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课历史知识点归纳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分封的对象)周天子把自己的子女和英雄以及亲周的商朝旧贵族分封到各地,成为各方诸侯。(诸侯的权利和义务)诸侯在封建国家享有世袭主权,定期向周天子进贡,并提供兵役和强迫劳动。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奴隶制国家政权)。
影响:A一开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b但是后来诸侯之间发生了争霸战争,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分封制逐渐瓦解。
本质: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的政治制度。
特点:首创长子继承制(妻子长子继承大位)
作用:形成“周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制度
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神权和王权的结合;形成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国家政治结构;最高决策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二、秦汉政治走向“大一统”
1。郡县制: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新的郡县地方行政制度;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郡是直接隶属于中央政府的地方行政机构,有郡长、郡长和审查官分别负责行政、军事和监督职责。该县隶属于该县。郡长由中央政府(天皇)任免。
2。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主要区别在于,所有郡县令都由皇帝任免,不能世袭。
作用:中央政府加强了对地方政府的控制。
3。秦朝中央官制的基本架构:实行三公九臣制。宰相(百官之首)、御史(监)和邱(军)是中央政府的最高官员职位,部长们负责政府的具体职能部门。
4。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分工明确,相互制约,最终集权于皇帝。
5。秦朝创造了皇帝制度:皇权和专制政权的演变和加强。
1。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特征:君主集权。它具有终身制、世袭制、主权主权和个人独裁的特征。
2。皇权与相对权力的演变过程秦始皇、汉武帝、隋、唐、宋、明、清,创制了帝制,增设了参政六部制(副丞相),废除丞相军部。三省宰相权力分为六部分,削弱了外朝宰相权力,分割了宰相权力。相对权力的内阁达到顶峰,秦、董、汉、唐、宋、元、明、清建立地方制度,郡县制为州
4。监察制度秦;御史;汉;设刺史(地方)
5。明朝废除宰相,建立内阁,反映了明朝皇权的不断加强。
6。清朝设立兵部的初衷是在西北用兵,然后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军机大臣由国王任命,只能按照皇帝的意志行事,于是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在皇帝手中。因此,军部的设立标志着君主权力的空前加强。
7。从秦朝到明朝,皇权不断加强,相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5课古希腊民主
首先,希腊文明的摇篮
1.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a .东地中海,欧洲,亚洲,非洲处于十字路口。b .三面环海,山隔海,海岸曲折,良港众多。c .地中海气候,温和宜人。
2.地理环境对希腊的影响:a .不利于粮食生产,但适合葡萄和橄榄的生长;b .为了谋生,它发展对外贸易和海外殖民活动;c .有利于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2.充满活力的城市国家。
城邦的建立:大约在公元前8世纪
城邦特点:小国寡民独立(共和国)
公民:父母祖籍属于自己国家,有一定财产的成年男性公民,可以自带武装服兵役。
三。雅典民主的建立
1.原因:平民与贵族反复斗争的结果。
2.背景:(1)雅典国家形成之初,城邦中的四大部落各自为政,贵族垄断一切权力;②公元前6世纪初,工商业的发展在雅典创造了新的工商业阶级;(3)工商业者不满贵族专制,要求发展城邦民主以促进工商业繁荣。
3.流程:
(1)梭伦改革(目的:缓和社会矛盾)①内容:a .经济上,发布“释放令”——释放那些被贵族剥削而沦为债务奴隶的人;实施一系列促进工商业发展的措施。b、政治上:根据财产的多少,雅典自由民分为四等;四个部落各选出100人组成“400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设立最高法院——陪审团法院,受理公民申诉。②评价:a .历史局限性:既不迁就贵族,也不偏袒平民,第四阶层不享有基本的参政权利。事实上,这种中立政策并不能完全解决社会矛盾。b、历史进步:一定程度上改革了贵族专制的局面,奠定了雅典民主的基础。
(2)克里斯提尼改革①内容:a、用10新地域部落替换旧四血部落;b、设“500人会议”代表原来的“400人会议”;c、成立“十将委员会”,每个部落一人;d、制定陶片流放法。②评价:a .随着新的行政选区制度,部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被打破(雅典国家最终形成)。b、雅典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事务(标志着雅典民主的建立)。
(3)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的顶峰)
a民主政治的表现:(1)各级官职对除十将军以外的全体公民开放,均为抽签产生;(2)“公民大会”、“500人会议”和“陪审团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力。(1)公民大会成为国家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构,每个公民都有在会上发言和投票的权利;(2)500人会议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担任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执掌国家最高权力。(3)为了保证全体公民,特别是低层公民能够按时积极参与国家的政治事务,国家向担任公职并参与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支付薪金和津贴。
民主政治的特征:民主。它具有选举制、任期制、人民主权和集体领导的特点。
四。雅典民主的得与失(雅典民主评价)
1.历史进步(gain)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奠定了现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最初基础。
2.历史局限性(1)就其民主范围而言,雅典民权是建立在奴隶专政的基础上的,许多妇女和外国人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2)就其性质而言,它只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少数人的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而寡的城邦。
