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兴、南雄及其周边地名的历史渊源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中央集权制,在年分为36郡,行政区划为“郡-郡”两级制。
始兴南雄属南海县(该县今属广州)。
陈县、连县:长沙县。
大余县:叶楠县、九江县。
秦三十三年(214),东汉改称叶楠县。这个县面积很大。后来从这个县又分出了很多县(比如始兴县,始兴县还分了大余、南雄、甘南三县),它的县也分了很多次,缩小了,先是九江县到张羽县,再到庐陵县。
元丰五年(106),西汉武帝“初设州刺史,分十三州”。但当时的州刺史只是代表汉朝监管下的郡州,没有固定住所,也没有形成一级行政区划。因此,当时的行政区划实际上仍是“县—县”两级制。
始兴南雄地属:扬州刺史署->;张羽县->;叶楠县。
还有一部分始兴:荆州刺史-& gt;桂阳县-& gt;曲江县。
当时的曲江县范围很大,今天的仁化、乐昌、乳源都是从曲江县撤掉的。
三国时期,“周”真正成为最高行政区划单位,是“州-郡-县”三级制。
始兴南雄属于孙吴的地界,始兴县和始兴县的地名就诞生在这个时期!
最初,始兴南雄属于扬州-& gt;庐陵县-& gt;叶楠县,它的一部分属于靖州-& gt;桂阳县-& gt;曲江县。
后来始兴县从叶楠、曲江分出,再从始兴县分出谢杰县(位于今始兴)。也是从桂阳县分出,并入始兴县。此时的始兴县范围很大,现在的大禹、南雄都是从中分裂出来的。
此时,始兴属于荆州-& gt;始兴县-& gt;始兴县和谢集县。南雄属:谢杰县。
斜步县废。叶楠后,改为庐陵县。
始兴南雄地属:广州->;始兴县-& gt;始兴县。
东晋南北朝的行政区划是“州-郡-县”三级制。
产地:荆州->;始兴县-& gt;始兴县和郑捷县。南雄属:郑捷县。
梁元帝萧艺年间(公元552年),县内设东衡州。梁末陈初,东衡州一度废弃,始兴县改为衡州(治州在今英德)。嘉元年(560),复东衡州,始兴县属东衡州。
始兴南雄地属:东衡州->;始兴县-& gt;始兴县
梁时,安远县脱离始兴(后演变为大余县)。梁化县(今乐昌县)从曲江分出。
文帝三年(583),实行“州县”制。
始兴县属东衡州管辖,开九年(589年)划归广州。后来,广州改名为周帆(因为它避开了杨迪·杨光)。
大业三年(607年),杨迪改州为郡,郡由郡统一,恢复秦制,为“郡县”两级制。
产地:南海县(广州/周帆)->;始兴县
唐代实现的行政区划是“道府(州)-郡”三级制。
唐初改县为州,始兴县属广州管辖。后在韶关地区建立周帆,始兴县隶属周帆,多次更名,最后改为韶州。
始兴南雄属于岭南路-韶州-始兴县。
南雄是唐朝时从始兴拆过来的。
宋代行政区划为“路-州-县”三级制。
五代南汉时,免昌、始兴两县从邵州分出,设雄州。宋代改为南雄府,后改为常宝。
始兴南雄属于广南东路-& gt;南雄地区->;始兴县和常宝县。
元朝实行的行政区划主要是“省-道-府(州)-县”四级制,也有* * *三级制。南雄府改为“南雄道”。
始兴南雄地:江西省-& gt;南雄路->;始兴县和常宝县。
明代实行的行政区划主要是“省(部)-府-州-县”四级制,也有三级制。南雄路改为“南雄府”。
始兴南雄地属:广东->;南雄府-& gt;始兴县和常宝县。
清朝实行的行政区划是“省-府(直隶州)-县”三级制。改南雄府为直隶南雄府。
民国时,南雄府改为南雄县,与始兴县同属广东省。
参考资料:
[1]汉地理学史
[2]《三国志·兀术》
[3]《晋书·地理》
[4]隋书地理。
[5]《旧唐书·地理》
[6]《中国历史地图集》(1975版)。
[7]《中国古代文化史》
(广东始兴谭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