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和龙的千变万化的含义和象征
鱼龙多变,意思是像鱼龙一样多变。含义和符号如下:
鱼龙是中国传统的象征图案。又称鱼龙变。鱼化为龙,古代比喻为要做第一,属龙,有龙首鱼身,也是“龙鱼互变”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在中国古代就有,由历代民俗和传说演变而来,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史前仰韶文化——半坡型时期的鱼图腾崇拜。
《西野经》说,“风洞北来,天为大水泉,蛇化为鱼。”是最早的改变鱼形的说法。《海外南经》云:“虫为蛇,蛇号为鱼。”民间早就有鱼变龙的说法。《孔子家话》记载,孔子生了儿子很高兴,鲁赏给他鲤鱼。所以孔子给儿子取名鲤鱼,字伯鱼。
《说苑》中有“昔日白龙下寒渊化为鱼”的记载,长安歌谣中的“东海大鱼化为龙”,民间流传的鲤鱼跃过龙门,无不诉说着龙鱼的相互变化。这种造型早在商代晚期就出现在玉雕中,历代都有发展。
《冯仕文吉剑》卷二:“故在当代,进士乃龙门。”李白《汉书·荆州》:“一登龙门,声值百倍。”琵琶南浦送别:“我家宝宝今天出了,爸妈要来送行。我希望它变成一条龙,一飞冲天。”图案一般由鱼和龙组成,寓意富贵。
一种茶壶:
紫砂壶的一种,“鱼龙壶”又叫“龙壶”、“鱼龙壶”、“鱼龙戏浪壶”,蕴含着事业有成、登高望远的理想。据史料记载,明末紫砂艺人陈忠美曾制作过“龙玩海涛”壶,但无传世之作。有专家认为,“龙玩海涛”壶即“鱼龙壶”,陈忠美是“鱼龙壶”的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