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

(1)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3)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通常滞后于社会存在;

(4)各种形式的社会意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5)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完全同步。

受社会存在制约,反过来又对社会存在产生很大影响。它的多种形式往往体现在个体和群体意识中。一旦掌握,群体和个人的社会化水平会迅速提高。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层面,是社会存在的总体反映。包括人们的思想习俗,社会心理等等。社会意识结构以社会经济结构为基础,受社会政治结构的制约。社会意识有其自身的结构、特征和功能。

扩展数据:

社会意识和社会精神文明虽然不同,但都属于意识形态方面:社会意识作为社会存在的反映,包括精华和糟粕两部分,反映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社会存在和前进,阻碍社会发展;社会精神文明只是社会意识中积极的、本质的部分,不包括消极的、糟粕的部分。

但两者都相对独立,对社会存在有很大的反作用。社会精神文明的独特内容决定了它必然促进社会存在。因此,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重要的。

从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来看,社会意识包括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心理是一种低层次、低水平的社会意识,是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自发形成的无系统、无定型的社会意识。它表现在感情、风俗、习惯、偏见、自发的倾向和信仰、愿望、审美情趣等方面。

其主要成分有:阶级心理、民族心理、行业心理、时代心理等。社会意识形态是高层次、高层次的社会意识,是分工明确、形态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社会意识。主要表现为:哲学、宗教、艺术、道德、政治法律思想和自然科学。

百度百科-社会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