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海寺的历史演变
近年来,钟燕对这一理论提出质疑,认为静海寺是明仁宗弘熙元年郑和镇守南京时所建,因朱迪“命郑和出航”,为“赵太宗圣”而得名“静海”。对于“先民盖房”说,钟燕认为是晚清以来一些地方志家对以往地方志的误解所致。明成祖死于1424年,当时郑和六下西洋归来。明仁宗朱高炽继位后,派船出航的热情似乎不如祖上,于是任命郑和为南京守备。不管此时是否修建了静海寺,此时的郑和就住在静海寺。
刚建的时候,静海寺规模宏大,有大雄宝殿、天王殿、佛、观音、伽蓝、伦藏、弥勒、方正等,周围有钟楼、敬亭、观音阁、华严楼、仙岩阁、三素岩等建筑和景观,加上方丈室、和尚室,占地两万多平方米。16世纪中叶,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游历世界各地。曾在静海寺参观过乳香、没药、血竭等海外药材。被誉为“金陵法寺之冠”的静海寺此时在历史上赫赫有名,十分荣幸。
此后的百年间,静海寺历经沧桑。清朝咸丰年间和1937年日军占领南京期间,正殿全部被毁,只剩下一堆废墟和几间破僧房。静海寺的兴衰,无声诉说着中华民族百年来所遭受的屈辱。
曾几何时,这里的香客如云,佛轮常转,但香火终究敌不过战争的嚣张。1 8 4 2鸦片战争期间,腐败的清政府在英帝国主义的威胁下,在古井海寺与英军达成了《南京条约》的意向。在停泊在长江下关河上的英国军舰“康华里”号上,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正式签订,中国香港岛割让给大英帝国。在“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的铁律下,中国人民蒙受了155年的巨大屈辱。静海寺从此与香港岛结下不解之缘,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起点的象征。
静海寺建成后,在明朝郑德、万历、乾隆年间三次重修。据记载,在郑德重建后,静海寺有四殿六厅四亭,以及住持室、楼、亭、廊。
明清时期,静海寺规模宏大,素有金陵法寺之冠、金陵八大寺之首的美誉。在静海寺内,一尊清朝年间郑和为纪念其六下西洋而铸造的青铜鼎,至今仍供奉在寺内。郑和像也供奉在静海寺,清朝咸丰、同治年间仍有。1832年(道光十二年)二月,静海寺毁于大火,只剩下山门天王庙,后重建。
1840年6月,英国悍然发动侵华战争,史称鸦片战争。1842年,英国入侵南京,清政府被迫在静海寺与英国政府谈判,双方在寺内讨论了约四次。8月29日,《中英南京条约》在英国旗舰“康华里”号上正式签署。静海寺因此成为中国近代史起点的象征。
500多年来,静海寺经历了灾难和战争。解放后,只修了几座寺庙。1987,在旧址重建了一座628平米的仿建筑。因为不是恢复原貌,所以被称为“古井海寺旧址”,并于1990被辟为《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为迎接香港回归,1996年底进行了扩建,使展厅总面积达到2800平方米。整个建筑具有江南园林的风格,古朴典雅。举世闻名的明城墙随着狮子山蜿蜒前行,像一幅展开的历史画卷,静海寺则像银幕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荣辱与共的静海寺,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绝佳场所。被1997评为全国100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院内有“三苏岩”、“天妃宫碑”、铜镜“史镜”、警世钟等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