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解释一下贵阳号称“九门四亭十三关”

准确的说是九门四亭十四关。

对于我们生活了很久的城市,我们迟早都在和它打交道,所以我们最了解它,也最熟悉它,基本上能说出它的街道走向和商场位置。然而,我们不一定知道它的过去,它的历史,它有多少个门,它有多少个亭子,它周围有什么通行证。虽然有些名字沿用至今,但大部分都“名存实亡”。如果说有什么“现实”,那也只是废墟,破败的建筑,陈旧的石头。

其中一个“贵阳”,人们过去认为它源于明朝三年(1569)隆庆修建的贵阳府。但查阅史料发现,早在贵阳府之前就有一个贵阳名称存在,明弘治《贵州图新录》中两次提到“贵阳”二字,记载了“贵阳八景”。为什么叫“贵阳”?有一种说法是贵阳是你山的太阳,也有一种说法是贵阳是贵州的别称。至于哪个更科学,更准确,更符合历史,这个问题还有待考证。

在老城区,由于防御的需要,修建了城墙。有墙就有门,有门就有建筑。城市是官府和居民居住的地方,所以有官府,有私宅,有亭台楼阁。亭子是一个架空的小建筑,周围有隔板或栏杆,用于俯瞰,娱乐,藏书和拜佛。城内通往四面八方的驿道上都设有关卡,用来防止敌人入侵,控制人员往来,检查货物进出。旧贵阳城有“九门四亭十四关”之说。

贵阳城墙的确切建造年代因其历史悠久,缺乏资料无法考证。关于桂阳城最早的记载见于在位时(1341368)石所撰《顺元宣威八使铭》。操曰:“吾军到此,各部皆知,方设都督府,改贵州为顺源,并在城内定居。文章虽然提到了“城市”,但太粗糙,难以想象。郭明·张子的《钱骥》说:“建国之初,因元代老城址狭窄,城墙低矮,故建贵州省会。清代《贵阳府志》载“贵阳府城,即元顺程远也”。顺元以前设一个土城,东、南、西三个方向和今天的城一样。北面只有钟鼓楼。“可见贵阳在元代有城,但只是土城。

明清时期,贵阳城两次扩建。随着历史的推移,明朝在贵州的行政机构几经更名,人口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年增加。当然,原来的城市拥挤不足。于是,在元成的基础上,洪武十五年(1382),侯谷成、贞元杜指挥马进行了第一次扩建。石头就是石头,门五个:东有武胜,南有京,南有德化二,北有柔远,西有圣泉。据清代《贵州通志》桂阳城的记载,除了马将北门由钟楼扩建为喷水池外,城门的名称也有所变化,但其格局与明代基本相同。在这次扩建中,土墙被改成了石墙,比以前更大更完整,俗称贵阳老城或老城。

明朝万历年间,亳州杨应龙发生起义,多次扬言要渡乌江,直逼桂阳。天启之初,贵州发生奢(奢崇明)安(安邦延)事件,贵阳城被困十多个月。这个城市的食物供应被切断,无数居民饿死。所以明朝中央政府决定修建贵阳外城。天启六年(1626),贵州巡抚张和巡抚王玄在北门外加了600余尺的外城,设、、红遍、小东四门。至此,经过多次修缮和两次大规模扩建,贵阳城墙已全部建成。包括内城(老城区)和外城(新城区),中间由北门连接,共有九座城门,分别是老东门、南门、次南门、大西门、北门、卫青门、六广门、红边门和新东门。它的形状是南北长,东西窄。其范围包括今天贵阳市环城路以内的区域。

老东门:明代的武胜门和清代的赵文门。在今天的文昌巷,旧东门月城上建有文昌阁。现在仍有一座20英尺高的古城墙。城门在几年前被毁坏并修复。城门有联:“楼在蟾光祖座,山随龙穿城远。”

南门:明代叫朝京门,清代叫银根门。这里是贵州南部惠水、长顺、罗甸通往古驿道的必经之地。今天在南门南明桥北转盘,不见老区。几年前在大南街的中心地带改建成了一个花园,里面雕着兰花。

次南门:明代德化门,清代广济门。城门在都司路的西端。回龙观和关帝庙建在原来的古城墙上。解放后,寺庙重建,墙外杂草丛生,一片荒凉。因为它生活在南方的西部,所以被称为第二个南方。第二个南门有个环节:“两峰绿对峙,两江绿交流绕城”。

大西门:明代叫圣泉门,清代叫真武门。在今天的交通街和瑞金中路的交叉口。以前门外多是菜地,城西只有几户人家。河堤上全是水田,大门不怎么热闹,但城西的桂月寺、花甲松山、后来的母园都要经过。有一个门联:“听河水声洗马,但望远处山,欲与狮斗。”

北门:明代叫柔远门,明代叫武德门。在今天的喷泉中,它是老城区和新城区的分界线,也是连接老城区和新城区的通道。65438年至0927年,周西成掌管贵州,在城内修筑道路,拆除城门,连接南北。65438年至0929年,毛光祥修建了周西成铜像,俗称“铜像台”,解放后改建为街心花园,现已成为各族节日的庆祝场所。有一副对联说:“城内十里庆,城外千里盖。”

味清门:俗称味西门,位于卫青路,黔灵西路的上端。因此,该门可通往通渭卫青(今清镇县)。清镇因魏和镇西魏而得名,有对联曰:“蜂争狮形位,山贯。”。

六广门:中华北路与白鹭巷交叉口。这条路在明代是通往桂阳西行的主干道,从这里可以出龙场(此时)的刘广河,城门因此得名。

红边门:又名红边门,位于今普陀路与豆腐巷交汇处,故城门可通红边门上十二码头(即今开阳),故名。城门联是:“方近岭田,鹿高云山。”

