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乡烤鱼的特产在哪里?

我家在湘乡茅田镇,一个涟水环绕的小镇,湘中有名的水乡。水造就了人安静的气质,孕育了独特的食物,鱼就是其中之一。在汉字中,“鱼”字和“羊”字构成了“鲜”,这种鲜确实是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家乡人把钓上来的剩鱼熏烤,不“鲜”但也别有风味。

把刚打捞上来的鱼的内脏去掉,因为比手指头大的鱼内脏是苦的。这是一件麻烦的事情,但对于生活在水边的人来说,即使是最小的鱼也可以非常熟练。做烤鱼是一项细致的工作。不耐烦的话,动作太猛可能会把整条鱼弄断。一层盐可以保鲜,改善口感,这是很多食物的制作方法。熏烤之前,有的人还把鱼蒸到七八分熟。熟糠、桔皮、米糠不仅是农耕的副产品,也是天然香料。它们可以熏制几天,直到鱼九分干。其实有经验的人只要看鱼的颜色就知道会不会做菜。出烤箱意味着成品烤鱼可以装袋,表皮发黄,略湿的鱼肉味道鲜美,易于保存。烤鱼的烹饪方法多种多样:先用小火煎,再加入蒜、姜、紫苏、干辣椒等。,加水用小火慢煮,待肉变软后即可出锅;还有直接用调料蒸的食物。鲜鱼可能因为有腥味而不好吃,但熏鱼没有这个缺陷。

在毛田镇附近的水域,曾经有两个著名的古代集镇,上游叫“水谷镇”,下游叫“阳谷城”。因为有水,两个地方都盛产烤鱼。从这里出发的货船,除了装载茶叶,还会装载大量的烤鱼,一路向北顺流而下,直至汉口。他们把土特产卖完之后,从那里带回了很多杂七杂八的产品,这是古代商人对水的利用。

这片水域还流传着一个故事:明朝皇帝朱厚照在涟水游泳,晚上在古羊市场过夜。一个农民端上了一盘烤鱼。朱厚照吃后感觉很好,于是他写了五个大字:“御膳烤鱼”。故事的真实性无从考证,但有清末曾在此训练水军的历史。咸丰四年,曾国藩在靖港被太平军击败后,前往衡阳。他安排曾等弟弟回乡组建水陆军队,并选择在这里的阳谷古水域扎营,这就是军队。后来帮助曾国藩拿下天京,攻占天宫。湘军的士兵还把烤鱼带出湘乡、湖南。今天,这里的渔民仍然使用湘军练习的方城阵和迷魂阵捕鱼。据说毛泽东从小就喜欢吃这种带有浓郁农村风味的地方菜,烤鱼也是他比较出名的。

现在库区渔民成立了养鱼合作社,原来自给自足的生产被作坊生产取代,自己注册了商标,产品也销往各地。虽然我一直认为正宗的东西是最好的,但如果能带动经济,造福人民,也不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