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不理包子的由来

清朝光绪年间,靠近天津边缘的侯家有个卖包子的小摊。摊主名叫桂友友,外号“狗”。

因为他的包子好吃,买家又多,他一个人又忙着做又忙着卖,就琢磨了一个快速卖的方法,在地摊上放了一双筷子和一堆厚厚的瓷碗。

谁要买包子,就把钱放在碗里,然后给他。他把钱给包子看,从头到尾一句话也没说。

于是人们嘲笑他:“狗卖包子,不理!”传来传去,是个狗不理包子。

扩展数据:

狗不理包子是一种由面粉、猪肉和其他材料制成的小吃。创建于公元1858年(清朝咸丰年间),是“天津三绝”之首,中华老字号之一。

狗不理包子选面选馅精细,制作工艺严格,外形美观,尤其是包子褶对称,每个包子不少于15褶。

包子,鲜而不腻,好吃。

狗不理包子以鲜肉为主,有六大类98个品种,包括三鲜包子、海鲜包子、酱肉包子、素食包子。

2011110年,国务院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狗不理包子传统手工技艺”项目列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