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战腊子口的战斗过程
毛泽东清楚地知道,如果腊子口再次陷入危险,红军将会进攻它,或者它将不得不退回草原。乌江、金沙江、大渡河没有阻挡红军的前进,红军却在雪山草地走过来。毛泽东果断下达了“两天内拿下腊子口”的命令。
9月17日下午,红军1第2师4团向腊子口发起猛烈进攻。但由于地形不利,部队无法部署。从下午到半夜,连续充电十几次都没有成功。半夜,部队暂停进攻,重新研究作战计划。根据新探测到的情况和战士们的建议,他们决定兵分两路。一路由政委杨成武带领六连从正面夜间进攻,夺取独木桥。如果偷袭未能实现连续攻击,会使敌人疲劳,消耗敌人弹药,引起敌人恐慌。另一路团长王开湘带领1、2连,悄悄迂回到腊子口右侧,爬上陡峭的山崖,摸上敌人的后背。
战斗又开始了,正当正面战斗激烈的时候,迂回部队已经摸到了腊子口右侧的悬崖。一个带着铁钩长杆的苗族战士先爬上陡壁,然后把事先连好的绑腿缠在树干上,放下。后来士兵们把绑腿一个个拉起来。他们突然出现在敌人的后方,把敌人吓得魂不附体,扔下枪就跑。
聂高度评价了腊子口的攻克。他说:“腊子口之战打开了北上之路。如果腊子口打不开,我军南下回不去,北上出不去,在军事上和政治上都会处于两难境地。现在没事了。蜡口一开,整个东西就活了。”
腊子口,一场极其惨烈的战斗,早已作为经典战例载入长征史。腊子口被攻占时,与其说是用手榴弹打开的,不如说是红军指战员用血肉之躯攻占的。
笔者查阅核实了相关史料和亲历者回忆的文章,但始终没有得到红军的战斗伤亡数字。凡是写伤亡的,大多含糊其辞,也许是故意淡化,以避免“战争恐怖论”的嫌疑...
《聂荣臻回忆录》写道:“我们过了腊子口,当夜又爬了一座山...过这座山牺牲了几个战友。”没有提到腊子口战斗的伤亡情况。
杨成武在《回忆长征》中只写了主攻六连的若干伤亡数字:“突击队...在敌人的手榴弹停止后,他们急得冲上去。但几次冲锋都失败了,几个战友死伤。”这是六连第一次进攻敌人的伤亡记录。之后,团政委对六连的伤亡情况和具体情况一字不提,直到最后总攻。舒潼的文章称,红四团1营在敌后攀崖行动中“奋不顾身”,“有的摔死了”,可惜没有死者的名字。至于红四团整体战斗伤亡情况,就这些,其他就不知道了。
指导员胡秉云是刘宏连队唯一的幸存者。他在《腊子口上的红六连》中写道:“我军地形不利,兵力无法部署,几次冲锋失败,死伤十余人。”这个伤亡数字也是最初对敌进攻受挫时的伤亡记录。而被带到这里的“十几个人”都没有名字和职务。在随后的袭击中,从未提及该公司的伤亡情况。在写到组织敢死队时,作者回忆说:“参加敢死队的人异口同声地发誓:为英勇牺牲的战友报仇,不打开腊子口绝不回头!”他英勇地死去,既没有地位也没有名字。在这本3500字的回忆录中,作者甚至没有注明第一人的身份(职务),只提到了“我们”、“我们公司六”和“我们公司的几名干部”。不仅如此,文章还只字未提六连连长的军职和姓名。这种写法给历史留下了不可弥补的遗憾。
胡秉云在进攻战中双腿受伤,一句话都没说。右腿上的一块弹片卡得很深,取不出来。他简单包扎了一下,坚持走到大草滩和哈达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