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罗马法
构成:①按结构:民法、民法学;②按形式:普通法成文法。
1.从习惯法到成文法(1)公民权法:概念:公元前509年至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为公民权法,是专门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也是早期罗马法的主要内容。特点:注重形式,程序繁杂,缺乏灵活性和变通性,侧重于国家大事和法律程序,而涉及个人财产关系的私法规范不完善。(2)第一部成文法律:十二铜表法①背景:从罗马建国到共和国建立,罗马主要依靠祖先传下来的习惯法来调整社会关系。贵族垄断立法权,随意曲解法律压迫人民。公众对此非常不满。他们强烈要求制定成文法来保护他们自己的权益。在民众的压力下,参议院成立了立法委员会,制定成文法律。(2)颁布:公元前499年立法议会颁布(3)评价:是古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审判和量刑有法可依,限制了贵族对法律的任意解释,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是罗马法的起点;然而,一些野蛮的习惯法被保留了下来。
2.《万民法》背景(1):从共和到帝国的过程中,罗马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不断的对外扩张,罗马人与外界有了广泛的接触,各种新的社会矛盾日益显现;对罗马当局来说,要部分承认其他民族在被征服地区的利益,对那些没有罗马公权的外国人给予必要的司法保护;原来民法已经不适应新的形势,于是罗马政府设立了外事法官来处理外国人之间以及罗马与外国人之间的诉讼案件,并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形成了民法体系。(2)世代:大概产生于共和国向帝国过渡时期。(3)特点:适用于罗马各族人民(均为自由民);万国公法在不触及原有公民制度的前提下,借鉴了外国人的法规;它突破了民法的局限性,注重调解贸易、财产等经济民事纠纷。(4)意义:公元前30年,罗马帝国建立。帝国时期,万民法的作用逐渐显现。鉴于中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实际差异,《万民法》以其广泛的适用性和实用性,很好地理顺了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从而巩固了罗马政权,促进了帝国内部社会稳定和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3.维持统治影响后世(罗马法的含义)(1)对于当时的罗马来说,它为国家权力提供了法律基础,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2)对后世而言,罗马法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的起源和近代法的先驱;罗马法所蕴含的人人平等、正义至上的法律理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民族的永恒价值;是现代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
第三单元现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光荣革命(英国代议制背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1640—1688“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结束。
2.限制王权的法案(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过程:建立)
1.法案:《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是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和财权。
2.结果: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议会,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国王统一而不固化、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为君主立宪奠定了基础。
3.责任内阁制度的形成(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过程:发展)
1,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特点,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是首相并组成内阁,首相有权控制内阁的决策;所有内阁成员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与首相共进退;内阁必须得到下议院议员的支持。一旦内阁遭到下议院反对(即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投票),首相将辞职向议会道歉,或者解散议会提前大选,由新选出的下议院决定内阁去留。
2.英国资产阶级议会政党制度逐渐形成。
第八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
1.政治上,中央政府没有国家元首,邦联只是一个松散的联盟;地方政府拥有巨大的财政、军事和税收权力。
2.经济上,中国各州关卡众多,阻碍商品流通;邦联政府无法保护自己商人的利益,也没有统一的关税。社会动荡,农民起义(谢思起义)
3.思想上,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理论对法律精神的影响。
二。颁布宪法1787
1.1787美国联邦宪法体现的原则
1)联邦制原则。宪法规定了一个强大的联邦政府(首席执行官和总统);负责统一联邦财政的国家议会;对州司法系统有权力的联邦司法系统。同时,宪法允许各州保留更大的自主权。2)三权分立原则。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别下放给参众两院、总统和最高法院,三者不统一又相互制约,有效防止了专制主义的出现。两党制是美国分权制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3)民主原则。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取消世袭制和终身制。
2.根据三权分立原则建立的中央政府:总统(最高行政权)、国会(最高立法权)和最高法院(最高司法权)。3.对1787美国联邦宪法的评价。a、重要的进步意义:1)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保障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2)“制约与平衡”原则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民主。3)在一定程度上调和了矛盾,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集权与分权相结合,有利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乙.局限性:1)南方的奴隶制没有废除,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2)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没有投票权。
