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列宁说直接发号施令的方法(初三低教版)网上等。,急!
俄国革命基本胜利后,苏俄试图坚持无商品货币关系、平等分配的战时* * *生产政策。但是,列宁后来从实践中认识到,“由无产阶级国家直接发号施令来调节小农国家民族产品的生产和分配”的做法是脱离实际的,“现实生活表明我们是错误的”
列宁的十月革命四周年。原文是:“我们计划(说我们的计划考虑不周可能更准确些)在一个小农国家里,用无产阶级国家的直接命令的方法,根据* * *原则,调整民族产品的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表明我们错了。”(《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570页)
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可以用《论合作社》中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列宁全集》第43卷,第367页)
在国内建设实践中,列宁“发现”并强调了物质利益原则。
他说,“因为我们不善于贯彻这个原则,所以我们每走一步都吃亏”,这是“许多社会主义者的绊脚石”。
“如果社会主义与不同的世界联系在一起,它就无法生存。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把自己的生存同同资本主义的关系联系起来。”(《列宁全集》,第41卷,第167页)
“现在我们有理由说,对我们来说,合作社的发展等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列宁全集》,第43卷,第367页)。
“在我们看来,我们有理由说,在我们看来,合作社本身的发展就等于社会主义的发展(上述‘小’除外),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种根本性的变化表现在:过去,我们把重点和应该重点放在政治斗争、革命、夺取政权等方面。,但现在我们的重点已经改变,转向和平组织的‘文化’工作。.....如果抛开国际关系,只谈国内经济关系,那么我们现在的重点确实是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