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乡经济
长白乡岛虽小,却有深水港的优势,国内外很多集团和公司都看中了这块投资热土。2003年,新加坡集团在该乡投资20亿元,今年又有几家公司洽谈投资水产、码头、输油等项目。
长白乡华侨众多,华侨为长白乡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1979年4月,新加坡华人滕宝友先生捐资163400美元在定海区建设长白友谊发电厂。海洋捕捞1988 -2007长白乡渔业生产在结构调整中稳步发展。1988年,全乡渔船91艘,总吨位1847吨,马力3606匹,产量2097.5吨,产值422.56万元。云龙、蛟龙、后安渔村1997改造后,渔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投资700万元,新购置大型木质渔船30艘,全乡渔船增至159艘,总吨位3643吨,马力9033匹,产量4355吨,产值193858元。1998以后,为了应对海况的变化和近海资源的下降,海洋捕捞业经历了减船减人、转产转业的过程,木质渔船逐渐过渡到钢质渔船。2001,全乡新建钢铁渔船15艘,投资11万元,拆除劣质小木船10艘,转移渔民34人。2007年,全乡共有渔船87艘,总吨位5697吨,马力10647,总产量5637吨,产值2618.8万元。捕捞产量和产值分别比1988增长了1.2倍和5.2倍。
海水养殖1988 -2007年,全乡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养殖技术不断提高,养殖品种不断增加。1991年,该区水产养殖公司率先在长白大湾、乾安、小满养殖中国对虾150亩,平均亩产150斤。长白西盼盼盐田30亩低洼盐田改造成功,养殖大黄鱼和太平洋牡蛎。1998全乡海水养殖面积达到1699亩,其中虾蟹979亩,蛏子90亩,泥螺300亩。混养面积825亩。5438年6月+2002年10月,第一家舟山绿源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成立,实行生态养殖企业化管理模式,投资250万元,在大湾、前岸外塘建设600亩高位池。
2002-2003年,舟山绿源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承担省重点项目“南美白对虾吨位生产技术研究(出口标准)”,平均产量1.1.05吨,最高产量1.88吨,每亩产值3万多元,每亩利润1万元。绿源公司跻身国家商检备案养殖基地,产品符合出口标准。2003年普陀牌南美白对虾荣获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称号,全省南美白对虾高位池高产清理现场会于6月65438+10月65438+6月在长白召开。2004年初,通过省科技厅组织包括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省海洋科研单位、高校等机构在内的专家鉴定,各项综合养殖技术国内领先,项目获得2004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舟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那一年,中国对虾新品系“黄海1”高产集约化养殖成功,500平方米水面产量550公斤,亩产750公斤。2005年建成30亩养殖大棚,研发日本对虾半工厂化集约化养殖技术,初步获得成功。一年两熟亩产800多斤,是目前全国最高产量的两倍多,是一般栽培的10多倍。2007年全乡养殖面积2300亩,其中池塘养殖1.76亩,滩涂养殖480亩,淡水养殖60亩,总产量550吨,总产值1.365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