第三,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
1.时间:19它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产生于19世纪中叶。
2.党派:民主党(驴)和共和党(象)的“驴象之争”构成了四年一次的总统大选。
3.特点:两党交替执政。
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张
法国民主共和国的曲折历程
1.法国政体的演变经历了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君主制(大革命前)-君主立宪制(1791年)-第一共和国(1792)-第一帝国(1804)-第二共和国(1804)。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1941) A .内容:行政权——总统,7年,连任(由两院联合议会选举产生);立法权——两院制议会:(众议院——普选,参议院9年——间接选举)内阁——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组成b .意义:建立共和政体,促进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三.德国的君主立宪制。
1.德国统一:三次王朝战争(1864-1871);普丹战争、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都是在俾斯麦的主持下发动的。
2.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法律依据是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皇帝(国家元首):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的内阁首脑:总理(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立法机关-两党议会:联邦议会(上院)-帝国议会(下院)以总理为议长-
3.评价:局限性:不完整、不完善的代议制,专制主义色彩浓厚。热情:完成统一,建立资产阶级国家,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第三,西方资本主义的代议制
1.代议制的特点:议会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坚持分权制衡原则;贯彻民主原则;实行政党政治。
2.代议制在欧洲大陆确立的意义:a、有利于欧洲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的形成;b、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它对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有着广泛的影响。四。英法美德四个政权的对比项目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民主共和国法国民主共和国德国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国王、总统、总统和皇帝
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是世袭的。选民间接选举的参众两院联席会议世袭。
政府首脑、总理、总统、总理(首相)
政府由议会组成,国王任命总统,总统任命皇帝。
国家权力中心议会主席议会皇帝
政府与议会的关系:政府对议会负责,分权制衡原则;总统对议会负责,首相只对天皇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议会议会议会议会议会议会议会
法律依据:权利法案1787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和民主的趋势
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前中英在虎门销毁鸦片的总体比较
时间19世纪上半叶19世纪下半叶
地点:东亚和西欧
社会形态,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经济基础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军事力量装备陈旧,船只强大,战斗力强,对外政策闭关锁国,殖民扩张,中英贸易超越。
综合国力日益下降。
二。鸦片战争
1.乌鸦战争爆发的原因(1)直接原因:中国禁止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乌鸦走私。(2)根源:英国开拓海外市场,掠夺原材料。3.中国战败的原因:①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②主观原因:清朝腐朽落后,统治集团战乱不定,指挥不当。根本原因:体制上的差距,腐朽的封建主义无法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三。两次鸦片战争的比较项目
《南京条约》(1842)、《天津条约》(1858)和《北京条约》(1860)。
划分领土,香港岛,九龙第一区,俄国夺取大片领土。
赔偿21万银元赔偿英法巨额白银,各800万和200万。
开五口再开十口,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的港口自由航行开天津。
其他权利的丧失,议定的关税;五商宪章和虎门条约(司法)允许外交大臣入京,外国人可以前往内地经商,承认天津条约的效力。
影响开始退化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加深,中外势力开始勾结起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社会性质的变化:政治上,从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到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开始被破坏。经济上,一种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逐渐将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渐解体。中国开始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社会矛盾的变化: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3.革命任务的变化:从反对国内封建统治,开始担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国内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革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太平天国运动
从金田起义建立到建都天津。
1.原因:①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间的激化。(主要)连年发生2次灾害。(直接)
2.过程:①1851.1金田起义②永安建制封王(体现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初步建立政权。
(3)定都天京——正式建立政权(4)北伐西征。
3.北伐的目的:推翻清政府。
结局:北伐军孤军深入,清政府调动重兵。
意义:为西征军创造了有利条件。