小东门:又名新东门,因位于黔灵东路与于嘉祥交汇处的市内东门而得名。城门有联:“谷播陈元,农候雨露,花探三女如云。”写城门的田园风光。

贵阳“四馆”中,只有毛文馆存在。其余的御经阁、灵官阁、黄愚阁都已消失,但知道它们的遗址如今在哪里的人并不多,即使是“老桂阳”。

文昌阁:贵阳有两个文昌阁。一个原本建在城里的桥上,现在已经不存在了,早就被人遗忘了。另一个是文昌阁,至今犹存,建于老东门月城之上。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取文昌之名,寓意文化和人才的繁荣。该亭是一座三层三檐、不等边、九角金字塔形屋顶的木质阁楼,风格独特,巍然屹立。站在亭子上,可以看到半个贵阳城。

黄敬阁:在今天的傅生路小学,它看起来就像一个皇家藏经阁。解放前这个地方是志道小学,这里有古建筑的痕迹。经过多次整修和重建,它已经完全消失了。

灵官阁:在普陀路建国巷,建于清朝乾隆年间。以前是一个大尼姑庵,两院四院。拆除时间不详,现在最窄的建筑都建在地基上。

玉皇阁:在季承路上,现在是季承路小学的校址。玉皇阁应该是个修身养性的地方。1958原有古建筑全部拆除,教室重建。

贵阳城外的“关隘”大多修建在山路咽喉处,多在古代交通要道上,有拱门和相应的房屋,有士兵把守,担负着入城的重要防御任务。清末民初,贵阳还设置了南北关隘,作为征收杂税的地方,与旧海关有所不同。明清时期,贵阳城外一般有十四关。

新增关:明代《贵州图经新录》说:“新增关在枝城东南三十里,贵州立于其下。”新天关因其出入新天尾(今贵定县)而得名,贵州就矗立在今天的油榨街。据此,新天关应该在今天的油榨街附近,因为找不到足迹,位置有待考证。

土云关:原名右佐关、土宁关。《贵阳正史》说:“土云关,原名右座关,在城南。”康熙四十年,改屠宁,道光元年,改屠云。油榨关原名贵阳站,位于油榨街东端的森林公园内。附近有一座土云桥,石壁上留下的几处石刻,让关隘依然有着古老的韵味。

乌鸦关:俗称小关。明代《贵州图经新录》说:“鸦关,治城北三十里,四面环山,唯此可守。”这里曾经是贵阳经过四川的必经之地。有一个老牌坊,旁边有商店,供顾客留宿就餐。在高速公路建成之前,这里是贵阳的北部门户。拱额嵌有“北门锁匙”字样。

凤凰关:俗称大观。《贵阳县志》说:“凤凰关,城北十里,原名大鹏关。”以前是贵阳到四川的邮路,后来高速公路不经过这里,就被冷落了。现为贵阳市乌当区野鸭乡大观村。

蔡家关:艾青必答《钱智略》:“蔡家关位于枝城西北五里,又名响水关。”蔡家关位于贵阳市西部,贵州理工学院建于1958。现在是贵州大学的一个校区,黄贵公路从这里穿过。

击铁关:桂阳府志曰:“击铁关,击铁寨于副都督。离政府有六英里,还有一个池塘。”由此可以推断,大铁关位于花溪区陶谦乡大铁寨,东临陶谦,西接青岩,青岩至陶谦的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白沙关:《贵阳府志》说:“白沙关位于麦锡里刘家庄,府西二十八里。西大清镇,东通杂作。”白沙关位于古贵阳通往修文的主干道上,现属白云区燕山红巷管辖。

百达关:《贵阳县志》说:“百达关在泥水里。进城十七里,登高入云。”百德关位于今贵阳市西部,北有阳关农场,南有野鸭塘,属野鸭乡混水屯村。

六红关:《贵阳市志》稿中记载“六红关在城东五里,贵公路从其下通过。”六红关,原名路团关,位于这家茶店的北面,隶属云岩区黔灵乡。它以用儿童文学建造的天主教女修道院而闻名,后来被改成了精神病院,它的边上是贵州植物园。

塘坝关:《贵阳纪事》稿未完成。上面写着:“塘坝关在城东三里,是通往旧黄平的路。”塘坝关位于今桂阳东南部,隶属南明区云观乡,南有油榨街,东有毛沙井。是贵阳的东出口,贵新公路机场段从这里穿过。每天的车流如潮,热闹非凡。

陆路关:俗称大地关,即弘治《贵州地图集新志》中提到的铁岭。旧时是连接省会贵阳的主干道,中间是曹思。在贵阳的东南部,现在属于南明区后朝乡。

小土地关:位于推关以南一里处,曾是省会贵阳通中与连队相遇的必经之地,现属南明区后朝乡。

北关:清末民初,在普定路(今云岩区黔灵西路基督教堂)设立北关,作为征收杂税的场所。

南关:清末民初在太平路(今南明区新华路南明医院)设置南关,也是征收杂税的地方。

老贵阳的九门、四亭、十四门有一部分保护得当,遗迹可寻,仍有当年的风貌。但由于历史变迁,时间的流逝已经消失。但是到现在还在用过去的名字。这些名字可能只是一些符号,人们一般不会去研究它的历史和内容。只有怀旧的、探询过去的人,才会关心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