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明街历史文化街区的交通方式有哪些?

温明街历史文化街区交通指南:交通:可从昆明东站、北站乘坐各种公交车。

历史街区是活的历史书籍和文化瑰宝,与众多广泛分布的历史文物一起构成了城市的记忆。

温明街历史街区是指昆明市盘龙区华山南路以南、正义路以西、景星街以北、五一路以东约265,438+0公顷的区域。街道有温明街、井陉街、光华街、甬道街、市府东街、苗文直街等6条主要街道,包括董娟窑洞巷、席绢窑洞巷、吉祥巷、大银桂巷、小营营巷、幸福巷、桐城巷、直道巷、孝子坊巷、秋宗巷、郭家巷、曙光巷、四支巷、正义巷。占老城区面积的3%。

温明街历史文化街区是昆明仅存的老城区,是昆明历史文化名城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文明街区的历史起源于大理国,自元、明、清、民国、新中国建立至今,已有近900年的历史。900年历史的沧桑积淀了温明街丰富的历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岁月信息。其以传统民居为主体的多元建筑文化,以儒家思想、抗战文化、名人文化为主体的精神文化,以封建王朝覆灭、共和国重生、抗战胜利、昆明解放等重大历史事件为反映的制度文化,以市场商业为典型的民间文化,独具特色,丰富多彩。

温明街区目前的格局,是从清康熙时期云贵总督在此设署开始逐渐形成的。康熙二十年(1683),巡抚蔡玉荣将云南旧宅改建为总督府(今人民胜利堂)。总督衙门是云南、贵州两省的最高机关。代总督不断修造,尊贵非凡。巡抚衙门的建立奠定了文明街区格局的基础。

自总督衙门建立后,周边道路应运而生。第一个是面向大门的过道。地道是清朝官员进行礼仪活动和出入总督府的官方通道。地位较低的官员和平民只能走狭窄的小巷,在隧道两侧形成L形的东绕隧道和西绕隧道(绕隧道的意思是窄小弯)。

当时巡抚、傅等衙门称之为四合院。所以从总督衙门东门往东到番台衙门的路叫东园街。从大门西侧的都莲地区向北拐,通往总督衙门的路叫西苑街。这一带的粮署、盐务署、巡捕署都在地道的南边,连接这些衙门的东西向的路叫粮道街。

这样,以总督府衙门为中心,分别连接四个主衙门的两横一纵的工字型道路,就构成了文明街区的骨架。昆明清朝的几个衙门的位置还是比较稳定的,200多年来变化不大。这些街道被保留了下来。

昆明重阳起义是武昌起义后发动较早、战斗最激烈、牺牲最大的一次武装起义,在全国也有较大影响。1911年重阳起义时,当时封建统治的头机关云贵总督衙门成为武装起义的主战场之一。

随着封建王朝的覆灭,云贵总督衙门结束了历史使命。为了庆祝重阳节起义的胜利,周围的几条街道都改了名字。东园街和园门口以光复中国的名义改名为光华街。井陉被认为是好运的象征,所以粮道街被命名为井陉街。南街变成了正义街。正义、光华、景星等街名的诞生,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记录了昆明的辉煌历史,反映了封建王朝的覆灭和共和制度的确立。

建筑是人类文明的丰碑。这是因为它凝结了人类对材料的驾驭能力,沉淀了社会政治文化,凝结了艺术家智慧的结晶。从历史和社会发展的综合角度来看,昆明是由各个历史时期和各种原因形成的移民城市,其建筑风格主要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同时,昆明地处边疆民族地区,建筑风格明显受到少数民族建筑文化的影响。由于滇越铁路的修建和商埠的开辟,西方建筑风格也渗入其中,使文明街街区成为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

从北到南,温明街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区域。由于历史功能不同,其建筑特色也大相径庭。

文庙地区:文庙十字街(现人民路)以北,华山南路以南。主要建筑是文庙。昆明文庙始建于元代,现建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孔庙是纪念孔子、弘扬儒家思想的圣地。历史事实表明,儒家思想在云南的历史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储存和传播先进文化,构建云南社会的封建伦理道德,促进云南各民族的文化心理认同和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孔庙原是我国典型的、完善的园林式建筑,是我市规模较大、较为精美的建筑之一。但由于种种原因,老建筑逐渐被拆除重建。除了在1978附近重建的凌杏门、池畔上的墙水桥和桂香楼,其他建筑,包括碑文、对联和匾额,都不见了。

辛亥革命后,孔庙成为昆明人的热门天堂,有公共茶馆,棋牌室,报纸阅览室,传统戏曲灯室和灯光明亮的露天体育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关部门对其进行了多次修缮,并一度更名为公共娱乐公园和昆明公共艺术博物馆。近年来,通过改造,不仅保持了环境幽静、树木繁茂的特色,还设置了许多高雅的文化活动,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市场气息和文化气息。

