是皇位,“佛”指的是不掌握政权。当时的局势非常微妙:武王死后,东方尚未安定,等待继任者继续完成大业,但当时国王年幼体弱,不足以担负这一重任。周公是一个善于预见的人。他想:如果我不继承王位,王子们就会造反,先王的未竟事业就会化为乌有。见到先王我该如何向他解释?荀子儒家也说,周公之所以“居睚眦之地”,是因为他“恨天下两次(背叛)周”。显然,当时天下之初,局势还很紧张,他又年轻,没有治国的能力,更谈不上治国的政策。一个国家没有一个勇敢而有经验的君主是无法巩固其新生政权的。事实上,武王临终时也有过把皇位传给周公的想法,因为他担心自己年幼的儿子无法治理国家。据《易··解》记载,曾称赞周公“博学多才”,认为只有周公“能吸收于此”,才能稳定周初政局,所以主张“今弟当继位”,即他死后由周公继承王位。当武王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周公时,周公当即被吓得“哭得合不拢嘴”,表示不能接受。可见周公没有篡位的想法。所以《韩非子·南二》说:“周公旦为天子七年。”意思是周公只是代理国王,长大后马上还权。《汉书·王莽传》中记载大臣们说:“周公权居宅,周道成安,不居宅,恐失天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周公奉天子之冠,南诸侯发号施令,常称王命”。毫无疑问,周公“冒充天子”,完全是为了整个国家的大业。
然而,故事还有另一面。《苟子儒孝》中记载:“周成王,属天下。”有学者认为:屏,除也,或盖也;接下来。大意是:周公废成王,继位吴王,“好像是固有的”,不就是任意篡位吗?《史记世家》中也记载了当时的疑心,《鲁世家》中也记载了周公对太公和的解释。如果周公没有野心,召公和太公都是圣贤,为什么大家都怀疑他有篡位的嫌疑?尤其是“管叔、蔡叔疑周公行为不利于成王”(《史记》),导致动乱。实际上,关、蔡是忠于周的。《逸周书·大旷》、《郑文》中有许多关于管叔、蔡叔“受王之赐”、“随王”的记载。所以顾颉刚曾说,“他们两个真的是武王的好助手。”(《武王之死及其所处的时代与时代》文史系列第18期)周公先把骗出京都,再利用关、蔡疑乱之机,出兵讨伐将其杀死。这难道不是一个“政客”的手腕吗?
周公篡位当了国王。为什么后来他又重新掌权当了国王?有学者认为,由于、太公怀疑关、蔡联合吴庚对抗周朝,关中地区随即大乱。尚书·大昭说“西土人不太平”,事态的发展完全出乎意料,于是他立即转变立场:一方面在平定关、蔡之后称王;一方面,他向召公示好,与召公分享权力。《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他称王时“从陕西西部召公主;东起陕西,周公主”。除了封了封臣的长子,次子留在了周氏,世世代代共享皇位。眼看篡位失败,周公退位,同时又以另一种方式获得了很大的权力,这叫退一步海阔天空。
那么周公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光明正大的代表国王,还是有篡位的野心,用尽各种阴谋诡计都失败了呢?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史籍中理出一条头绪,仍是一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