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仁是一座佛教寺庙。“六根不净不报名”这句话是怎么流传下来的?

民国时期,老北京人口口相传一句歌谣:“福仁是佛寺,六不净根不要报名”。周建的《神州轶事集》收录了这首歌谣,使它闻名全国。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这里的“辅仁”指的是民国时期北平四大名校之一的辅仁大学(其他三所分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燕京大学)。

辅仁大学

辅仁大学是一所比较年轻的大学,成立于1925。当时,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等。他们都有多年的办学经验,资历也很老。然而,辅仁大学已经组织了很长时间。早在1912年前后,著名教育家马先生和他的朋友先生就计划在北平创办一所一流的教会大学,于是他们成立了北京工交大学附属辅仁社。后来辅仁社改名辅仁大学。

马曾于1903创办上海震旦学院(震旦大学前身),1905创办上海复旦公学(复旦大学前身),还创办过复旦中学、向明中学等名校。英敛之是近代报纸出版家,曾在天津创办《大公报》。他是辅仁大学的校长,他的后代中走出了著名的导演、演员英达。

马项伯

辅仁大学的校址在西城区柳荫街27号桃北乐楼。春县奕譞亲王的第七子载涛·贝勒将其租给辅仁大学用作校舍。

辅仁大学是教会投资兴建的教会大学。后来,几十万美元的运行资金主要来自圣文森特教堂和罗马教廷捐赠的资金所产生的利润。因此,辅仁大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具有强烈的教会属性。在这种情况下,辅仁大学最初只招男生,不招女生。连学校的教职员工都是男的。

辅仁大学

基于此,人们说辅仁大学是佛寺。对于“六干净”的学生来说,这里真的是一个环顾四周,陶冶情操的好地方。有“六脏根”的同学最好不要报考这所大学。不然大学四年,男生在校园里到处晃荡,那日子一定很不好过。

幸运的是,几年后,这种现象被终结了。当时的中国历史学家、宗教历史学家、教育家陈垣先生被任命为辅仁大学校长,并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在男生部之外设立了女子部(女子学院)。

女子学院办学的地方是著名的恭王府。1932年辅仁大学通过教会的关系,以108金条的价格,从恭亲王的后人手中买下了恭亲王的豪宅。恭亲王溥维的二哥溥儒以6.5438亿银元将恭王府花园卖给辅仁大学。在这一点上,辅仁大学有桃贝乐府和恭王府,规模比较大。

恭王府

辅仁大学自开设女子系后,告别了「僧庙」时代。从1938开始,辅仁大学的各个系都开始陆续招收女生,甚至成立了家政系,主要招收女生,并修建了更多的教室和学生宿舍。家政学系隶属于教育学院。

家政学专业毕业的同学,有的是全职太太,管理家庭,用所学教育孩子;另一部分是做营养师。中国近代著名营养学家索英女士,毕业于辅仁大学家政学系,后与人合作创办北大医院结核病院、平安医院、宣武医院营养室。索英于2016逝世,享年93岁。

索英夫妇

辅仁大学自招收女生以来,不仅为校园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女性人才。如当代女画家冯忠莲、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叶嘉莹等。

1938辅仁大学美术系首次招收20名女生。天津大亨冯尚攀的孙女冯忠莲考入辅仁大学,成为辅仁大学美术系主任浦学斋先生最得意的学生。每年,冯忠莲都会因为她的优异表现而受到学校的表扬。从1962到1980,冯忠莲用了18年,率先完成了《清明上河图》的临摹任务。

清明上河图

65438年至0952年,辅仁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北京师范大学。由于原辅仁大学校园由桃贝乐公馆和恭王府组成,校园内古色古香的建筑很多,后花园风景如画,吸引了众多影视剧组前来取景。电影《霸王别姬》、《云水谣》、电视剧《朱桓公主》等。都在这里拍过景。

有意思的是,由于影视剧组经常来拍照,很多同学都渴望客串当群众演员,过了一把“跑龙套”的瘾,顺便赚点外快,也算是“占尽优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