胜利堂地区:苗文街以南、光华街以北的主要建筑是胜利堂。

胜利堂建于云贵总督署旧址,1944开工建设。原名致公堂,后改名中山纪念堂。1946竣工时,更名为抗战胜利纪念馆。除了观众厅的弧形山墙外,建筑采用传统的歇山式灰管板式屋顶和明斗拱。彩绘画框,白石勾栏,民族风格浓厚。胜利厅的周边布局也进行了改造,整体鸟瞰呈高脚杯状,颇为壮观。胜利堂两侧的云瑞东路和云瑞西路是杯壁,北面的云瑞北路是杯口。清代修建椭圆形的云瑞公园,作为云贵总督署照壁所在地。胜利堂的建筑可谓是昆明现代建筑的典范。

1950 65438+2月,昆明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在胜利堂前广场中央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2月24日落成1995。这座纪念碑高27米,呈正方形,有一个两层楼高的基座。基座地下空间用于设置云南人民英雄纪念室。纪念碑底部的四面墙上嵌有反映云南人民斗争历史的浮雕。纪念碑庄严肃穆,表达了云南人民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怀念。

光华街以南主要是市民居住和经商的地方,是民俗文化最集中的地方。

昆明的大部分建筑都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历史上昆明建筑布局以汉族四合院为主,吸收了白族、彝族等民族的特点。一般以房间为单位形成三个单体建筑(称为房),然后将其围合起来,形成代表昆明特色的四合院。同时,昆明地区的民居建筑也有来自滇西大理白族的单坊屋、三坊一墙、四进五天井、六进一泉等。滇东南建水、石屏地区的三个六耳花厅、四马车。并且滇越铁路建成后,随着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和对西方建筑文化的向往,出现了砖木结构的外国别墅。这些建筑很多都保存在文明街区,有的还好好的。

据有关部门调查,温明街至今仍有20多处房屋,保存完好,建筑高档,特别是小营桂巷7号、8号院,举人巷10号、165438号,西卷东巷1号,吉祥巷18号,温明街65438号。这些民居大多布局规整,结构严谨,制作精美,雕刻精美,代表了当时昆明民居建筑的水平,体现了中原文化与云南民族文化的交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性。可以说,温明街是昆明民居建筑的博物馆。

温明街地区临街的店铺固定为两三层土墙木建筑,风格独特。上面的楼层大部分是供人居住的,稍微向外凸出,还有不同风格的立柱。下面几层是店铺,稍微缩进一点。店铺之间隔着一道风火墙。这种单檐吊柱的厚重建筑是昆明的特色,以临街铺面为主,连成一个新的街坊。

由于昆明的大规模建设,大量的历史街区消失了。昆明安静曲折的小巷很少见,但温明街的小巷基本上保存完好。这些小巷不仅反映了特定时期昆明城市居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状态,还记录了有趣的故事。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追寻温明街的商业历史,可以看到一个共同的现象,那就是各条街上商铺的经营项目此起彼伏,潮起潮落,给不同时期、不同需求的人们留下了难忘的回忆。清代曾在这里兴盛一时的灯笼店、蜡烛店、大电缆店,早已退出人们的生活。连抗战时期电影里的书店都难找。就连建国初期温明街的年货市场、苗文街的瓷器店、服装店,都成了老人儿时的梦想。

在今天众多的商业项目中,我们可以看到仍然有一些项目像老店一样充满了历史的印记。那就是药房义光,餐饮业,传统手工业市场。

云南药材资源丰富,种类居全国之首。昆明是云南重要的中药材加工和集散地。中药的贸易、生产和加工历史悠久,产生了一批优秀的中医和名药。民国时期,在药店义光,除了福临堂、杨大安堂、王韵彤膏药店、清代黄义光等老字号外,一批新的药店和诊所也相继开业,如光华街郑氏女仙丹、万紫美诊所、新街黄弄山义光、医院等。时至今日,福临堂和王运通药膏药店还在经营,福临堂也发展成了一个庞大的公司。

在餐饮业方面,温明街在历史上一直是餐饮业的集中区。民国时期,这里不仅有共和春、华丰茶社等著名老字号餐馆经营,还有很多风味小吃汇聚于此,如井陉街的小肥鸭、仁和园的破包子、过桥米线等,都非常有名,很有代表性。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温明街的餐饮业仍然保持着传统的云南风味和中西南北荟萃的景象。

当然,这里还有著名的花鸟市场。

花鸟市场位于昆明市中心的甬道街。虽然这个市场形成于上世纪80年代初,但它经营的商品大多是昆明的传统产品,无论是花鸟虫鱼、古玩、木雕玉器、陶瓷、鞑靼根雕、铜制品、蜡染扎染、刺绣花卉、民族珠宝、云南围棋(云子)以及各种工艺品,都体现了昆明传承工艺和工艺品集散地的特色。

在温明街生活工作过的历史名人主要有人民音乐家聂耳、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民族英雄林则徐、国际友人胡志明等。

虽然我们认为保护历史街区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旅游,但历史街区无疑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具有巨大的旅游功能。也正是旅游业的兴起,让很多人开始明白保护历史街区风貌的价值。随着保护和更新的发展,温明街历史街区将成为我市重要的历史文化旅游景区和传统的商品餐饮贸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