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历史
“六朝古都”是指六个朝代:
229年至265年和266年至289年,吴栋都建业。
东晋从317年到420年以建康为都城。
刘宋王朝从420年到479年都建康。
南齐,公元479年至502年,建康为都城;
梁朝,502-552年和555-557年建康为都城;
公元557年至589年,陈朝以建康为首都。
金陵是南京的别称之一。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在石头山上(相传为今梁青)建金陵城,金陵由此得名。
公元211年,孙权占领江东六郡,从京口迁至秣陵,建石头城,为繁荣帝国工业,改名建业。221年,丹阳县从宛陵迁到建邺;223年建立扬州,从那时起直到唐武德八年,“扬州”指南京;229年,孙东吴崛起的都城由武昌迁至建业,南京由郡升为都。230年,江南建立了第一所汉学学校。之后成为江南第一名城,与洛阳、长安、许昌并称为三国时期的大都市。公元280年,吴被金灭,建业于当年改名秣陵,原属魏国的扬州并入吴国设立的扬州。281年,秦淮河为界,建业在北,秣陵在南。282年“业”改为“业”,后于313年改称建康,以避晋代皇帝司马业之名。五胡乱华后,进士南渡。永嘉之灾311年,西晋都城洛阳沦陷。317年,西晋灭亡,司马睿重建晋朝,建都建康,史称东晋。在此期间,易观杜南使汉民族在南京保存了中国古代文化。东晋建立后,为了保存正宗的中国文化,建立了国子监。此后,南朝的宋、齐、梁、陈先后在此建都,与、并称“六朝古都”,故有“六朝古都”之称。
六朝时期,建康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用谢朓的诗“江南锦绣,金陵帝都”来概括。六朝建康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百万。它是世界上第一个百万人口的大都市,与罗马一起被列为“世纪古典文明的两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