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世界的历史意义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人和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人,思维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是从宏观到微观,欧洲人是从微观到宏观。不同的思维方式造就了不同的科学体系、文化体系和历史形态。现代科学体系和现代资本主义体系都是建立在西方从微观到宏观的思维模式上的。他们从小到大都有着发展的盲目性、竞争的无序性、过分强调个人利益等各种思维模式的局限性。今天,这些局限性已经给地球和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严重影响了人类的长远发展。
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是由大到小,整体意识强,强调秩序与和谐。这正是当今世界迫切需要的。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创建和谐世界的理论实质上是对西方主导的以利己主义和自由竞争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的修正。这一修改将有利于各地区人民的和谐相处和人类的长远发展。
在2004年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后,胡锦涛主席在2006年的东盟峰会上正式表达了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116)。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标志着中国和中国文化、中国思想在沉寂了500年之后,重新回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央。是更加成熟自信的中华民族以自己的智慧为人类和平发展做出的又一伟大贡献。
和谐世界理论具有现实意义,它是对当今世界所追求的以利己主义和自由竞争为基础的价值观和价值体系的修正。本文给出了西方制度主导下的世界各种顽疾(如环境问题、民族问题、文明冲突、武器扩张等等)的最终解决方案。
和谐世界是基于中国文化传统的系统和整体观的全球政治伦理、法律和国际关系的大概念。中国的“和谐世界”理论不仅解决了中国的发展道路问题,而且是建立全球国际政治伦理和国际秩序的指导原则,是站在全球秩序的角度,而不仅仅是站在中国自身的角度。实现国家间的和谐,建立一个民主的世界。只有国家之间的和谐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才是建设和谐世界、促进人类持久和平与繁荣的关键和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