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籽油的历史
早在先秦时期,《山海经》中就记载红花是一种古老的西药。公元659年,也就是唐朝清朝4年,苏静等人编纂的《新编本草》和宋朝开宝6年,也就是公元973年,马志等人编纂的《开宝本草》都详细记载了红花的性质、功能和主治。到了明代,名医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记载:“红花出自西域,味甘无毒,其种子功能与花相同,可用于男血、女水、血、血。”红花籽榨油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明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说:“红花籽洗净,捣碎熬醋拌素菜,十分可口,亦可作车、船、烛之用”。
20世纪30年代,甘肃敦煌县将红花种子作为油料作物栽培,用土法榨油,含油量和出油率低。20世纪中期,美国成功培育出用于制油的红花种子,含油量从26%提高到36%。此后不断培育出含油量更高的品种。65438年至0979年,大量红花油传入新疆,建立了红花籽油生产基地。
天山红花又名草红花,原产埃及,但在巴基斯坦、印度等地栽培历史悠久。藏红花(Crocussativus),又名番红花或藏红花,为鸢尾属植物,原产西班牙,药用部分为伊朗、沙特等国的柱头。在国外,藏红花最初只是作为染料进行栽培,后来才认识到它是活血通络、祛瘀止痛的珍贵药材。在医学上,常用于治疗血瘀所致的闭经、胸腹胁痛,也用于治疗外伤痈,尤其其养血功能早已名扬天下。正因为如此,藏红花早在明代就传入中国,在《本草纲目》中被列为入药。在养血方面,藏红花优于红花。
红花和藏红花只有一字之差,所以在概念上常被误认为是同类同义词。很多人还是把西藏引种栽培的红花当成藏红花。其实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植物,这个红花不是另一个“红花”。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是菊科黍属双子叶植物,花头中的每朵管状花都是橙红色的。藏红花是鸢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单子叶植物纲,具有球茎和紫蓝色或紫红色的花。虽然两者在活血通络方面功能相似,但在系统演化、形态发育及其他用途上有很大差异。
西藏不产藏红花,那么藏红花为什么以“藏”字命名呢?因为这种药材是从地中海沿岸经印度传入西藏,再经西藏运到内地,所以人们称之为藏红花。
最直观的特点是-23到27度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