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中安禄山和史思明为什么会被自己的儿子杀死?
安禄山和史思明原本是北方边疆的混混,关系很好。由于安禄山是大会半决赛,精通各种少数民族语言,曾在边贸当过翻译,但工作很不好,于是当了一名偷羊贼。抓贼时,安禄山以随机应变的勇敢方式向当地军政长官表达了为唐军效力的意愿,因此得救,加入了唐军。
安禄山进入军队后,因为聪明奸诈,精于胡言乱语,骁勇善战,所以升迁很快。但是有一次他因为他的错误在东京洛阳受审。唐朝著名人物张九龄当时就觉得这个人叛逆,强烈要求杀了他。结果,他没有被杀死,而是被唐玄宗注意到了。于是安禄山上了唐玄宗的线。
因为安禄山阿谀奉承的能力达到了顶峰,而且他经常表现得像个憨厚的人,很受唐玄宗的欢迎。安禄山是个大胖子。史书记载“晚年越胖,腹垂膝,重三百六十斤”。但是,安禄山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玄宗面前跳“胡璇舞”,可见他的手段。
因为安禄山多年来受到唐玄宗的宠爱,玄宗不断提拔他官阶军衔,甚至一人占了我们三镇的时间,掌握了唐朝一半的军队。当他足够强大的时候,安禄山不再装模作样,发动叛乱,就像白居易说的:“直到战鼓,从渔阳轰出,震天动地”。
关于安史之乱的各种战争过程,我不想赘述。反正安禄山打败了唐朝将领高仙芝、冯长卿、哥舒翰,征服了南北北京,在洛阳当了大燕王,声势浩大。
专注于他为什么会被自己的儿子杀死。
安禄山晚年,造反派的处境深陷泥潭,进展缓慢甚至被动。安禄山急袭心脏,太胖(可能压迫视神经)失明。
安禄山是一个残暴凶狠的人,而且双目失明,战事不利,更是残暴嗜杀。宫中左右太监经常被打甚至被杀,甚至对待大臣,心腹庄妍也经常被打,于是有一段时间安禄山天怒人怨,与亲人疏远。
而偏偏在这个时候,安禄山唯一可靠的人,他的儿子,也被他得罪了。安禄山的次子(其实是长子)安庆绪本该被立为太子,但安禄山犯了历代帝王的大忌——弃长扬短,偏爱小儿子,所以安庆绪对安禄山极为不满。
儿子、大臣、宫女太监,甚至安史之乱最亲近的太监李猪儿都对安史之乱恨之入骨,自然要被杀。安庆绪组织一批人进入安禄山的卧室,没有朝廷侍卫阻止。他们用刀捅安禄山的肥肚子。安禄山到死也没想到是谁杀了自己。临死前,他大喊:“一定有贼!”。
史思明的情况和安史之乱差不多。
史思明犯了安史之乱一样的错误,疏于长而使幼。史思明在安庆绪死后成为“燕国”皇帝,但他并不打算把位置传给长子史朝义,而是传给了小儿子。作为父亲,史思明经常找儿子史朝义的茬,多次扬言要杀了史朝义,让史朝义坐立不安。
这样对待你的儿子,更别说你的男人了。史思明对待部将非常苛刻,动不动就打,动不动就杀,将军们表面上不敢吭声,心里早就开小差了。相反,我很喜欢谦逊节俭的石朝义。
有一次,史思明命令史朝义在一天内完成一座堡垒的建造。这个任务很艰巨,但史朝义怕史思明嚣张,还是想方设法带着人完成了。但就这样,史思明还是不满意。骑马绕城一圈后,他说,等这场战斗结束,我一定要杀了你!(指石朝义)。
石朝义吓坏了,大臣们都听他的。那天晚上史思明住的地方离史朝义的军营只有几十里。大臣们流着泪来到史朝义面前,说:“王怀(史朝义的称号),皇上一定会杀了你,然后我们就不活了。与其坐等被杀,不如主动出击。今天必须决定大事,否则我们就投降唐朝!”。史朝义想起往事,终于下定决心,带领300名秦冰前往史思明的住处。史思明没能逃脱。他被活捉,几天后被勒死,死在自己的儿子手里。
史思明,安禄山,他们受到唐玄宗的赏赐,唐玄宗非常信任他们,但是他们背叛了唐朝。两个人最后都被自己的儿子出卖了,真的是罪有应得,一点都不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