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阳战役的战争评价

关于一个公司打败一个部门的反驳论点

这篇文章的构成已经远远超出了历史本身,只能算是小说。在认定事实之前,必须先纠正上文中一个简单的错误,即上文中的“莱阳”是湖南“耒阳”的错误,否则根本谈不上一起去。其实这个简单的常识性错误并不是作者在网上的笔误,而是他在抄一些报告文学的时候,把他们的错误抄在了一起(比如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与林彪》被写成了《莱阳》)。

所谓朱德、陈毅一伙撤退匆忙,来不及通知林彪公司的说法是毫无根据的。事实上,一些报告文学作家混淆了65438年4月和65438年2月之间的事件。1928年4月,广西军队大举进攻耒阳、永兴、宜章等县,朱德、陈毅在耒阳农村集结主力,仓皇撤退。由于时间紧迫,来不及通知各地。在部分地区,农业军和部分主力(如永兴,有一个主力排和一个独立团)损失很大。〔5〕1928师二月进攻时,已事先通知朱德等人,临时撤离是按照计划行动的,不存在所谓“朱、陈仓促收缩散兵,率领主力不作抵抗就撤退”和“事先通知林彪率领的一个连”的情况。黎一萱师的进攻时间是1928年2月25、26日左右(白崇禧在民国档案馆1年3月给蒋介石发电报,说的部队于3月26日攻入耒阳),朱、陈的主力当时在耒阳县城,“二打耒阳”后转移到耒阳农村,即。当时的朱德、陈毅、王、耒阳县委书记邓宗海、县苏维埃主席刘泰、军委主席,经过一次军事会议,决定避开敌人,保存实力,于是自愿离开耒阳。[6]在这一点上,仍有许多文章和文献可以考证,如《随朱德同志从南昌到井冈山的回忆》[7]、萧克主编的《南昌起义》、耒阳县委编著的《鳌河吼》[8]、李沥青撰写的《湘南起义史稿》等。据史料记载,鳌山庙战役前,林彪公司并不在鳌山庙,而是驻扎在高炉水口[9]。

攻打鳌山寺的敌人是一个营,不是一个团。

赵嵘在《跟随朱德同志从南昌到井冈山》的回忆中说:“敌人四百多人……大部分都被打死了”。耒阳县委编的《敖河怒吼》中说:“敌东路五百余人,今晨沿耒水到达小江口”。萧克主编的《南昌起义》中说:“歼灭四百余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李沥青等。甚至在内蒙古人民出版社杜撰的《毛泽东和林彪》一书中,也指出敌人是一个营,而不是一个团。在我看来,真正进攻耒阳的敌人是桂系敌人第十九军黎一萱的一个师,总共只有一个团。其中两个营占领了耒阳县城(西路),另一路的一个营因“扫荡”鳌山寺(东路)遭到伏击。因为从“两击耒阳”的过程来看,很多回忆录[6][7][8][9][10]都提到守城之敌因为不明真相而仓皇撤退。再具体一点,比如参与湘南暴动的吴云甫在《耒阳年关起义》[11]的回忆中说:“守城之敌搞不清有多少兵力,就稍微抵抗了一下,伤亡五六十人后,仓惶而逃。我们终于收复了阜阳县城。”钟永川、李长勤的文章《湘南起义简史》[6]也说:“敌人搞不清有多少攻城部队。伤亡六十余人,弃城而逃,我军收复耒阳城。”如果敌人派出一个师,守城的兵力不会少,在“伤亡五六十”后肯定不会动摇而逃。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军政大学编辑组撰写、军事科学院编辑组修订的《南昌起义》[12]一文也说:“敌十九军胡宗铎两个营乘虚而入,占领耒阳城”。可见,前面提到的林彪的“神话”中有哪些战士先守卫大营,然后击溃一个团;什么在飞行中击败了敌人的师等。,全是编出来的理所当然。

《二十几个耒阳》是谁策划和导演的

在前面提到的林彪的“神话”中,这一切完全出自林彪的头上,林彪对敌情的分析说得清清楚楚。事实上,我们可以证实,朱德、陈毅、王与耒阳县委书记邓宗海、县苏维埃委员会主席刘泰、军委主席等,共同商定攻打鳌山庙之敌。战役的总指挥是当时的耒阳县苏维埃政府副主席须贺,朱德亲自找须贺面授机宜。轮不到林彪策划指挥。鳌山庙战役当天下午,朱德亲自出席了在鳌山庙举行的庆祝大会,并作了讲话[8]。根据上述史料,我们还可以考证,“两打耒阳”的决定是朱德和耒阳县委共同作出的,林彪只是在执行任务(就连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的《毛泽东与林彪》一书也明确表示,两打耒阳是朱德、陈毅交给林彪的任务)。在“一个连打败一个师”的“神话”中,打雷阳成了林彪的独立决策,根本不关别人的事!)。唯一需要说明的是,朱德为什么没有以全部或大部分主力参加鳌山庙之战?这是因为“主力不能分散(因为当时有打衡阳的计划)”,所以只能给一个地方主力连作为配合。

“二打耒阳”中,你们主要靠的是农军还是林彪公司?