4.西征的目的:巩固太平天国
结局:半壁江山被夺,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
二、“天朝天目制”
1时间1853
目的满足农民的学徒愿望。
3内容①土地分配
原理:天下之田,皆是天下人所耕,无处不整齐划一。
方式:以户为单位,不分性别,按人口和年龄等分徒弟。
局限性:不能达到绝对平均。
②产品分布
原则:千万不要私了,物归主。
方式:每家每户留足粮食,其余上缴国库。
局限性:扼杀了农民的积极性。
意义:它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反封建的革命。
4目标:四有二无。
评价: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献,反映了农民对土地的强烈渴望,是农民几千年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三。天堂的悲剧
1从盛到衰:天京之乱——朝中无人,军中无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2.重振国威:①重建领导核心② A .时代b .人民c .评价。
3失败:象征:天京陷落
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是主观的。
中外反动势力客观上联合起来了
4.评价性质:反帝反封建农民运动。
正面:是千百年来农民阶级的最高峰,沉重打击了国内外反动势力。这是中国人第一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否定: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不可能领导和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
1)社会经济基础: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日益暴露,产生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825,世界第一次经济危机最先在英国)
2)思想基础:空想社会主义的出现。(法国圣西门,傅立叶;英格兰欧文)
3)阶级基础: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进入政治舞台。(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法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 *宣言》的发表:1848二月
1)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国空想社会主义。
实践来源:马克思深入工人群众调查,研究分析资本主义制度。
2)主要内容:①阐明规律: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提出作用: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3)揭示使命: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4)号召团结:号召全世界无产者团结起来,反对资产阶级。(第一国际成立于1864)
3)意义: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无产阶级斗争蓬勃发展。
二。巴黎公社:1871 3月28日。
1,成立背景:普法战争,法国战败;资产阶级政府的腐朽统治。
2.革命措施: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教材第86页)
3.自然:无产阶级政权(最好的体现是“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
4.失败原因:
1)主观原因:①未能接管法兰西银行;(2)没有同其他省份取得联系,也没有动员广大农民;(3)法国资本主义仍处于向上发展时期,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根本原因)。
2)客观原因:①临时政府得到了法兰西银行的支持;(2)临时政府得到普鲁士军队的支持;(3)当时法国资本主义正在兴起,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条件还不成熟。
5.历史意义:①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2)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理论;③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俄罗斯十月革命的胜利
一、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
1.历史条件:
客观条件:①俄国一直处于帝国主义阶段,俄国资本主义具有浓厚的军事封建主义色彩,弱小的垄断资本对沙皇政府和西欧资本有很大的依赖性;②俄罗斯各种矛盾尖锐;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社会矛盾,加速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主观条件:①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布尔什维克党的成立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②俄国无产阶级遭受资本主义和封建农奴制残余的双重压迫,具有革命性;贫农成了革命盟友。
2.流程:
①二月革命:目的: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和沙皇制度性质: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作用:推翻沙皇专制政府中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主要的一个);工程师代表苏联(监理)
(2)列宁发表《四月提纲》:他提出了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和平方式)转变的任务。
(3)七月事件:结束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这表明和平发展革命是不可能的。
⑷十月决议:提出武装起义。
⑤十月革命:165438+10月6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苏联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给工农兵的信》、《和平法》和《土地法》。十月革命的性质: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革命)
3.历史意义:在国内,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为俄罗斯转变为社会主义强国,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国际:突破了世界帝国主义战线,推翻了资产阶级在一个大国的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奋斗的榜样,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半殖民地的革命斗争,促进了亚洲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