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朝代的人口是多少?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人口统计数据是公元前21世纪夏朝创始人于霞的人口记录。

据《帝世纪》记载,当时人口为13553923。

这个数字后来被历代史书采用,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口数字之一。

公元前11世纪,西周人口为13714923。奴隶社会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战争频繁,全国人口一直停滞在1000万左右。

在封建社会时期,人口迅速发展。

西汉平二年(公元2年),全国户籍人口59594978人(《汉书·地理》)。

东汉桓帝永寿3年(公元157年),有56486856人(《晋书地理》)。三国分立,南北朝战争后,人口大量减少。

6世纪末,隋朝建立后,全国统一。杨迪大业五年(公元609年),全国户籍人口恢复到46,065,438+09,956(《隋书》卷二十九,统考户口65,438+0)。

唐朝统治了250年,政局稳定。14年(公元755年),玄宗天宝人口达到最大值52919309(通典食7),为西汉时期的最高数字。只有不到600万。

9世纪中期以后,五代十国时期会导致近百年的战争。人口再次减少。

976年,宋朝统一全国。公元3年(公元1006年),全国户籍人口恢复为16,280,254人(《宋瑶惠编稿》为12)。

惠宗大观4年(公元11O)达46734784人(《宋史地理》)。整个北宋时期,人口都没有超过唐朝的最高数字。

11世纪初,金人入侵并统治黄河流域,南宋迁都临安(今杭州),全国政局陷入南北对峙。

1193-1195年期间,宋金两朝总户籍人口达到76335486人(根据《通考户口二》记载的南宋人口和《金史》人口)。

元朝统治中国近90年(公元1279-1368)。

二十八年(公元1291),全国户籍人口59848964人(《元史》卷16)。

明朝统治国家近300年,留下了详细的人口记录。

14年(公元1381年),全国户数为10,654362户,人口59873305人,平均每户5.62人(《明太祖录》卷140)。

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全国户数为11,415829户,人口66598337人(《明太祖成祖实录》卷二十六)。

整个明朝,户籍人口在5000万到6700万之间。

清朝时期,人口激增最快。顺治、康熙、雍正只有人口,没有人口。一般来说,人口包括男女老少,指总人口。丁数指每户壮丁数,仅指能服兵役和劳动的成年男子数;平均每户只有一两户,而总人口平均约五户。

顺治、康熙、雍正这几代人口数年都在2000万左右,估计总人口在6000万到1亿左右。乾隆年间,丁府(人头税)并入地方税。之后养殖人口不再征税,人口隐蔽性降低,人口增长迅速。

乾隆六年(公元1741),总户籍人口为143,411559(《清实录·高宗实录》卷157),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总人口达到1亿以上。

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总人口204209828人(《清实录·高氏录》卷701)。

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总人口为313,281795(《清高宗实录》卷1467)。从6年到59年53年,人口从654.38+0.43亿增加到365.438+0.3亿。乾隆是清朝的鼎盛时期,50年内人口翻倍是完全可能的。14年(公元1834年),道光总人口为4,065,438+0,008,574(《清宣宗实录》卷2,665,438+0),全国人口首次增至4亿以上。

。清朝处于封建社会末期,资本主义开始萌芽,生产力日益发展,全国人口从6543.8亿迅速增长到4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