根据上述数据,鳌山庙之战,农军出动3000余人,主力因上述打衡阳的计划而相对较少,主要依靠地方武装[13]。如萧克主编的《南昌起义》中写道:“朱司令把同志叫到司令部当面训话,告诉他主力不能分散(因为当时有打衡阳的计划),只给一个连配合你们。这场战斗主要依靠地方武装。”;耒阳县委编的《敖河怒吼》中写道:“晚饭后,朱司令把任务交给同志,朱司令说:’...我们主力很少,只有一个连给你,主要靠群众。" ";李沥青等人在《湘南起义史稿》中也明确指出:“朱德...与耒阳军委主席李天柱研究,选定大北城附近的鳌山庙为伏击地点。同时,他致电驻扎在鳌山的县苏维埃政府副主席须贺,当面接见了他,并明确表示须贺是这次战役的总指挥。朱德立即命令驻守高炉水口的林彪带二连兵配合附近战斗,相机歼灭敌人。”同样,“两击耒阳”也是以地方武装为主,朱德及其部下只是起到了协调作用。如钟永川、李长勤的《湘南起义简史》[6]中说:“敌人占领耒阳县城,对四乡人民威胁极大,县委请求朱德、陈毅部队协助耒阳农民军组织攻城战斗。”;萧克主编的《南昌起义》说:“三千多红卫兵在工农革命军的配合下,收复了耒阳。”;赵嵘回忆说:“朱德同志在杀死小水铺之敌后,配合在耒阳县的工农革命军独立师,向黎一萱耒阳市之敌发起了进攻。”

二打雷阳主力林彪只有一个连吗?

李沥青等人在《湘南起义史稿》中说:“三月一日(农历二月初十),工农革命军又与耒阳农业军配合,展开了围攻战。下午五点左右,部队转移到耒阳城根:六、七连从西门攻城,八、九连从北门攻城,另一个连从城西北的马福岭取主攻。因为在包围圈形成之前,六七连过早发起冲锋,使得西门久攻不下,被迫退守枣头(城)街。八九连在北门与敌激战中受挫,不得不向南撤退。幸而敌人不知我军虚实,不敢出门追击。”这里的“其他连”是林彪任连长的二连[14]。林彪公司在这次战斗中表现不错,圆满完成了任务。但从上述文件中可以证实,攻打耒阳的主力至少有五个连(从序号上判断,朱德的三个营可能全部或大部分都参加了),所以把功劳都算在林彪头上不是很合理吗?

什么是“打败一个师”

事实上,朱德的工农红军打败了敌人一个师,但不是在湖南耒阳,而是在广东坪石。时间不是1928的二月或三月,而是同年1的年末;我们要对付的敌人不是黎一萱,而是许克祥。石平战役中,朱德率领工农红军第一师在许克祥击溃一个整师(五个团),俘敌1000余人,缴获步枪近2000支,轻重机枪100余挺,迫击炮、山炮30余门,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这在很多研究或描述红军历史的书中都有。就连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汉奸龚楚,在他的回忆《我和红军》(因为当时龚楚是总参谋长)中也谈到了这一点。此役,朱德指挥的三个营和训练队全部参加,仅留一个地方武装营在后方。

我查不出林彪以一个连打败一个师的所谓“神话”从何而来。不过,大概是来自文革时期的一些小报。后来经过一些报告文学(如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的毛泽东、林彪),被网上一些人相信,加上一些自己的见解和改编,传播这个“神话”。但是,事实终究是事实,稍微有点历史知识和军事常识的人都很难相信这样的“神话”。

[5]《黄克诚自述》,人民出版社。

[6]中共党史研究论文选编钟永川李长勤:《湘南暴动简史》,原载《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79年第一期。

[7]《近代史研究》,1980年第一期。

[8]《南昌起义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张夏主编。

[9]《湘南起义史稿》,李沥青等著。

[10]南昌起义,萧克编。

[1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一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版。

[12]文史资料选编第56辑。

[13]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与林彪》中,农民军人数据说只有200人,随意减少了十倍。

[14]例如,据刘星《谈龙源口战役》(《回忆井冈山斗争时期》,江西人民出版社,1979版)一文回忆,二十八团一营营长原为周子昆,1927年冬林彪在广东坪石负伤后被任命为二营营长(袁林任连长)。但这一记忆与其他亲历者的回忆并不一致,也与一些研究者的结论不符(如王建英《朱茂红军历史溯源》中,明确朱德部队第一营长在1928、1占领宜章后仍为周子昆)。也许刘的记忆有误。暂时有疑问。